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 福建省动物协会动物实验类(A证) 第一部分 判断题(500题)
2016年度福建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考试题库第1页共21页第一部分判断题(判断为正确的用“√”,判断为错误的用“”)1.实验动物科学就是研究关于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科学。(√)2.实验动物科学是研究实验动物的一门新兴学科。(×)3.实验动物科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科研单位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4.实验动物科学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基础科学门类,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前沿学科。(√)5.实验动物科学是多个相关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中心。(√)6.凡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就称为实验动物。(×)7.比较医学是对动物的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8.近交系动物、免疫缺陷动物和悉生动物等新的实验动物品种或新的模型动物的培育成功为实验动物科学独立于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9.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是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潮流,势在必行。(√)10.“3R”运动的最终目的是终止动物实验。(×)11.动物实验的减少原则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绝对减少动物实验的数量。(×)12.动物实验的替代原则就是以低等生物、微生物或细胞、组织、器官甚至电子计算机模拟、替代或动物实验。(√)13.动物实验的优化原则主要指实验技术路线和手段的精细设计和选择,减少实验动物的紧张与不适,减少动物的痛苦,从而使动物实验有更准确的结果。(√)14.“3R”运动反映了实验动物科学由技术上严格要求转向人道主义的管理,提倡实验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的国际总趋势。(√)15.实验动物质量的不标准,会导致动物实验的敏感性、重复性差,致使科研论文的科学性及可行性降低,在国际学术界得不到公认。(√)16.动物实验可用计算机模拟、细胞培养等体外方法替代,因此实验动物在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是可以替代的。(×)17.所谓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18.不同的病毒对自然宿主、人和其他动物的致病性是不一样的。(√)19.人畜共患病原体对自然宿主、人和其他动物均有较强的致病性。(√)20.烈性传染病病原体对自然宿主致病性很强,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毁灭整个种群。(√)21.病毒对干燥的抵抗力与病毒的种类有关。(√)22.病毒不耐热,大多数病毒在55℃经30分钟即被灭活。(√)23.病毒对低温的抵抗力强,通常温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24.所有病毒对电磁辐射都敏感,特别是X射线、γ射线和紫外线。(√)25.病毒对一般的抗菌物质如青霉素、链霉素对病毒敏感。(×)26.水是组成细菌的最基本的成分,约占菌体总重量的75~80%。(√)27.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致死作用,是最有效的灭菌方法。(√)2016年度福建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考试题库第2页共21页28.实验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实验动物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群体发病的过程。(√)29.杀灭所有活的微生物叫做消毒。(×)30.消毒剂不能用于灭菌。(√)3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32.从传染源中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33.从母体到其后代之间的传播为平行传播。(×)34.传染病在实验动物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为垂直传播。(×)35.间接接触传播是指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36.垂直传播从广义上讲属于间接接触传播。(√)37.所有实验动物都可采用疫苗,提高动物的特异免疫状态。(×)38.不同品种或不同品系的动物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具有遗传性差异。(√)39.实验动物发生疫病时应该迅速隔离患病动物,并紧急治疗。(×)40.研究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切断病原体继续传播的途径,防止易感动物受感染。(√)41.实验动物发生疫病时应该及时封锁消息,处理受感染动物。(×)42.实验动物的隔离措施主要用于新引入的动物、患病和可疑感染的大动物。(√)43.实验动物设施周围应无传染源,不得饲养非实验用家畜家禽。(√)44.检疫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或蔓延。(√)45.消毒比灭菌范围狭窄,它不能杀死细菌的芽胞。(√)46.鼠痘临床表现有四肢、尾和头部肿胀、溃烂、脚趾脱落,故又称脱脚病。(√)47.饲养人员和节肢动物不能成为鼠痘的机械传播者。(×)48.一旦发生鼠痘疫情,应对所有鼠群进行扑杀,对实验动物设施彻底消毒。(√)49.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能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病毒性疾病。(√)50.人类感染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和脑膜炎。(√)51.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在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大量复制,从而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52.野生家鼠不携带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53.小鼠仙台病毒感染是最难控制的病毒性疾病之一。(√)54.仙台病毒传播和扩散主要的方式是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55.小鼠仙台病毒可严重影响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56.妊娠母鼠在感染仙台病毒后会严重影响胎儿的发育,增加新生乳鼠的死亡率。(√)57.鼠肝炎多数情况下呈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实验时不改变各种免疫应答参数。(×)58.大、小鼠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一般无临床症状。(√)59.流行性出血热是人畜共患病,人类感染后,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60.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自然宿主主要是小型啮齿类动物。(√)61.定期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实验室检查,最常用的主要是血清学方法。(√)62.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烈性传染病。(√)63.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的传染病。(√)2016年度福建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考试题库第3页共21页64.犬瘟热只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染。(×)65.预防犬瘟热的合理措施是免疫接种。(√)66.犬细小病毒的抵抗力不强,容易彻底根除。(×)67.细小病毒感染,常可使大批动物发病和死亡,造成实验中断。(√)68.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和所有温血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直接接触性传染病。(√)69.狂犬病潜伏期的长短与咬伤的部位、深度、病毒的数量与毒力等均有关系。(√)70.感染病毒性肝炎可改变实验犬的酶系统和免疫反应性。(√)71.猴B病毒病是人、猴共患的一种烈性传染病。(√)72.猴B病毒感染的恒河猴,一般并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不威胁实验人员和饲养人员的健康。(×)73.沙门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74.各种年龄的实验动物均可感染沙门氏菌,但老年实验动物更易感。(×)75.伪结核耶氏菌病只传染啮齿类动物和家兔。(×)76.伪结核耶氏菌病特征是肠道、内脏器官和淋巴结出现干酪样坏死性结节。(√)77.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78.布氏杆菌的传播途径不仅有消化道,还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机体。(√)79.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发的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传染病的总称。(√)80.巴氏杆菌病急性病例以败血病和出血性炎症为特征。(√)81.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82.巴氏杆菌经消化道或者通过飞沫、尘埃经呼吸道传染,节肢动物也可传播此病。(√)83.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使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造成动物大批死亡。(√)84.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侵袭部位为鼻粘膜。(√)85.多杀性巴氏杆菌还可引起动物肺炎、中耳炎,造成家兔斜颈。(√)86.巴氏杆菌病多呈隐性感染,不会造成动物大批死亡。(×)87.支原体病是一类主要危害大鼠和小鼠的传染病。(√)88.支原体的生长营养要求高,生长速度慢。(√)89.容易感染实验动物的支原体有肺支原体、溶神经支原体和关节炎支原体。(√)90.支原体感染动物生殖道,表现为雌性动物繁殖力下降及死胎,影响生殖产科学方面的研究。(√)91.病原体可经垂直传播途径传染,也可经接触、空气等途径传染。(√)92.环境中氨浓度过高可促进支原体的生长,继而促进肺炎和中耳炎的发生。(√)93.肺炎克雷伯杆菌病以体躯部形成脓肿和脓毒败血症为特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94.肺炎克雷氏杆菌病临床上多为慢性经过性,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95.SPF级大、小鼠无须排除肺炎克雷氏杆菌病。(×)96.志贺氏菌病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97.志贺氏菌感染猕猴后表现为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98.志贺氏菌病急性爆发造成猕猴大量死亡,从而使实验中断。(√)99.志贺氏菌病慢性发作死亡率低,不影响动物的健康,不影响实验结果。(×)100.结核病是由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2016年度福建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考试题库第4页共21页101.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102.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对动物机体的危害不大。(×)103.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主要聚集在中耳及脓灶,在那里可长期居留。(×)104.啮齿类实验动物,特别是小鼠体内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很常见。(×)105.棒状杆菌病一般呈隐性感染,当受到应激因素刺激时可呈急性爆发、造成伪结核病。(√)106.棒状杆菌主要感染大、小鼠,急性爆发造成动物的大量死亡。(√)107.棒状杆菌慢性发病时,造成动物脏器的病变,从而影响实验研究。(√)108.小鼠的生殖周期最短,一般小鼠的妊娠期为16天。(×)109.小鼠淋巴系统特别发达,性成熟时胸腺最大,35~80日龄渐渐退化。(√)110.小鼠的门齿终生不断生长,通过啃咬磨牙控制牙的长度。(√)111.小鼠的繁殖力很强,每胎产仔数多于20只。(×)112.雌性小鼠交配后10~12小时,阴道口有白色阴道栓,是交配过的典型标志。(√)113.成年雌性小鼠一年四季都有性的活动,性周期4~5天。(√)114.根据阴道涂片的细胞学改变,可以推断小鼠的性周期变化。(√)115.两个不同的近交系小鼠杂交所生的第一代小鼠,称为F1代小鼠。(√)116.KM小鼠、BALB/c小鼠等是常用的封闭群小鼠。(×)117.BALB/c、C57BL/6J等是常用的近交系的小鼠。(√)118.对于清洁级及其以上级别的小鼠而言,饮用水只要是干净的自来水即可。(×)119.大鼠为全年多发情动物。(√)120.大鼠汗腺少,只有爪垫上有,尾巴是散热器官。(√)121.大鼠和小鼠一样都有5对乳头。(×)122.Wistar大鼠、SD大鼠是目前常用封闭群大鼠。(√)123.SHR、BN大鼠等是常用的近交系的大鼠。(√)124.维生素A过量可导致小鼠繁殖紊乱和胚胎畸形。(√)125.饲喂大鼠的饲料应为全价颗粒饲料。(√)126.处于发情期和发情后期的雌性大鼠可以接受雄性大鼠交配。(×)127.通过阴道涂片可以判断大鼠是否交配过。(√)128.豚鼠头大、颈短、耳圆、无尾,全身被毛,四肢紧缩,有极为紧凑的身体。(√)129.豚鼠自动调节体温能力较强,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不大。(×)130.豚鼠的听力、嗅觉发达,对外界的刺激极为敏感。(√)131.豚鼠性情凶猛胆大,易咬人伤人,善攀登和跳跃。(×)132.豚鼠只能利用外源维生素C,是进行维生素C缺乏导致的坏血病研究的重要动物。(√)133.免疫学研究中由于豚鼠易致敏而广泛应用。(√)134.豚鼠自动调节体温能力较差,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较大。(√)135.豚鼠是最早获得无菌动物的实验动物。(√)136.豚鼠对抗菌素处理敏感,尤其是青霉素。(√)137.豚鼠容易被致敏,易引起变态反应,对免疫抑制剂敏感。(√)138.豚鼠体内不能合成VC,在饲料中应补充VC。(√)139.家兔的胸腔由纵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2016年度福建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考试题库第5页共21页140.兔的尾巴与豚鼠的尾巴一样都很短。(×)141.圆小囊是家兔体内特有的解剖结构。(√)142.家兔、大鼠、小鼠都属于啮齿目动物,所以一般喂颗粒饲料。(×)143.家兔的性周期不明显。雌兔有产后发情,属常年多发情动物
本文标题:福建省动物协会动物实验类(A证) 第一部分 判断题(500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0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