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节城市化知识整合知识点1城市化及其进程知识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深化拓展1.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与联系原因特点或表现城市化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产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在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郊区化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因城市中心区地租上升导致产业和住宅迁往郊区或更远的乡村;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为郊区人们提供便利的服务人口、商业和制造业由市中心向郊区和乡村迁移,造成城市中心区衰落逆城市化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迁往更外围的小城镇和乡村,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2.图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图解法记忆“城市病”的表现考点探究探究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特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据此分析下列问题。(1)读图甲、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解析:(1)从图甲可以读出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从图乙中可以读出不同等级的城市数量以及变化特点。(2)该题属于开放式试题。合理与否均可,但理由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正确理解图表的意义,开放性试题要论证,论据鲜明、统一。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探究二: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DC核心解读重难点1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及表格所示。(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晚目前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60%~80%较低发展趋势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合理性问题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造成许多社会问题重难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产生问题及表现形式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表现形式环境质量下降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噪声污染;④固体废弃物污染;⑤光污染;⑥辐射污染城市交通问题①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②交通事故频繁;③公共交通发展缓慢;④停车场紧张城市住宅问题①居住环境差;②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③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④出现贫民窟、棚户区城市社会问题①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②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③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④内城经济衰退(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②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3)利用关联图记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提醒:城市热岛影响及应用:增强空气对流,又有空气中的烟尘提供充足的凝结核,故城市降水比郊区多。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一方面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设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经典借鉴试题:(2009·上海)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________%和________%。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_______________。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______,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________。6129经济城市化水平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我国(3)从图3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比较两图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答题启示:解读坐标图,首先要能正确判读、理解坐标系统中各坐标的具体含义,读清坐标轴上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尺度等,明确该图反映了哪两个或哪几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正确读取坐标图的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势,准确判读出各坐标对应的时间与数值;同时特别要注意峰值和谷值,分析数值的谷峰变化与地理事物的相关性。解读坐标图,不能忽视图上的定量信息,要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不仅要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区分出发展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的不同。命题视角考查目标: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公路(3)图2的①、②两曲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地价上涨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5)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选)()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ABD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也不断增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与F城相比,E城的规模从小到大,读图可知,公路运输对E城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3)G城是特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口从中心区开始向郊区迁移,原因是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4)城市的迅速发展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会产生不良影响。(5)城市的发展也会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规律·方法·技巧】常见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主要表现原因危害整治措施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表径流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环境质量下降固体垃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圾污染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紧张,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内城衰落、社会治安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社会问题突出人口过分集中地价昂贵,就业困难、犯罪率
本文标题:71城市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3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