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7.3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7.3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一、长期均衡关系与协整二、协整检验三、误差修正模型一、长期均衡关系与协整问题的提出•经典回归模型(classicalregressionmodel)是建立在稳定数据变量基础上的,对于非稳定变量,不能使用经典回归模型,否则会出现虚假回归等诸多问题。•由于许多经济变量是非稳定的,这就给经典的回归分析方法带来了很大限制。•但是,如果变量之间有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即它们之间是协整的(cointegration),则是可以使用经典回归模型方法建立回归模型的。•例如,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均GDP变量的例子中:因果关系回归模型要比ARMA模型有更好的预测功能,其原因在于,从经济理论上说,人均GDP决定着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而且它们之间有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即它们之间是协整的(cointegration)。经济理论指出,某些经济变量间确实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意味着经济系统不存在破坏均衡的内在机制,如果变量在某时期受到干扰后偏离其长期均衡点,则均衡机制将会在下一期进行调整以使其重新回到均衡状态。假设X与Y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由式描述1、长期均衡tttXY10式中:t是随机扰动项。该均衡关系意味着:给定X的一个值,Y相应的均衡值也随之确定为0+1X。在t-1期末,存在下述三种情形之一:(1)Y等于它的均衡值:Yt-1=0+1Xt;(2)Y小于它的均衡值:Yt-10+1Xt;(3)Y大于它的均衡值:Yt-10+1Xt;在时期t,假设X有一个变化量Xt,如果变量X与Y在时期t与t-1末期仍满足它们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则Y的相应变化量由式给出:tttvXY1式中,vt=t-t-1。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如果t-1期末,发生了上述第二种情况,即Y的值小于其均衡值,则Y的变化往往会比第一种情形下Y的变化Yt大一些;反之,如果Y的值大于其均衡值,则Y的变化往往会小于第一种情形下的Yt。可见,如果Yt=0+1Xt+t正确地提示了X与Y间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则意味着Y对其均衡点的偏离从本质上说是“临时性”的。因此,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随机扰动项t必须是平稳序列。显然,如果t有随机性趋势(上升或下降),则会导致Y对其均衡点的任何偏离都会被长期累积下来而不能被消除。式Yt=0+1Xt+t中的随机扰动项也被称为非均衡误差(disequilibriumerror),它是变量X与Y的一个线性组合:tttXY10(*)因此,如果Yt=0+1Xt+t式所示的X与Y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正确的话,(*)式表述的非均衡误差应是一平稳时间序列,并且具有零期望值,即是具有0均值的I(0)序列。从这里已看到,非稳定的时间序列,它们的线性组合也可能成为平稳的。例如:假设Yt=0+1Xt+t式中的X与Y是I(1)序列,如果该式所表述的它们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成立的话,则意味着由非均衡误差(*)式给出的线性组合是I(0)序列。这时我们称变量X与Y是协整的(cointegrated)。如果序列{X1t,X2t,…,Xkt}都是d阶单整,存在向量=(1,2,…,k),使得Zt=XT~I(d-b)其中,b0,X=(X1t,X2t,…,Xkt)T,则认为序列{X1t,X2t,…,Xkt}是(d,b)阶协整,记为Xt~CI(d,b),为协整向量(cointegratedvector)。⒉协整在中国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GDP的例中,该两序列都是2阶单整序列,而且可以证明它们有一个线性组合构成的新序列为0阶单整序列,于是认为该两序列是(2,2)阶协整。由此可见:如果两个变量都是单整变量,只有当它们的单整阶数相同时,才可能协整;如果它们的单整阶数不相同,就不可能协整。三个以上的变量,如果具有不同的单整阶数,有可能经过线性组合构成低阶单整变量。例如,如果存在:)2(~),2(~),1(~IUIVIWttt并且)0(~)1(~IePcWQIbUaVPtttttt那么认为:)1,1(~,)1,2(~,CIPWCIUVtttt(d,d)阶协整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协整关系,它的经济意义在于:两个变量,虽然它们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是如果它们是(d,d)阶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例如:前面提到的中国CPC和GDPPC,它们各自都是2阶单整,并且将会看到,它们是(2,2)阶协整,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意义上讲,建立如下居民人均消费函数模型从协整的定义可以看出:tttGDPPCCPC10变量选择是合理的,随机误差项一定是“白噪声”(即均值为0,方差不变的稳定随机序列),模型参数有合理的经济解释。这也解释了尽管这两时间序列是非稳定的,但却可以用经典的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的原因。•从这里,我们已经初步认识到: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在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从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出发选择模型的变量,其数据基础是牢固的,其统计性质是优良的。二、协整检验1、两变量的Engle-Granger检验为了检验两变量Yt,Xt是否为协整,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两步检验法,也称为EG检验。第一步,用OLS方法估计方程Yt=0+1Xt+t并计算非均衡误差,得到:tttttYYeXYˆˆˆˆˆ10称为协整回归(cointegrating)或静态回归(staticregression)。第二步,检验et的单整性。如果et为稳定序列,则认为变量YXtt,为(1,1)阶协整;如果et为1阶单整,则认为变量YXtt,为(2,1)阶协整;…。的单整性的检验方法仍然是DF检验或者ADF检验。由于协整回归中已含有截距项,则检验模型中无需再用截距项。如使用模型1ettpiititteee11进行检验时,拒绝零假设H0:=0,意味着误差项et是平稳序列,从而说明X与Y间是协整的。需要注意是,这里的DF或ADF检验是针对协整回归计算出的误差项et而非真正的非均衡误差t进行的。而OLS法采用了残差最小平方和原理,因此估计量是向下偏倚的,这样将导致拒绝零假设的机会比实际情形大。于是对et平稳性检验的DF与ADF临界值应该比正常的DF与ADF临界值还要小。•MacKinnon(1991)通过模拟试验给出了协整检验的临界值,表9.3.1是双变量情形下不同样本容量的临界值。表9.3.1双变量协整ADF检验临界值显著性水平样本容量0.010.050.1025-4.37-3.59-3.2250-4.12-3.46-3.13100-4.01-3.39-3.09∝-3.90-3.33-3.05•例9.3.1检验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CPC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PC的协整关系。在前文已知CPC与GDPPC都是I(2)序列,而§2.10中已给出了它们的回归式ttGDPPCCPC45831.0764106.49R2=0.9981通过对该式计算的残差序列作ADF检验,得适当检验模型311ˆ27.2ˆ49.1ˆ55.1ˆtttteeee(-4.47)(3.93)(3.05)LM(1)=0.00LM(2)=0.00t=-4.47-3.75=ADF0.05,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残差项是稳定的,因此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均GDP是(2,2)阶协整的,说明了该两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多变量协整关系的检验—扩展的E-G检验多变量协整关系的检验要比双变量复杂一些,主要在于协整变量间可能存在多种稳定的线性组合。假设有4个I(1)变量Z、X、Y、W,它们有如下的长期均衡关系:tttttYXWZ3210(*)其中,非均衡误差项t应是I(0)序列:tttttYXWZ3210(**)•然而,如果Z与W,X与Y间分别存在长期均衡关系:tttvWZ110tttvYX210则非均衡误差项v1t、v2t一定是稳定序列I(0)。于是它们的任意线性组合也是稳定的。例如tttttttYXWZvvv110021(***)由于vt象(**)式中的t一样,也是Z、X、Y、W四个变量的线性组合,由此(***)式也成为该四变量的另一稳定线性组合。(1,-0,-1,-2,-3)是对应于(**)式的协整向量,(1,-0-0,-1,1,-1)是对应于(***)式的协整向量。一定是I(0)序列。对于多变量的协整检验过程,基本与双变量情形相同,即需检验变量是否具有同阶单整性,以及是否存在稳定的线性组合。在检验是否存在稳定的线性组合时,需通过设置一个变量为被解释变量,其他变量为解释变量,进行OLS估计并检验残差序列是否平稳。如果不平稳,则需更换被解释变量,进行同样的OLS估计及相应的残差项检验。当所有的变量都被作为被解释变量检验之后,仍不能得到平稳的残差项序列,则认为这些变量间不存在(d,d)阶协整。检验程序:同样地,检验残差项是否平稳的DF与ADF检验临界值要比通常的DF与ADF检验临界值小,而且该临界值还受到所检验的变量个数的影响。表9.3.2多变量协整检验ADF临界值变量数=3变量数=4变量数=6样本显著性水平显著性水平显著性水平容量0.010.050.10.010.050.10.010.050.125-4.92-4.1-3.71-5.43-4.56-4.15-6.36-5.41-4.9650-4.59-3.92-3.58-5.02-4.32-3.98-5.78-5.05-4.69100-4.44-3.83-3.51-4.83-4.21-3.89-5.51-4.88-4.56∝-4.30-3.74-3.45-4.65-4.1-3.81-5.24-4.7-4.42表9.3.2给出了MacKinnon(1991)通过模拟试验得到的不同变量协整检验的临界值。2、多变量协整关系的检验—JJ检验•Johansen于1988年,以及与Juselius于1990年提出了一种用极大或然法进行检验的方法,通常称为JJ检验。•《高等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P279-282.•E-views中有JJ检验的功能。三、误差修正模型前文已经提到,对于非稳定时间序列,可通过差分的方法将其化为稳定序列,然后才可建立经典的回归分析模型。如:建立人均消费水平(Y)与人均可支配收入(X)之间的回归模型:1、误差修正模型tttXY10tttvXY1式中,vt=t-t-1差分X,Y成为平稳序列建立差分回归模型如果Y与X具有共同的向上或向下的变化趋势(1)如果X与Y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Yt=0+1Xt+t且误差项t不存在序列相关,则差分式Yt=1Xt+t中的t是一个一阶移动平均时间序列,因而是序列相关的;然而,这种做法会引起两个问题:(2)如果采用差分形式进行估计,则关于变量水平值的重要信息将被忽略,这时模型只表达了X与Y间的短期关系,而没有揭示它们间的长期关系。因为,从长期均衡的观点看,Y在第t期的变化不仅取决于X本身的变化,还取决于X与Y在t-1期末的状态,尤其是X与Y在t-1期的不平衡程度。另外,使用差分变量也往往会得出不能令人满意回归方程。例如,使用Yt=1Xt+t回归时,很少出现截距项显著为零的情况,即我们常常会得到如下形式的方程:在X保持不变时,如果模型存在静态均衡(staticequilibrium),Y也会保持它的长期均衡值不变。但如果使用(*)式,即使X保持不变,Y也会处于长期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Why?),这意味着X与Y间不存在静态均衡。这与大多数具有静态均衡的经济理论假说不相符。可见,简单差分不一定能解决非平稳时间序列所遇到的全部问题,因此,误差修正模型便应运而生。tttvXY10ˆˆ0ˆ0
本文标题:7.3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1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