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环境学-第一章(环境学基本原理)(4)
第四节环境规律环境规律是指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人与环境和谐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核心规律。制约人类发展的规律有五类——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技术规律和环境规律,人类要实现重大的战略目标,其行为必须同时遵循五类规律,即五律协同。规则是人为规定的、规范人类行为的伦理道德、规章制度、法律条例、标准规范等的总和。第四节环境规律一、环境规律二、五律协同三、规则与规律四、环境调控一、环境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隐蔽、普遍、稳定、强制和适应等特性。一、环境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它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具有隐蔽性,通常隐藏于事物内部,不能为人的感官所直接认识。规律具有普遍性,它反映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规律具有稳定性,虽然事物的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但规律却是稳定的,只要该事物及其过程不消逝,其规律就存在。规律具有可重复性,只要具备某种规律发生作用的适宜条件,这种规律就可以反复起作用。规律具有严肃性和强制性,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行为和自然过程都不可能违反它。规律具有适应性,适应特定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也是特定的,当特定条件发生变化,规律也可能发生改变。五律以人类智力行为为界可以分成两组:自然界的(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行为规律是自然规律,属于非智力行为规律;人类智力行为规律包括社会规律、经济规律、技术规律以及环境规律,它们依次是人类社会行为、经济行为、技术行为规律,以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一、环境规律一、环境规律生态规律是指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一、环境规律它与环境规律的联系和区别在于:它们都涉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但两者的主体不同——生态规律的主体是生物,而环境规律的主体是智慧人。生态规律属于自然规律,而环境规律属于人类智力行为规律。人有两重性:生物人和智慧人。生物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属于生态规律,智慧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属于环境规律。二、五律协同概念:人类实现重大战略目标,往往同时受到五类规律的作用,因此必须探索这样的途径,使五类规律的作用都成为协同者,从而使五类规律都成为实现目标的动力,这种状态称为“五律协同”。二、五律协同人类在实现重大目标的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多种规律的作用,规律的作用可以表现为三种状态:规律的作用方向与目标一致者称为协同,规律作用方向与目标相反者称为拮抗,规律作用方向偏离预期目标者简称偏离(如图1-2)。显然,协同者是实现目标的动力,拮抗者是实现目标的阻力,偏离者是实现目标的离心力。三、规则与规律规则可以分为社会规则、经济规则、技术规则和环境规则四类。社会规则是调节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由风俗、习惯、时尚、道德、纪律、法律、规章制度、宗教教义等组成。经济规则是规范人们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主要由生产关系、市场规范等组成。技术规则是规范人类技术行为的规则,主要有行业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工艺规范等。规范人类环境行为的规则统称环境规则。自然规律也叫自然法则,是一种由大自然“制定”,物质世界非智力行为的规则。三、规则与规律人类实践已反复证明,偏离规律的规则往往是事物发展的离心力,背离规律的规则常常是发展的阻力,只有顺应规律的规则才是发展的动力。四、环境调控概念:环境调控就是采取适宜的措施调整人类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调控的常用手段可以分为技术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教育手段。环境调控手段也可以分为宏观手段和微观手段。宏观环境调控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五律协同。第五节环境科学一、环境学二、环境科学一、环境学环境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原理包括环境多样性原理、人与环境和谐原理、五律协同原理以及规则规律原理。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客观规律,环境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二、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为了创造更适宜、更美好的环境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一门年轻而具有活力的学科。科学对应于规律,与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五类规律相对应,人类发展了五类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和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环境规律,即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本文标题:环境学-第一章(环境学基本原理)(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13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