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五节文言断句课件
第5节文言断句文言文断句,就是根据语段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提供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上的停顿。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一、断句的基本原则1.断句后字句必须能讲通字句能讲得通,是指标点后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无论从语法上,还是从语义都应该符合文章的实际,都应该让人能理解其真正含义,如果有讲不通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标点不正确。例如《师说》中这句话,有人这样标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停顿的“也”误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副词“也”了。断错之后,“也固先乎吾”如果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也亦先乎吾”就根本讲不通了。再如: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立西阶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拜,且前致辞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刘禹锡集》)这段话说有一个书生求见刘禹锡,拿自己的文章给刘禹锡看。可是为什么把文章称为“贽其文”?更不好懂的是什么叫“致辞称”?原来是这里的断句断错了,正确的停顿应该是“……且前致辞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因为“称贽”是一个词,指宾客初见主人时送的礼物,这里指自己的文章,后面是说他的文章多引用古事。句子断错是由于断句者不懂某些词的意义或者缺乏某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2.断句后内容必须符合情理所谓“符合情理”,指的是不但要和客观事物的情理相一致,而且要和上下文所述的情理相一致。标点出来的句子如果不合情理,那就说明标点有错误。这种错误还比较常见,不细心观察就不容易发现。例: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三十七)按照这样标点,战败的兵士争着投水是为了寻死,这是不近情理的。兵士投水是为了逃命,淹死并不出于自愿。“投水”后面应该加逗号,意思就清楚了。这就是说兵败之后,士卒们争着投水逃命,但在水中淹死的有十余万之多。3.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我们标点的是古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符合古代的语法规律和虚词用法;如果标点有押韵的地方,还必须和古代音韵相符。这也是衡量标点是否正确的一个重要指标。例: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五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诚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吁夫不可悔兮,宁早自贼。”(《汉书·高五王传》)断句者误以为“故”与上文“恶”“寤”押韵,而妄断为“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其实这样断句是不对的。因为“国”与下文的“直”“贼”可以押韵(可参阅《硕鼠》);且整首歌基本上都是四字句,“兮”字前面四个字,“兮”字后面四个字。“我无忠诚兮何故”这一句在“兮”字后面只有“何故”两个字,也与整首歌的文例不同。正确的标点应该是: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五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诚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吁夫不可悔兮,宁早自贼。”所以,对于韵文,断句后还应检查合不合音韵。[即时演练]1.(导学号42136253)请根据断句的原则,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标点错误。(1)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需断为: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意思是,子路问应该怎样对待国君,孔子告诉他:“不应该欺骗国君,而应该直言不讳地指出国君的错误。”这里关键是要懂得两个词的意思,一是“事”,动词,侍候、对待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名词“事情”;一是“犯”,是犯颜直谏,也就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国君的错误,而不能理解为“冒犯”。(2)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甚矣”是“吾衰也”的谓语,“久矣”是“吾不复梦见周公”的谓语,谓语提前有强调的作用。标点者误解语法关系,造成标点错误。正确的标点是:“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我已经老得很厉害了,我已经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3)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唐语林》卷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应把“径山”后的句号改为逗号。因为原来标的违背情理。不是因为法钦“道高”,就“居径山”,而且后面的“时人谓之径山长者”成了与上文没有关涉的独立句子。二、断句的解题思路与方法1.通文意,语感断句,由易到难(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2.抓标志,沿波讨源,当断则断(1)标名代词,定句读在文言文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基本上就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的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等。[即时演练]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康延孝,代北人也。三年,征蜀,延孝为先锋排阵斩斫使,破凤州,取固镇,降兴州。蜀平延孝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相从,反俯首郭公之门,吾为都将,独不能以军法斩公邪?”(节选自《新五代史》)A.蜀平延孝/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B.蜀平/延孝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C.蜀平/延孝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D.蜀平/延孝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答案:D[参考译文]康延孝,是代北人。第三年,征伐蜀国,以康延孝为先锋排阵斩斫使,攻破凤州,攻取固镇,降服了兴州。蜀国平定,康延孝功劳最大。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的位子在康延孝之下,但特别受郭崇韬重用,郭崇韬有军事上的问题,唯独召唤董璋去和他商议,而不问康延孝,康延孝大怒,责备董璋说:“我有平定蜀国的功劳,你们像仆人一样跟着,反而在郭公的门前俯首帖耳,我身为一都的将帅,难道不能用军法将你斩首么?”(2)借动词,定句读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常有省略主语的情况,而动词统统当句子的谓语,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可以借助动词和前后词语的关系进行推断,提高断句的准确率。[即时演练]3.(导学号4213625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自沐英平云南,在镇十年,恩威著于蛮徼。沐氏亦皆能以功名世其家。数传而西平①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②也。孝宗以为然,许之。(节选自《明史·云南土司传》)[注]①西平:地名。②黔国公、西平侯:皆沐英的封爵。A.数传/而西平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B.数传而西平/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C.数传而西平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D.数传而西平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答案:D(3)找虚词,定句读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①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②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③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在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④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⑤对话标志的词语:曰、谓、云、言等。在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⑥其他:以、于、为、则、而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而”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而完整的句子时,“而”的前面要断开)[即时演练]4.(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假物取譬,谓白马为非马也。孔穿,孔子之裔也。穿与龙会。穿谓龙曰:“臣居鲁侧闻下风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愿受益之日久矣乃今得见然所不取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之以白马为非马耳请去白马非马之学,穿请为弟子。”A.臣居鲁侧/闻下风/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愿/受益之日久矣/乃今得见然/所不取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之以白马为非马耳/B.臣居鲁侧/闻下风/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愿/受益之日久矣/乃今得见然/所不取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之以白马为非马耳/C.臣居鲁/侧闻下风/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愿受益之日久矣/乃今得见/然所不取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之以白马为非马耳/D.臣居鲁/侧闻下风/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愿/受益之日久矣/乃今得见/然所不取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之以白马为非马耳/答案:C[参考译文]公孙龙,是六国时的辩士。因为痛恨名称和实体之间的混乱概念,用比喻的方法,为“守白”做辩护,说白马不是马。孔穿,是孔子的后代。孔穿和公孙龙相会。孔穿对公孙龙说:“我住在鲁国,经常听到消息,推崇先生的智慧,说先生的行为,我希望受教已经很久了,现在才能见到。不过不同意先生的,只有先生的白马不是马的说法。希望放弃白马不是马的观点,那么我就请求成为您的弟子。”(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元行冲,河南人。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之。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曰:“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曰:“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A.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B.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D.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答案:C[参考译文]元行冲,河南人。他博学多识,尤其擅长音律及诂训之学。考中进士,几次改任后做了通事舍人,狄仁杰很器重他。元行冲品性不阿谀奉承,多次进言劝诫,他曾经对狄仁杰说:“下人侍奉上人,(对上人来说)也就像积蓄物资以备自己使用。好比富贵人家储备积蓄,用各种肉类以供佳肴,用各种药物来防疾病。我私下想您的门下宾客可以充当美味的已经很多了,希望您能把我备作一剂药物。”狄仁杰笑着对人说:“他就是我药笼中的药物,怎可一日没有呢!”(4)察对话,定句读对话是古文断句的一个重要依据。其标志性的词语有曰、谓、云、言等。一般情况下要在其后断开。如果是两人对话
本文标题: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五节文言断句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00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