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2014高中语文 第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别了,“不列颠尼亚”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新华社记者周树春等四人写了一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新闻,报道了查尔斯王子代表英国参加中英交接仪式并与末代港督彭定康离开香港的具体情况。这篇新闻,通过对告别仪式的现场描述和156年的沧桑回顾,体现出香港回归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为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录,这篇报道笔法灵活,感情深沉,语言精当,内涵丰富,是一篇新闻特写的佳作。不列颠尼亚号周婷杨兴三亚博雅中学李亚权课文学习重点1.了解新闻的特点。2.结合课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3.了解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自主学习,研讨内容①文中描写了英国撤退时的哪几个场景?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场景二:下午6:15,添马舰东面广场降英国国旗。场景三:7月1日子夜时分,中英交接仪式。场景四: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香港。②当你了解到经过156年5个月零4天,中国国旗重新飘扬在香港上空,你有何感想?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文中有些句子看上去虽然平实,其中却蕴含了深厚的感情,非常耐人寻味。找一找这样的句子,并说明你所认识的作者的情感。①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这句话表面上说的是港督的建筑,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香港已经回归祖国,末代港督已经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合作学习,文本探究②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句话平实的语言,对比的鲜明,其中饱含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③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英国米字旗的降下,代表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驶主权时的庄严而喜悦的心情。对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刻骨铭心的,是不应该忘记的。中国人民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天。作者心中,人民心中,都是感情澎湃。这种感情,通过精确地记录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来表现,语言含蓄,很有分寸。④从1841年1月23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⑤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行占领了中国领土,开始了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明写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实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点明了题意。这里没有讽刺,没有痛骂,我们却从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感受到心潮的起伏。课内延伸,知识拓展对繁华的香港这颗“东方之珠”,你还知道多少?香港回归祖国,你知道哪位国家领导在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吗?邓小平与香港回归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东方之珠”——香港香港会展中心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繁华的香港街道第二课时新闻体裁学法指导1.了解文体的特点及规律。2.根据特点及规律筛选文中信息。3.对比分析,探究鉴赏,培养能力。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是一种及时准确地报道新的、重要事实的新闻体裁。一般采用客观报道形式,只用叙述手法,有时也适当进行一些描写,以增强具体性和现场感,没有特殊的必要,一般不在消息中发表议论和抒情。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报告文学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新闻的定义学习指导,文体知识真实性,时效性、文字少,篇幅小新闻的特征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典型消息、述评消息新闻的分类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背景)新闻标题(消息),它是用以揭示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其字号一般大于正文,它通常被用来借代整篇消息。新闻的标题可分为:主标题、引标题、副标题。主标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的最主要的部分,主标题在整个标题中所用的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引标题,位于主标题之前,主要作用是引出主标题。文字较短,不超过一行。常见的有三种方式:①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方法等引出主题。②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来引出主标题;③提出疑问和发表议论引出主标题,不写新闻事实。副标题,位于主标题之后,主要是用事实对主标题作些补充和解释。解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主标题不写事实,只提出一种论断或疑问,标题所准备的新闻事实,全部写在副标题中。另一类是,主标题已承担一部分叙事的任务,副标题所作的解释,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灵活。补充也有两种:一是补充主标题以外的次要事实;二是对主标题所写事实的续报。导语,就是消息的开头。形式上为消息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一般为简明扼要地概括一下新闻事实或点出消息中的新闻事实、目的和结论,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诱导读者进一步看下面的具体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是其特点。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要素。其在事件的叙述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压缩主体时,自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它用于提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或对报道内容作概括小结;也可以用激励启发性的语言给人希望,发人深思,催人振作,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合作学习,文本探究(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提示:①找主标题②课文第一段③按时间顺序④课文最后一段(2)结合标题,谈谈这篇新闻报道了什么事实?标题在文中有什么含义?提示:①查尔斯王子和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②屈辱洗雪,恢复统治,寓虚境于实境。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主体:(3)文中在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又相应的介绍一些背景材料,请在文中找出并分析其作用?提示:①找背景材料②衬托现实场景③有历史厚重感(4)在众多的报道中,本文独具特点,说说其独特在那里?提示:①报道角度新颖②历史背景,增加历史厚重感学习指导,高考链接1.2007(山东卷)第六题阅读(二)《梦碎雅典》①考查新闻的结构和特点。(第一题)②考查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第二题)③理解句子的含义。(第三题)④考查探究能力。(第四题)2.2007(北京卷)第23小题“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考点:考查概括信息的能力。3.2007(福建卷)第17小题“拟新闻标题”考点:考查概括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课堂演练一句话新闻示例:把下面的一段简讯压缩为15字以内的一句话新闻。陈一峰任教于广东惠州大学艺术系,为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曾历时两年游历祖国大江南北,深入到少数民族村寨,画下几千幅速写。他的作品,渗透着强烈的乡土情怀。1998年10月20日至25日,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惠州大学主办的陈一峰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的50幅作品,大部分是他近年来的新作。这些作品造型敦实朴拙,用笔沉郁、厚重,其中的两幅巨制《战争》与《和平》,画面宏大,用笔豪放,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陈一峰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每日思考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搜集有关香港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本文标题:2014高中语文 第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9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