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5年高考地理的备考策略
2013年高考地理的备考理念与方法王树声2013年全国将有30个省区市实施新课程的高考(除去港澳台外只有广西尚未实施新课标)。因此各科的高考试卷备受关注。2012年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与2011年的旧课程卷或是新课程卷的地理试题相比,在材料选取和题目情境创设、设问角度及试题难度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及试题特点,对于2013年高考的复习备考是十分必要的。一、认识高考,了解要求1、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以新课标要求制订的《考试大纲》是命题者的唯一依据。高考不是智力竞赛,高考是为不同层次的、不同培养目标的高校选拔考生的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要为高校选拔人才,命题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区分度。命题者只对《考试大纲》负责,没有对中学教材负责的义务。因此不能用中学教学来要求高考命题,高考也不能承担检查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2、新高考“以能力立意”,能力要求是第一位的。《考试大纲》中的知识内容范围和能力考核目标要求都应给以足够的重视。过去“以知识立意”的考试强调知识覆盖,注重考查记忆知识的数量;今天“以能力立意”的考试强调能力结构,注重考查运用知识的质量。因此记忆理解是基础,思考运用才是目的。3、能力考核特别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其中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是重点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掌握的能力,高校学习应具备的能力,用纸和笔能测试的能力是考查的内容。知识抽样、能力覆盖。命题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特别注意联系生产、生活、生存的实际,以时政问题为切入点,考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提倡就教材所学的具体内容来考查,尤其不会直接考查教材中作为材料、案例等出现的内容。4、试题编制反映了“起点高、落点低”的特点命题着眼于学科理论、学科思想的考查,着手于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即“起点高、落点低”的设计理念,起点—试题的立意是考查对学科基本理论的掌握;落点—试题情境设置是贴近考生生活实际的内容。5、新课标要求培养能力,新高考要考查能力,二者方向一致,目标相同“课改”是动力、推力,“考改”是引力、拉力;《课程标准》是育人的,《考试大纲》是选人的。《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是规范教学与考试的纲领,二者关系密切,共同完成教改任务。教学与复习指导必须适应和落实。许多新课标的要求就是考试命题的思路。如果研究这几年的试题就会发现这一点反映很明显。6、考场上就是考生潜能的较量,也是考生展示潜能的最好机会因此培养学生的潜能,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牢固的空间概念,严谨的时间观念,敏锐的信息意识、清晰的表达能力等,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任务,不是高三一年能够完成的。7、试题的设问开放,重视科学思维方法的考查(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归纳演绎、比较判断等)给考生较多的选择空间,考查科学探究发散性的思维能力试题的主体信息既有文字材料、图像材料,还有图文结合材料,其中有示意图、统计图、区域分布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题目入题容易,但确定选项和解题思路不易。一些题目对考生地理思维的缜密性与严谨性要求是相当高的。例题1:图中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D)(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D.断裂上升(C)8、高考要考查考生知识网络的构建情况以及运用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需要重视知识的广泛联系,以便形成网络。特别是让考生要: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熟悉解答问题的思路,构建思考问题的线索,学会提取信息的本领,培养表述答案的能力,树立联系实际的意识。例如:从北纬30度横向思考——著名大河的河口(注入的海洋、港口)——重要的产棉区;中国的产棉区——中国的纺织工业原料分布区(纵向思考亚麻、棉花、柞蚕丝、桑蚕丝、黄麻、苎麻、剑麻等)——松嫩平原、华北平原、山东丘陵、长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世界亚麻的分布(与甜菜一致)——松嫩平原、东欧平原等。又如: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是纵向联系,但每一个阶段平行的各项事物又会有差异,产生横向联系。这也是构成知识网络的一种形式。思维线索,四通八达,灵活运用,构成网络。二、命题的设计理念与考查方式所提问题都是教材以外当代国内外环境、社会、科技、文化等人类关注的重大问题。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分析解答。考查的方式是:提供资料,设置情境,考查能力。并且是“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即教材上没有、教师没有讲过的、考生没有见过的材料和问题。但要相信自己通过复习已经具备了应对新高考的能力。命题的设计理念1.注重考查考生的学科思维品质,能够从学科角度去思考问题;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考生独立获取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通过自主学习(包括审题、探究学习)独立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例如某省如何变资源大省为经济强省;某些省区面对资源枯竭应采取什么措施?例题2:如何使山西从资源大省变为经济强省,请提出你的建议或措施参考答案:以煤炭为基础,实现多元发展(1)做深煤炭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煤化工产业,加强二次能源再生产建设,变运煤为空中输电,管道输煤气;(2)做强非煤炭产业:加强基本建设,发展交通,发展新兴产业如旅游业(山西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如壶口瀑布、云冈石窟、五台山、恒山、平遥古城、晋商大院等);(3)做活文化产业:利用山西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古建筑资源,发展文化产业;(4)做实低碳节能等关系民生的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开发,适当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建设与新型产业的开发;(5)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发展节水引水工程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做好退耕还林工作等。2.注重考查学科的学习方法如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包括:空间定位的方法:如根据图像确定具体地点。对现实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进行抽象、模拟、假设的方法:如“驼峰航线”问题,土尔扈特回归问题,南美印加文化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依据等。区域比较的方法:如荷兰与肯尼亚鲜花生产的条件比较。案例分析及论证方法:如滦河河口近20年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例题3:图中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游牧活动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B)解析:根据题中文字及图中信息,基塔莱(在东经35度、北纬1度,肯尼亚境内)和多多玛(在东经36度、南纬6度,坦桑尼亚境内)都是热带草原气候,南北气温变化和雨季相反,其游牧活动要逐水草而居,因此随雨季而南北移动,所经地区都是热带草原,中间没有热带雨林,南北活动范围不过800千米,向南不可能到南回归线;且因在非洲大陆,不会受到只有在大西洋才会出现的飓风影响。本题涉及对非洲气候分布、特征的了解,读图要注意两地气候比较,比例尺的提示。(2)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D)解析:本题需要“设身处地”发挥想象,如从位于北半球的基塔莱出发,肯定是雨季将要结束(9月),走到甲地正好在10月(根据所提供的选项判断),到达多多玛时正值那里的雨季到来。本题需要将气候直方图与游牧路线图结合起来观察思考。例题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答:在滦河河口附近,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解析:三角洲的形成原因:一是要有物质来源——河流携带泥沙(与河流的含沙量、沿途水土流失、流域内的植被分布有关),二是要有沉积条件(流速缓慢、河口地势低平,利于泥沙沉积)。滦河自北部山区流出,进入华北平原,汇集众支流后,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因之在河口形成三角洲。(2)比较图中(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8分)答:河道变窄,分叉减少。主要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自滦河向流域外引水,滦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减少,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解析:根据图中显示信息,2000年与1979年相比,河道变窄,分叉减少,沼泽湿地不见了,出现了盐田和鱼塘。主要是由于上游来水减少,修水库蓄水拦截,引滦济津,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增多,因而湿地沼泽变成了盐田鱼塘。3.注重考查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地理学科强调学习“有用的地理”试题情境设计选用实际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认识和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对汾河谷地的经济发展请提出既不影响生态环境又能提高人民收入的可行性措施。如果有人前往你居住的区域旅游,可能使他感兴趣的是哪些东西?例题5:安徽巢湖周围农田的产量低,如果大量使用化肥则会污染巢湖环境,请提出一个方案,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提高居民收入。答案:发展生态农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家禽、家畜饲养及水产养殖;实施循环经济(沼气池);退田还湖;发展旅游业及文化产业(巢湖为安徽省最大的淡水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周围也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关注身边的、生活中的新问题“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是近年命题坚持的理念。我们要关注身边的、生活中的新问题,因为这都可能是设置新情境的新材料。所以复习不能只盯着教材,要体会“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的含义,何况命题只对考纲负责,没有遵循教材的义务。对热点不要刻意地去追求,因为热点并不等于是考点,它最多是切入点。要发挥联想,从切入点迅速联想到可能设问的要求。4.注重考查对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和认识试题设计选取被普遍关注的全球或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如全球变暖、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城市热岛效应、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考查学生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地理认识能力。如应对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大气环境、海洋环境、生物环境的影响,进而联系气候特征、洋流强弱、植被分布、雪线上升、动物生存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经济结构、作物分布等的影响)。例题6:分析北冰洋冰盖退缩北冰洋航线开通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答案如:①缩短北半球海上航线距离:随着冰盖厚度变薄融化,北冰洋沿岸航线开通,将大大缩短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中高纬度国家海上航线的的距离;②提高世界海上运输能力(缓解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的压力):可大大提高海上运输的通过能力。由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通过能力有限,北冰洋沿岸航线的开发将大大提高世界海上运输的通过能力,缓解通过两运河航线的压力;③改变世界港口分布格局(北冰洋沿岸将出现新的港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海上运输线的分布格局,形成新航线和新的港口如奥斯陆、雷克雅未克、摩尔曼斯克将发育成很高级的港口城市,美国和加拿大北冰洋岸的一些有海运条件的沿海城镇也会发育成港口城市。④形成新的工业地带(北冰洋地区资源得到开发,形成新的工矿区):随着沿北冰洋沿岸航线的开发,北冰洋沿岸附近地区的资源将得到开发,形成新的工矿业区和北冰洋沿岸工业地带。⑤加剧南北半球差距:随航线开发,北半球资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加剧南北半球的差距。5.试题要体现学科的前沿性学科研究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定位系统、遥感、地震预报、天气预报等新科技发展内容的涉及。地理学科应用领域的扩大,自然与人文的综合、深化微观研究,从静态到动态过程(优势调控、预报预测、动态监测)等。如救灾物资储存仓库的选址原则。地理学的发展趋势:(1)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高度综合(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深化微观研究,探究地理事物的成因和变化机理(由静态、类型和结构的研究转变到动态、过程和机理的研究,进一步动态监测、优势调控和预报预测);(3)进一步拓展地理学的应用研究领域;(4)研究方法和技术的现代化(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研究对象的扩大化(从点到面、由微观到宏观、由区域到全球)。三、地理学科考试内容及能力要求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18项)、必修地理2(16项)、必修地理3(13项),选修地理3(旅
本文标题:2015年高考地理的备考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1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