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北京主要景点》实施大纲
1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课教学大纲暨课程实施大纲执笔人:教研室:旅游教研室完成日期:2012年2月2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实施大纲课程名称《讲解服务》TheIntroductionoftheMainScenicSpotsinBeijing任课教师办公地点E-MAIL联系电话编制日期2012年2月课程性质导游服务专门化考证课程,校内考试课学分学时周4课时,共17周,总计68课时授课对象10级旅游班先修课程《导游基础》、《中国旅游地理》、《语文》考试方式教师布置完成课程相关课业、课堂提问等,计作平时成绩。期中、期末考试采取闭卷、口试相结合的考试考试成绩采取发展性教学评价评价体系考勤要求教师可根据作业、考勤情况,上报教务处确定是否允许参加考试和扣减成绩。教学目标1.详细介绍北京六大主要景点,提高学生的讲解能力,使学生为导游资格考试和今后的导游工作打下理论和技能基础。2.在掌握景点讲解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操作能力。3.针对本门课程实践性的特点,重点放在对各景点景观的规范讲解上。4.教师讲授和学生探究并举,为学生日后的实践工作打下基础。教学方法本课以课堂讲授和课下探究为主,结合学生的课堂讨论、提问、作业等方式。教学手段为多媒体教学。教师会努力引导学生的思维,创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探究主要放在景点的讲解实践部分,以导游词编写与展示为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会事先布置相关题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作业和现场表现会记入平时成绩。鉴于这门课的特点,这样的活动每景点模块会进行一次。学法建议建议学生积极利用图书、网络、视频、课件、实训基地等多种学习资源,有条件者可以前往景点实地考察、学习;平时加强知识点的记忆,日积月累。课程简介本课讲授的内容为北京市导游员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本课程由五大模块组成,为方便起见,其中“六大景点”“上古遗址”“皇家园林”“坛庙宫观”“礼制建筑”模块分别列项,共计十个分模块;旅游点楹联匾额、古文诗词和生僻字词以综合化的方式融入到各相应的景点中。所用教材《讲解服务》自编讲义教学参考书《北京主要景点介绍》北京市旅游局编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版《北京导游》北京市旅游局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版《北京地区导游资格考试指南》北京市旅游局内部资料3模块一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综合化学习任务描述1.知识能力:了解、理解和掌握明清两代天安门及天安门T字形广场的历史沿革、规制、用途和今日天安门、天安门广场的变化及周围建筑。2.方法能力:掌握写作规范导游词的方法,并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初步完善。3.实践能力:看航拍图,准确地讲解景点——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教学时数16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多媒体演示讲解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课业理论知识:8课时实践技能:8课时第一节概况了解明清时期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的形成和布局。熟悉辛亥革命以后到1949年在天安门广场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掌握1950年以后天安门广场的变化。第二节天安门了解天安门城楼的历史沿革,今日天安门的变化,以及华表和石狮的规制和用途。熟悉天安门的建筑规制、外金水桥的规制和用途。掌握明清时期天安门的功能。第三节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广场了解大明门和正阳门。熟悉“T”字形广场、千步廊、文东武西的布局及长安左门、长安右门的用途。第四节今日天安门广场熟悉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掌握广场的变化与今日长安街的形成,国旗、旗杆、升(降)国旗仪式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概况。熟读并解释《长安门》诗。一、天安门广场简介(一)涉及内容1、天安门广场的判定语2、明清时期的布局3、天安门广场现状4、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5、广场的历史沿革(二)介绍位置:纪念碑东南角二、升降旗仪式介绍位置:国旗杆前三、天安门城楼(一)涉及内容1、天安门判定语1、位置2、始建年代及历史沿革(作用)3、建筑特点4、城楼前陈设(含国旗)(二)介绍位置:国旗杆东北角或西北角四、结束语应用环境将所掌握的关于天安门及其广场的讲解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中文地陪导游员现场讲解的实践环境中,按照概况——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及周边主要建筑——国旗、旗杆及升降旗仪式——长安街的导游路线进行规范讲解。本模块CAI课件资源《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PPT网络课件在建辅导、答疑内容本景点导游线路的选择、相关图片的展示、多媒体资源演示、规范导游词的写作、导游口试及讲解技巧等。思考与能力习题示例1、天安门前共有几座桥?桥的名称?明清时期的作用?2、何谓“金凤颁诏”?拓展参考资料(学会学习)《北京导游》2003修订版P112-123《北京主要景点介绍》2003修订版P1-94模块二故宫综合化学习任务描述1、知识能力:了解、理解和掌握故宫的历史沿革、宫内主要景点的规制、用途及相关文化历史知识;本景点所涉及的楹联匾额、古文诗词、生僻字词。2、方法能力:掌握写作规范导游词的方法,并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初步完善。3、实践能力:对照景观模型,准确地讲解故宫的各个景观。教学时数30课时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多媒体演示讲解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课业理论知识:15课时实践技能:15课时第一节概况熟悉故宫的历史沿革。掌握紫禁城名称的由来和紫禁城的布局。第二节前朝一、午门了解午门的建筑规制、广场五门、朝房、紫禁城的禁卫制度及廷杖的过程。熟悉午门的用途及出人午门的规矩。二、太和门及太和门广场了解太和门广场上的陈设。熟悉太和门的历史沿革和内金水河的作用。掌握“六和六安”的含义。三、太和殿及太和殿广场了解太和殿广场及周围建筑,熟悉太和殿的历史沿革和内外陈设。掌握太和殿名称的内涵、建筑规制及用途。四、中和殿了解中和殿的建筑规制及殿内陈设。掌握中和殿的用途及其名称的含义。五、保和殿了解金殿传胪。掌握保和殿的建筑规制、用途及其名称含义。第三节前朝东翼一、文华殿了解文华殿的用途。熟悉《永乐大典》的编者、成书年代及规模。二、文渊阁了解文渊阁的建筑特点。熟悉《四库全书》成书的规模及其下落。三、东华门了解东华门的特点。第四节前朝西翼了解武英殿的用途。熟悉聚珍版的特点并举例说明。第五节后廷一、故宫简介(一)介绍位置:旅游车上二、午门(一)涉及内容1、午门的地位及用途2、午门的建筑特点3、午门名称的涵义(二)讲解地点:故宫午门前三、太和门(一)涉及内容1、内金水桥2、御门听政(二)讲解地点:故宫太和门前四、太和殿广场及太和殿(一)涉及内容1、广场面积2、太和殿及广场的用途3、太和殿建筑概况4、太和殿名称的内含5、太和殿内外主要陈设(二)讲解地点:太和殿广场一角五、中和殿及保和殿(一)涉及内容1、中和殿名称含义及用途2、保和殿名称含义及用途3、保和殿后的云龙石雕(四)讲解地点:在中和殿旁六、乾清门附近的景物(一)涉及内容1、后寝的分布2、保和殿后的云龙石雕3、乾清门前的狮子4、军机处(二)解地点:故宫保和殿后丹陛之上七、乾清宫5一、乾清门及乾清门广场熟悉御门听政制度和军机处的产生、位置、作用及其组成。二、乾清宫了解建筑布局、宫内外陈设及其他房间的用途。熟悉后廷布局的内涵。掌握乾清宫的用途。三、交泰殿了解交泰殿的陈设。熟悉交泰殿的用途、二十五玺及交泰殿铁牌。四、坤宁宫了解坤宁宫的格局。熟悉其用途及皇帝大婚、坤宁宫祭神的过程。五、御花园了解御花园的布局。熟悉御花园中的建筑及选秀女的范围和目的。六、神武门熟悉神武门及其用途。第六节后廷内东路了解斋宫、东六宫、东五所的位置和用途。熟悉毓庆宫、奉先殿的位置和用途。第七节后廷外东路了解宁寿宫的历史用途及宫中其他建筑的特点。熟悉珍宝馆中的主要陈列品、千叟宴及珍妃井的来历。第八节后廷内西路了解西六宫、西五所的位置和用途。掌握养心殿及其寝宫的用途、格局、名称的来历。第九节后廷外西路了解慈宁宫、民间俗神。熟悉紫禁城内的宗教建筑。附;景山了解景山概况及主要建筑。熟悉景山主要景观。熟读并解释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储秀宫、宁寿宫、乐寿堂楹联的含义。熟读并解释《午门廷杖》。熟读并解释《玉河诗》、《西华门》、《延年药》、《太医院》各诗。背诵《老虎洞》、《宫人怨》各诗。(一)涉及内容1、乾清宫的用途2、乾清宫的内外主要陈设3、明朝疑案4、“正大光明”匾及清代秘密立储制度(二)讲解地点:故宫乾清宫前八、交泰殿及坤宁宫(一)涉及内容1、交泰殿的名称内涵、主要陈设及用途2、坤宁宫名称的内涵3、坤宁宫在明代、清代的用(二)讲解位置:交泰殿旁九、御花园及神武门(一)涉及内容1、钦安殿2、四亭的象征意义3、堆秀山的用途4、延辉阁的用途5、园中奇树异石的传说6、神武门的名称涵义及变更(二)讲解地点:钦安殿门口十、养心殿及储秀宫(一)涉及内容1、养心殿名称涵义2、养心殿布局及用途3、三希堂4、垂帘听政与清帝退位诏书5、储秀宫名称的含义及用途(二)讲解位置:养心殿前十一、结束语应用环境将所掌握的关于故宫的讲解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中文地陪导游员现场讲解的实践环境中,按照概况——中轴线(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西六宫养心殿的导游路线进行规范讲解。6本模块CAI课件资源《故宫》.PPT网络课件在建辅导、答疑内容本景点导游线路的选择、相关图片的展示、多媒体资源演示、规范导游词的写作、导游口试及讲解技巧等。思考与能力习题示例1、午门的进出规制?2、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名称来历?3、“正大光明”匾和秘密立储制的关系?拓展参考资料(学会学习)《北京导游》2003修订版P123-148《北京主要景点介绍》2003修订版P10-32《故宫史话》,单士元著,新世界出版社《游访故宫》,杨志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网络资源:、知识能力:了解、理解和掌握天坛格局、建筑风格、祭天礼仪等知识。2、方法能力:掌握写作规范导游词的方法,并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初步完善。3、实践能力:对照景观模型,准确地讲解天坛的各个景观;操纵VR场景模拟设备,模拟天坛现场导游。教学时数20课时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多媒体演示讲解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课业理论知识:10课时实践技能:10课时熟悉本章前言。第一节概况熟悉天坛的历史沿革。掌握天坛布局的特点。第二节天坛内主要建筑一、圜丘坛了解祭天过程。熟悉圜丘坛的布局、建筑规制、周围设施及用途。掌握圜丘坛的建筑特点。二、皇穹宇了解回音壁、三音石、九龙柏的特点。掌握皇穹宇的建筑特点及用途。一、天坛简介(一)涉及内容1、天坛的“世界之最”判定语2、天坛的建造时间3、天坛的位置4、园内概况5、历史沿革(二)介绍位置:天坛南门内简介牌前二、圜丘坛(一)涉及内容1、圜丘坛的作用2、建造时间及地点3、建筑特色4、周围的陈设5、天心石(二)介绍位置:圜丘坛门内东南角三、皇穹宇(一)涉及内容1、皇穹宇的作用7三、丹陛桥了解走牲道、具服台的位置及用途。掌握丹陛桥的特点。四、祈谷坛了解皇乾殿、东西配殿、长廊、宰牲亭的特点及用途。熟悉祈谷坛的用途。掌握祈年殿建筑的特点。五、斋宫熟悉斋宫建筑规制。掌握祭天大典时皇帝及随祀人员的斋戒情况。六、神乐署了解神乐署的用途。七、牺牲所了解牺牲所的用途。八、七星石熟悉七星石的来历。熟读并解释《常雩之礼》。熟读并解释《天坛甘泉井》。2、院内建筑3、回音壁4、三音石5、对话石四、九龙柏(一)介绍位置:九龙柏前五、丹陛桥(一)涉及内容1、丹陛桥的用途2、具服台3、“鬼门关”(二)介绍位置:丹陛桥南端六、祈年殿(一)涉及内容1、祈年殿的用途2、历史沿革3、象征意义(内部及外部)4、左右配殿的陈设(二)介绍位置:在祈年殿院内东南角七、皇乾殿介绍位置:在皇乾殿前八、七星石介绍位置:七星石景区旁九、结束语应用环境将所掌握的关于天坛的讲解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中文地陪导游员现场讲解的实践环境中,按照概况——圜丘坛——皇穹宇——丹陛桥——祈谷坛——长廊——神厨、神库——七星石的导游路线进行规范讲解。本模块CAI课件资源《天坛》.PPT网络课件在建辅导、答疑内容本景点导游线路的选择、相关图片的展示、多媒体资源演示、规范导游词的写作
本文标题:《北京主要景点》实施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79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