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服装与服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300余年战乱不息,社会动荡。魏晋南北朝约公元3世纪至6世纪末,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充满曲折的一个时期政治和经济动荡激烈,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衣冠服饰,都起了很大的变化。北魏本为异族,迁都洛阳后由孝文帝推行了全面的文化改革,大量地吸取了汉文洛阳后由孝文帝推行了全面的文化改革大量地吸取了汉文化,甚至改变本族的语言,在服饰上也推行了汉制。当时祭服全部改为汉制,朝服、常服也以汉服为主。同时广大南方人民在原来汉服的基础上吸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一改以往的整幅宽身的服饰形制,服饰裁剪日趋合体,传统的服饰样式,甚至连常服中应用最多的深衣也逐渐消失。而胡服在这一时期才不仅仅是军人所穿,一般官人以及侍从、宫内人员、贵族及百姓都有穿着,在中国厂泛地流传开来。魏晋南北朝男子服饰种类衣裳大袖衫裤褶和裲裆宽袍男子服饰大袖衫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衫在魏晋之时不仅是玄者所着,而且也是上流社会的服饰特征之一。它是在传统的汉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的衫与现在的衫不同,其形制与袍相仿,只是袖口不同,袖口有祛者为袍,无祛者为衫。也就是衫不收袖口,不施祛口,袖口宽敞。《释名·释衣服》称:“衫,衣无袖端也。”指的就是袍与衫的区别所在。裤褶和裲裆裤,战国之时已有少数人所着,实为赵武灵王引进的胡服之一种,经几百年的演变、改进,不断完善而形成。裤褶之名起于汉末,但此时的裤褶之制已非汉末的式样,其形制比以往汉式上衣窄小,长至膝部;裤管宽松,长至足部。这种服饰汉魏之际主要是在军队中穿着。所谓裲裆,也就是我们说的背心或坎肩的意思,其意在挡住背部挡住心胸部。其形制也与现在的背心相似,是前后各一片,在肩部有两条带子相连,腰间再以皮带系扎。裲裆虽为男子服饰,但妇女也可以穿着,只是妇女在初起多穿在外衣的里边,以后又穿在交领衫袄外,这种穿法在今天的女子服饰中仍可见到,是裲裆穿法在今天服饰中的延续和残留,只不过今天穿的不是裲裆,而是坎肩的形制。文化的传承永远是这样一个改变吸收、再改变再吸收的演进过程,而很少出现间隔、跳跃。除大袖衫、裤褶、裲裆外,男子还着袍襦、裤、裙等。宽袍南朝的衣式,大抵趋尚于博大。《晋书·五行志》云:“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舆台成俗。”《颜氏家训》也说:梁世的士大夫,都好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晋处士冯翼衣大袖衣,亦即如此。在魏晋时期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士人们向往自然、重视生命、展示个性,宽袍大袖与清谈作为当时的一种社会形式,反映出其对个体审美的一种要求,折射出那个时代特有的审美观。首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冠帽之制有它自己的特点,从各方面资料来看,这个时期戴汉代梁冠的比较少见.用于祭把的冠服基本上是沿袭前制,没有大的改动.朝服的首服此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出现了小冠与笼冠。首服巾冠幅巾笼冠白巾白高帽纶巾荷叶帽缣巾突骑帽折上巾合欢帽帻··········幅巾幅巾,又称巾帻,或称帕头。[1]是指用整幅帛巾束首。多裁取一幅即长度和门幅各三尺的丝帛做成。[2]从额往后包发,并将巾系紧,余幅使其自然垂后,垂长一般至肩,也有垂长至背,用葛布制成,称为“葛巾”,多为布衣庶人戴用。用细绢制成,称为“缣巾”,多为王公雅士戴用。纶巾“纶(guān)巾”,古时头巾名。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缣巾双丝细绢制的头巾。帻平巾帻是和介帻、平上帻一个系统的首服。帻本是古时一般人裹在额头上的布。王莽时做成有硬挺的顶部,可以覆罩整个头部,接着出现了顶部呈介字形屋顶的帻,是为介帻。比以往冠的形制小,但顶部依然为平制,它是从帻(zé)巾发展而来的,是把帻后加高、顶拉平,并缩小了体积,也称‘平上帻’。这种小冠当时上下层人士皆可戴之小冠在小冠上再加笼巾即成笼冠。笼冠不是顶于头上,而是像帻一样罩在头上,顶平,两边有目。形制又像汉时的梁冠,有圆、方之分和梁数之别,前壁向后倾斜,戴于头上显得十分挺拔、庄重。所以当时文官皆戴笼冠。笼冠自北周武帝用幅巾之制,并加裁四角带,名曰折上巾,又名幞头、自幞头盛行后,启后世唐代幞头之始,其他冠也因此而少用。折上巾古时顶成圆状、内无骨架的首服称为帽。魏晋之时帽的形制已在帻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多戴帽,因此传统的帻在吸收了少数民族帽的特点后发展起来。当时有骑兵勇士所戴的突骑帽,南方当时还有纱帽在流行。皇帝戴白纱帽,百姓戴黑纱帽,另外还有卷荷帽,而纶巾则是儒者与土所戴。帽白高帽南朝时一种特有的冠帽,尤为天子的首服,亦作“白纱高顶帽”、“白帽”、“高屋帽”。南朝天子宴私,都戴白纱帽。
本文标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服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4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