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沿溪镇小学校专项治理违规泡酒借机敛财实施方案
沿溪镇小学校专项治理“违规‘泡酒’借机敛财”实施方案近年来,我县“违规‘泡酒’借机敛财”现象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为狠刹这股歪风邪气,形成良好社会新风尚,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专项治理“违规‘泡酒’借机敛财”活动。根据县委、县政府《石柱县专项治理“违规‘泡酒’借机敛财”工作方案》、《石柱县“违规‘泡酒’借机敛财”问责办法(试行)》(石柱委办〔2013〕40号)以及《石柱县教育系统专项治理“违规‘泡酒’借机敛财”实施细则》,为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特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此实施方案。一、治理对象及范围(一)治理对象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含离退休人员和临时人员)。(二)治理范围1、“违规‘泡酒’借机敛财”行为(1)除婚丧嫁娶(当事人及其子女结婚,夫(妻)及双方父母、子女去世)以外的一切请客“泡酒”行为,包括借子女升学、生日、生小孩、乔迁新居和参军等名义请客“泡酒”行为。(2)借婚丧嫁娶之机大操大办请客敛财行为。2、参与“违规‘泡酒’借机敛财”行为给“违规‘泡酒’借机敛财”者送礼、帮忙请客、酒宴上帮忙等行为。二、治理目标从2013年5月起,本校范围内“违规‘泡酒’借机敛财”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逐步形成良好社会风尚;通过半年时间的集中治理,实现本校无“违规‘泡酒’借机敛财”现象,同时建立长效机制,严防反弹。三、治理措施(一)强化宣传教育。一是充分利用专题动员工作会,学习宣传专项治理活动相关规定及问责办法。二是要求各位教职工身为示范,做好家属、子女及亲戚的宣传教育工作。三是利用标语、黑板报等方式强化宣传,积极教育引导教职工不违规“泡酒”借机敛财,抵制歪风邪气,营造新风正气。(二)强化摸底排查。对本校有可能出现的“违规‘泡酒’借机敛财”行为进行认真摸底排查,做到底细清、情况明,特别是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制止,将“违规‘泡酒’借机敛财”行为解决在萌芽状态。(三)强化查处问责。对本校教职员工(含离退休人员和临时人员)“违规‘泡酒’借机敛财”或参与“违规‘泡酒’借机敛财”的,一律按照《石柱县“违规‘泡酒’借机敛财”问责办法(试行)》追责。对借乔迁、升学、参军等名义分批次宴请本单位同事或亲朋好友敛财的,一经查实,同样严肃处理。(四)强化监督检查。学校设立举报信箱,公开举报电话,并通过有奖举报等措施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参与,对干部、群众反映的情况要及时核实、及时处置、及时回应。学校党支部负责开展全面巡查和明察暗访活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四、工作步骤(一)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5月上旬)。学校组织召开全体教职员工专项治理“违规‘泡酒’借机敛财”动员大会,专题部署专项治理工作,严明工作要求,严肃工作纪律。学校也将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拟定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强化教职工的教育引导和管控,积极治理“违规‘泡酒’借机敛财”的不正之风,营造良好文明俭朴氛围。(二)集中治理阶段(2013年5月起)。集中治理“违规‘泡酒’借机敛财”现象,并建立长效机制。五、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沿溪镇小学校专项治理“违规‘泡酒’借机敛财”领导小组。由关泽民(校长)任组长;谭太明(党支部副书记)、罗烈(副校长)任副组长;崔吉琼(工会主席)、周涛(教导主任)、汪中祥(后勤主任)、罗成(远教主任)、崔国祥(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谭太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统筹协调、监督巡查、情况通报等日常工作。(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一是学校内层层签订承诺书,将专项治理工作责任分解细化到人,将专项治理工作抓出成效。二是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自查整改活动,向学校作出不违规“泡酒”和不参与违规“泡酒”的承诺。同时,各校实行“违规‘泡酒’借机敛财”摸底情况零报告制度(每月25月日前报县教委纪检监察室)。沿溪镇小学校专项治敛领导小组举报电话:73367998联系人:谭太明
本文标题:沿溪镇小学校专项治理违规泡酒借机敛财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3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