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2-----2013学年度三年数学设计者邵桂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1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解决问题)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现在新课程最大的不同是不再分类型、分步数编排应用题,除了与计算结合进行编排外,还设立了这样的单独单元来教学,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正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所以本单元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连乘连除”。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教学重、难点: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2012-----2013学年度三年数学设计者邵桂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第一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教材99页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等。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二、解读目标三、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3.组织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四、成果展示1、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例如:①5×6×8②5×6×(5+3)③5×6×7+5×6④5×6×7+30⑤30×8⑥30×5+30×32、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五、精讲归纳综合:10×8×38×3×10六、当堂训练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3、4题中的问题。(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个。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3)组织交流。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七、、随堂作业教学反思:2012-----2013学年度三年数学设计者邵桂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第二课时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教材100页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等。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在运动会上进行了广播操表演,第二个项目是团体操表演。(同时出示情景图)二、解读目标三、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团体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由小朋友提出问题(每个小圈有多少人)。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3.组织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三、自主解决问题。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100页“做一做”中的问题。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2、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四、成果展示①960÷6=160160÷8=20②960÷6÷8③960÷(6×8)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别是第3种)五、当堂训练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0、14、16题中的问题。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六、课后作业教学反思:2012-----2013学年度三年数学设计者邵桂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4第三课时解决问题练习教学内容:教材101页练习二十三教学目标:1、熟练地解决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解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具、学具准备:图片等。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这节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看谁做得最好基础练习1、P101-2A、学生独立解决。B、全班交流。C、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P105-15A、学生独立解决。B、全班交流。C、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你还有什么问题?二、自主练习学生练习15、6、7、8、9、11、12、131、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2、根据学生的错误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三、课堂总结四、随堂作业教学反思:2012-----2013学年度三年数学设计者邵桂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5第四课时设计校园教学内容:教材106页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教具、学具准备:卡纸等。教学流程:一、复习铺垫。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三、小组活动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2、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4、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5、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4)你还有哪些设想?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四、全课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多请几个同学发言。)五、随堂作业教学反思:2012-----2013学年度三年数学设计者邵桂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6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数学广角)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集合思想的渗透;等量代换思想的渗透。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在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的“分类”,实际上就是集合思想的启蒙。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三上“测量”单元中的“生活中的数学”一课中介绍的“曹冲称象”等都等量代换的思想在生活中的原型。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第一借助熟悉的题材,问题引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第二、注重直观。例题和练习中都是利用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单元教学重、难点: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2012-----2013学年度三年数学设计者邵桂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7第一课时集合思想教学内容:教材108页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实际的结合问题。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集合的思想。教具、学具准备:动物卡片等。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二、解读目标三、合作探究、成果展示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四、精讲归纳图示方法,加深理解(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五、当堂训练、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六、课后作业教学反思:2012-----2013学年度三年数学设计者邵桂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8第二课时等量代换的思想。教学内容:教材109例2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天平等。教学流程:一、情景引入。二、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师:看,今天水果园里正在进行“体重”大比拼呢?我们先来看看西瓜多重?你是怎么知道的?(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师:接下来进场的是苹果妹妹,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四、精讲归纳(一)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一个西瓜4千克,1千克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二)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师:小朋友说得都对,(课件展示: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这时又来了波萝哥哥,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呢?为什么呢?(出现错误,老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引导,再通过生生评析,帮助其
本文标题:数学8--10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7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