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关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判断1、十三五我国现代农业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浙江大学卫龙宝课题组将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划分为: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以及全面实现阶段,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应处于基本实现阶段的初期,这个时期以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优化农作物品质结构和农业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中国农业科学院胡志全课题组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全面实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经迈过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根据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判断,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政策支撑等条件作用下,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区域不均衡将滞缓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胡志全课题组通过测算发现,我国省际间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由于差距过大,十三五期间,区域不均衡将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总体水平的重要因素。(二)关于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1、农产品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需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我国居民人均大米、小麦等谷物消费从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就开始呈下降趋势,而畜产品、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占食物消费的比例持续快速增长。但是,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需求结构变化,牛羊肉、奶类、优质高端苹果等高品质产品供需矛盾加剧。十三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思路是,重点保口粮,统筹兼顾棉油糖、蔬菜等其他农产品生产,充分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大力发展草牧业,促进粮食主产区的农牧结合、粮经饲兼顾,努力提升大中城市的菜篮子产品自给能力。2、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困境初显,应充分发挥收入补贴、保险补贴等绿箱政策作用。新时期国内农业政策面临很大困境:一是支持和保护政策导致农产品接近价格天花板;二是WTO黄箱政策限制使国内农业生产补贴增加的空间受限。十三五期间,政府应全面减少对口粮之外的农产品的政策干预,总结我国棉花和大豆差价补贴政策试点的经验,适时推出对糖类、油料、玉米等产品的差价补贴政策。扩大绿箱支持,适度增加对农民收入的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将部分属于黄箱政策的农业补贴转变为按历史面积补贴的绿箱补贴;提高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增加农业保险覆盖的品种范围,逐步探索建立巨灾风险保障机制;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科技创新能力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需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四化同步,必须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十三五期间,应紧紧围绕条件建设、技术创新、集成示范、成果转化四大环节,瞄准关键技术突破、创新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率提高四大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基础。4、农业发展面临巨大人才缺口,应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现代农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人才将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一是我国农业产业在世界竞争格局中仍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二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农村实用型人才青黄不接;三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严重。决策部门设计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及农业项目支持方案时,要将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促使项目推进与人才培养齐头并进。5、农业生产的环境负效应日益凸出,要加大对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支持。我国为了保障国内较高水平的粮食自给率,忽视了水土资源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十三五期间,应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一是要推进农业秸秆的综合利用;二是要强化对化肥农药使用的管理,推广实施精准施肥等技术;三是要加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排放的管理。通过农业投入品减量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途径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上一页12下一页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
本文标题: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59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