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_(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竺可桢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1、读准字音竺(zhú)可桢(zhēn)玄奘(zàng)小差(chāi)戳(chuō)穿戈(gē)壁凹(āo)形海市蜃(shèn)楼汪洋万顷(qǐng)岛屿(yǔ)摩(mó)擦预习检查2、解释词语单枪匹马:光怪陆离:可望而不可即:比喻单独行动,没有别人帮助。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检查自习整体感知用圈点勾画法速读课文,解决如下思考题:1、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2、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3、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全文?按哪种说明顺序去写?荒凉可怕恐惧奇怪现象“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鸣沙”形成的原因魔鬼的海海市蜃楼1海市蜃楼2鸣沙山奇怪现象“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鸣沙”形成的原因“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了……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又叫做海市蜃楼。”“据一些专家的意见……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写作思路()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至5)逻辑顺序描述解释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说明方法作诠释作引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研读赏析这篇文章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下面我们以第五自然段为例进行研读赏析。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①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②通过这段说明,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③“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了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这句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④文中说明“鸣沙”的成因,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⑤“据些专家的意见”这句能否省略?为什么?⑥“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这句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研读赏析①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答:沙漠中的“鸣沙”现象及原因。②通过这段说明,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结论: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作用:点明全文主旨,收束全文。研读赏析③“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了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这句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答:打比方。④文中说明“鸣沙”的成因,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答:作诠释。研读赏析⑤“据些专家的意见”这句能否省略?为什么?答:不能,因为删去就缺乏语言严密性及说明准确性。⑥“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这句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承上启下。梳理巩固1、从语言风格和说明对象来看本文各属于哪类说明文?说明文按说明内容可分为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本文是事理性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等科学小品,本文属于文艺性说明文。梳理巩固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通俗。试从文中找几个句子分析这一特点。迁移延伸同学们,今天的沙漠,昔日也曾是一片绿洲,也曾群鸟纷飞,绿树成荫,只因我们没有珍惜。今年我省遭遇了8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当下形势十分严峻。当我们看到干裂的土地,当我们看到枯死的草木,当我们看到旱情严重地区的孩子喝着来之不易的浑浊的水时,你可曾想过“我能为抗旱做点什么?”课后作业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奇妙无穷的,请运用两种以上说明方法写一种你发现的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
本文标题: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_(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26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