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热点之三经济新常态2014年5月,习主席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还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之后,习主席又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公报和APEC会议上再提新常态。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2.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国家应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适应、引领新常态。3.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为了适应新常态,中央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4.适应新常态,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5.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6.坚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7.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会议中明确“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按照“严控增量、区别对待、分类施策、逐步化解”的原则,有序加以化解风险。8.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要坚持正确的社会意识,只有正确认识新常态,才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9.适应新常态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1、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①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①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②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③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④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3、正确认识新常态。①经济进入新常态,是30多年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体现。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制约着速度高不上去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也难以承受过高的速度。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要素成本上升,会倒逼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转向创新驱动。②新常态是进步,新常态是“富态”,是中国经济进入更高层次发展阶段后才出现的状态。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我国经济上了大台阶,国家综合实力提高,现在我们应当适时推动中国经济迈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个更大的台阶。新常态面临多种挑战,更蕴含多种机遇。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同推进,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我们也完全有信心、有实力化解“成长的烦恼”。4、积极适应新常态。新常态具有长期性,我们应该保持平常心。我们在宏观调控上要坚持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力求经济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新常态是新的探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①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②要为创新拓宽道路;③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④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总之,我们正在推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也是对社会活力的解放,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5.简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和基本要求。(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①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②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③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④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⑤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①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②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③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④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⑤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典型例题1、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形成了“新常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奠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等9个方面全面阐释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会议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1)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如何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2)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八个“更加注重”的政治生活依据。(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中央“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依据。【答案】(1)①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又要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③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科网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④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对放型经济水平。(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八个“更加注重”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客观要求,是党和政府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表现。②政府要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八个“更加注重”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八个“更加注重”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3)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我们应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是党和政府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的体现。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发表以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材料三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最大看点,是政府职能转变所释放的“制度红利”。通过政府的“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实现中国经济的再平衡。不缺位,是指政府着力投资民生工程,缓解大众的“后顾之忧”;不越位,是指政府告别把市场准入大权牢牢捏在自己手中的做法,政府该做的是优化监管体系,及时将劣质企业驱除出市场;不错位,是指政府不与民争利,及时做好市场参与者的各项合理的服务,从而真正实现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目标。(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分析说明我国企业应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10分)(2)根据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经济新常态下“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的依据。(12分)参考答案(1)表一反映了2010年至2014年我国GDP总量不断增加,但增速逐渐放缓。(2分)表二反映出我国三大产业都在发展,但一、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为最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分)企业必须: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利用。(3分)②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企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4分)③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分)(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职能,着力投资民生工程缓解大众的“后顾之忧”,是切实履行职能的表现。(4分)②政府履行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应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做到该放权的要放权。(4分)③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政府不与民争利,及时做好市场参与者的各项合理的服务,做到正确履职。(4分)3、衡水中学二模.(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4年中国GDP首次突破l0万亿美元大关,但增速降为7.4%,是1990年以来最低,中国经济进入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材料一我国经济“新常态”存在以下阶段性特征: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出口形势看,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材料二经济“新常态”下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成为2015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大家认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应如何面对经济“新常态”。(14分)(2)假如你是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任选其一),针对“新常态”下的资源环境问题应如何履职?(12分)(1)①面对消费需求新变化,企业应面向市场(2分),通过创新供给满足消费者高质量、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2分)。②面对投资需求新变化,企业应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分),创新投融资方式,善于把握投资方向。(2分)③面对出口新情况,企业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2分),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品结构(2分),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或: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2分)(2)答案一:人大代表①在自己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积极宣传有关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2分);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在保护资源环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3分)。②通过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推动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出台。(4分)③就资源环境问题对政府等机关进行质询、监督。(3分)答案二:政协委员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4分)②积极提交支持保护资源环境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4分)③就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对相关
本文标题:热点之三 经济新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8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