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7高考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
第一部分专题复习篇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1.标准与分类、俗名与物质类别。2.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化学用语——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方程式。4.古文中蕴含的化学知识。高考关键词核心考点回扣高考题型1用“分类与比较”思想,认识物质及其变化高考题型2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栏目索引高考题型3理解“古文或谚语”中蕴含的化学知识高考题型4化学用语的正确使用核心考点回扣答案1.有下列10种物质:①明矾②消石灰③小苏打④SiO2⑤氯水⑥蛋白质溶液⑦生石灰⑧Na2O2⑨漂白粉⑩淀粉(1)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属于酸式盐的是____,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2)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_,其中属于胶体的是____。①②③④⑦⑧⑦③①②③⑦⑧⑤⑥⑨⑩⑤⑥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①煤的干馏②蒸馏③重油裂化④煤的气化⑤焰色反应⑥钝化⑦电镀⑧胶体聚沉⑨氧气转化为臭氧⑩137I转变为131I答案①③④⑥⑦⑨__________。(2)Na2O2、H2O2、HClO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乙烯的结构式: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答案CH2==CH23.按要求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3)MgCl2、NaOH、NaH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总能量和总质量保持不变()(2)电解质溶液导电时,必然伴随着化学变化()(3)H2SO4、SO2、CH3COOH、NH3·H2O均为共价化合物()(4)因为Fe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能与水反应生成碱()(5)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答案×√√××(6)Al2O3可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SiO2可与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因而二者均属于两性氧化物()(7)铁粉加入FeCl3溶液中的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返回√×高考题型1用“分类与比较”思想,认识物质及其变化1.(2016·全国卷Ⅰ,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解析真题调研√2.(高考选项组合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2015·浙江理综,7C)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2015·安徽理综,9B)C.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2013·四川理综,7D)D.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2014·重庆理综,3A)解析解析A项,纳米银粒子的聚集是物理变化;B项,Fe(OH)3胶体为红褐色;D项,浓氨水与FeCl3饱和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而不是胶体。√1.理清物质的分类标准核心透析2.胶体制备及性质考查热点总结(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1~100nm)。(2)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3)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4)胶体的电泳现象反映了胶粒带电,但不能说胶体带电,胶体和溶液一样呈电中性。(5)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远小于Fe(OH)3的数目。(6)制备Fe(OH)3胶体时,应向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1~2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3.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判断物质变化的两种方法①从宏观上判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反之是物理变化。②从微观上判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的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的断裂或形成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的熔融、食盐水蒸发结晶等。(2)熟记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十八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馏分馏、蒸馏干馏四色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十八化熔化、汽化、液化、升华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3)物质的性质①物质的水溶性有时包含物质与水的反应,如氯气溶于水时,一部分以Cl2形式存在于水分子中,另一部分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金属的导电性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②物质的化学性质:热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酸碱性等。解析对点模拟考向1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123456789102.下列几种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中错误的是()A.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氧化性酸B.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C.FeSO4是铁盐、硫酸盐、酸式盐、重金属盐D.Al2O3是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解析虽然FeSO4的水溶液显酸性,但其自身没有可电离的H+,因而属于正盐,铁单质的密度较大,因而FeSO4是重金属盐。√解析12345678910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数目有()①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②聚乙烯、油脂、铜氨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③氨水、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④漂白粉、水玻璃、福尔马林都是混合物⑤干馏、裂化、盐析都是化学变化⑥植物油、直馏汽油、环己烷都可以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123√45678910解析考向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4.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蛋白质B.用生石灰干燥氨气C.用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硫酸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实验室制取的乙酸乙酯√123456789105.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过程或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自然界中丁达尔效应C.蛋白质受热凝固D.食醋除水垢解析B项,丁达尔效应为胶体独有的性质,指光照射胶体,在垂直光的传播方向有一条光亮的道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解析12345678910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属于化学变化B.232Th转化233U是化学变化C.“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解析A项,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B项,核素之间转化时,原子核发生了变化,不是化学研究的范畴;C项,“地沟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可用于制肥皂,正确;D项,煤的干馏、煤的气化、液化等煤加工都是化学变化。解析√12345678910考向3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⑥物质的总能量,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①②③⑤B.①②⑤C.②⑤⑥D.①④⑤⑥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解析√123456789108.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B.如果某化学反应的ΔH和ΔS均小于0,则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D.所有的吸热反应一定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解析√12345678910考向4胶体的性质及应用9.下列叙述中,与胶体性质无直接关系的是()A.含有少量硫的酒精溶液,加入大量水后形成乳白色液体,用滤纸过滤不能分离出硫B.原硅酸溶液中加入硫酸铵饱和溶液,结果产生沉淀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产生黑色沉淀D.用水稀释牛奶,用一束强光照射,从侧面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光路解析√1234567891010.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C.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直径解析返回√123456789101.(2016·全国卷Ⅱ,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高考题型2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解析√真题调研2.(2016·江苏,1)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是()A.燃烧煤炭供热B.利用风力发电C.增加植被面积D.节约用水用电解析√解析煤炭燃烧会生成大量CO2,加剧“温室效应”,A正确;风力发电不会产生CO2,B错误;增加植被面积,植物会将CO2转化为O2,C错误;节约用电用水,不会增加CO2的排放,D错误。3.(2016·北京理综,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解析√解析B项,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正确。核心透析1.高考有关“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试题的选材热点总结(1)安全与健康——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食品添加剂;有关化学与健康方面的材料等。(2)环境保护新进展——“雾霾”的产生、危害和治理;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废电池对饮用水和土壤的污染;绿色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导向作用等。(3)新能源的使用——新型的燃料电池、高能绿色电池;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新进展。(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2.绿色化学的特点研究对环境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化学试剂、化学制品和化学工艺。它包括:(1)开发绿色反应,将原子利用率提高到100%;(2)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3)选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4)使用无毒无害的溶剂;(5)发展“绿色工艺”;(6)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3.常见物质的俗名及化学式(1)明矾:KAl(SO4)2·12H2O(2)胆矾、蓝矾:CuSO4·5H2O(3)绿矾:FeSO4·7H2O(4)钡餐、重晶石:BaSO4(5)孔雀石(铜绿):Cu2(OH)2CO3(6)水晶、石英:SiO2(7)纯碱、苏打:Na2CO3(8)磁性氧化铁:Fe3O44.常见混合物的名称与成分(1)水煤气:CO、H2(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4)裂解气:以C2H4为主(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溶液(体积之比3∶1)(7)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的混合溶液(8)肥皂: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9)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考向1生活中物质的成分与作用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碘食盐中添加的是碘化钾B.味觉上具有酸味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C.
本文标题:2017高考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0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