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XXXX年环境因素、危险源、法律法规收集培训PPT
2013环境因素、危险源、法规收集及评价管理培训•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危险识别和危险(风险)评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法规体系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环境(Environment)•ISO14001标准中的定义:•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法律定义:•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问题AirEmissions大气污染Nuisance,HabitatandHeritage公害、栖息地及遗留物Waste廢棄物EmissionstoWater水污染LandContamination土壤污染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活动产品服务空气水土地资源植物动物人活动、产品、服务•设计、开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活动•原辅材料和产品贮运活动•物资管理活动•生产加工活动•设备维护活动•公用设施使用和维护活动•检验、监控活动•销售活动•辅助设施运行活动(环保设施)•后勤服务活动•购入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提供的服务接受的服务环境因素的时态和状态•过去•现在•将来正常异常紧急七种类型•向水体排放的污染物;•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固体废弃物污染;•对土壤造成污染的物质;•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原辅材料和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其它方面(辐射、放射性、景观等)影响。环境因素环境影响EMS组织活动产品服务客户供货商环境考量面影响产品中环境因素•制造过程能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单位产品能源/原料/水消耗、不良品率、单位产品产生污染物数量•使用中产生的能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产品运行效率、运行噪声、电磁辐射•报废后的环境影响•易分解拆卸程度、可再循环或再利用成份百分比、降解、有害材料环境因素的描述•环境因素描述•物质+状态(名词+动词)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因素状态环境影响回流焊烟尘排放正常污染大气空调使用噪声排放正常危害健康设备保养废机油处置异常固废、土壤酸罐储存盐酸泄漏紧急人员、大气、土壤4.3.1环境因素•用来确定在其环境管理体系界定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控制和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考虑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变更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应使这些信息文件化并保持更新•组织应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环境管理体系时被考虑。可控制VS可施加影响组织管理体系管辖范围内的自身或相关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组织可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信息•种类、数量、物质组成•去向、受纳环境及对其的影响•潜在或显在•现实的、计划中的或变更的•可控制或可影响•管理现状(包括人员能力、规程、设备状况、法规要求等)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工作或过程分析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评价控制措施策划培训记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批准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准则否是环境因素更新或再识别•物料衡量法:–输入输出法–资源输入环境因素的输出•产品生命周期法:(LCA)•问卷调查法:–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辅助设施管理中的环境因素–管理工作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过程分析法:–生产过程中环境因素的识别–物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的识别查阅文件记录法:分析过去异常事件分析与环境有关的监测数据专家咨询法:专门性技术问题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过程分析法•(1)以产品生命周期为思路,按照产品输入到输出全过程以组织的运行和活动进行排序,通常包括原料采购、周转、仓储、生产加工、包装、成品检验、运输等主线,以及动力、行政、后勤等辅线。•(2)对每一职责部门或运行活动单元按先后顺序划分各过程片段;•(3)通过现场观察、工艺分析及统计等方法,识别确定每一过程片段从输入到输出存在的环境因素(包括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4)确定每个环境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5)将各个过程片段的环境因素进行汇总统计,为了管理的需要,可按部门将环境影响相同或控制手段类似的环境因素排列在一起。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环境因素相对重要性评价依据–发生的规模–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发生的持续时间–发生的频率–环境法规要求、法规责任风险–资源/能源节约–内外相关方的利益重要环境因素是相对的,其评价标准和方法会因组织的规模、性质和成熟程度而异,同时还随组织所处的地域环境和社会条件、适用法律、经济和技术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重要性判断•法规要求•商业考虑-客户、供应商、承包商、相关方•行业要求•社区要求-公众•员工要求•管理要求•特定相关方要求考虑•全球性环境影响考虑-国际公约潜在环境因素的风险评价•环境影响的风险度R=L×S环境影响严重性评估准则:环境因素发生的可能性(L)环境影响的严重性(S)环境因素控制策划环境影响控制决策消除、代替(Eliminate,replacement)减少、再使用、再循环(Reduce,ReuseandRecycle)处置(Disposal)风险水平示意处理(Treatment)环境因素更新•法规要求变化时•数量、性质、排放方式,受纳环境变化时•产品/活动/服务变化时(工序改变/厂房新、改、扩建、搬迁等)•相关方有变化时•相关团体意见(如客户/管理部门)或要求有变化时•新的采购发生时(如新设备、新化学品等)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案例•2010年行政办公室环境因素清单•2010年生产部环境因素清单危险识别和危险(风险)评价培训目的•●危险识别、危险(风险)评价的重要性•●如何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危害–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危险辩识与危险(风险)评价在体系中体现检查纠正预防法规要求可接受标准企业的活动OHS危险不可接受风险培训与意识紧急应变运行控制目标及指标OHS方针OHS管理方案OSHMS运行模式与持续改进的机制OSHMS运行模式与持续改进的机制危险辨识频率分析危险评价维持管理改善计划或管理控制检查纠正评审改进可接受风险?持续改进NoYesPLANDOCHECKACTION严重度分析危险与风险基本概念•危险•可能造成人员受伤或疾病等伤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危险识别•认识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疾病•由工作活动及/或工作相关的情况所引起和/或加剧其严重性的可鉴別的、有害的身体或心理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缺陷•危险危害因素的识别时根据两个国家标准来考虑,并确定类别•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调查时应考虑第一个国家标准:•第一类: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①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制动器缺陷);•②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③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④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⑤振动危害(机构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⑥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Y射线、α粒子、ß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⑦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⑧明火;•⑨能千万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⑩能千万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⑾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⑿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⒀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⒁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⒂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第二类: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①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②自然性物质;•③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④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⑤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第三类: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①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②传染病媒介物;•③致害动物;•④致害植物;•⑤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第四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①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②健康状况异常;•③从事禁忌作业;•④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⑤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辩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⑥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第五类: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①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②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③监护失误;•④其他错误;•⑤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六类:其他危险、危害因素。•调查时还应考虑第二个国家标准:•根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分为16类:•①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②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③机构伤害,是机构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④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⑤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⑥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⑦灼烫,是指火焰燃烧、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⑧火灾;•⑨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⑩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⑾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事故;•⑿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⒀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引爆能源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⒁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⒂中毒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⒃其他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如摔、扭、挫、控、刺、割伤和非机车碰撞、轧伤等。(矿山、井下、坑道作业还有冒顶片帮、透火、瓦斯爆炸等危险因素)。常用职业危害性识别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格雷厄姆金尼法、专家打分法)D=LEC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危险性(危险性
本文标题:XXXX年环境因素、危险源、法律法规收集培训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