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政府创新-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1
(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要求政府创新中国现代化进程三个三十年的伟大进程及其各自使命第一个30年:经济建设—GDP;让一部分地区和人富起来第二个30年:社会建设---关注民生与公平问题以实现和谐第三个30年:政治建设—推动真正民主化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现代化的四个依次目标:独立、统一、富强、民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三)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的解决需要政府创新•经济发展的坎:必须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实现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主导型经济发展•社会矛盾的坎:必须重新定位政府功能解决公共服务缺失、社会发展失衡和分配不公问题•民主发展的坎:必须重新定位政府性质.解决党政部门利益化、官商勾结与一体、弱者维权困难问题二、中国政府创新的基本方向:理论维度人类社会结构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演进:四个维度服务性(功能1)民主化(政治3)公共性(管理2)科学性(管理2)家天下统治集团国家消亡1、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的社会性: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共性:客体的公共化均等性:主体的国民待遇原则可持续性:国情基础上的公平与效率统一2、保证政府科学与依法行政:相对独立与分工政府相对独立于政党相对独立于利益集团下级相对独立于上级依法管辖与各司其职人员相对独立于领导组织分工运行制度化3、强化政府公共利益价值追求与运转的公共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三民主义)现代政府的职能:解决公共问题——有限的政府现代政府的权威:掌管公共权力——民有的政府现代政府的宗旨:追求公共利益——民享的政府现代政府的行为:体现公共参与——民治的政府现代政府的运行:依据法律法规——法治的政府现代政府的资源:来自公共财政——效能的政府现代政府的结果:承担公共责任——责任的政府4、通过强化民主化控制政府:确保其公共性(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民主执政-三方面民主)人性的不完美,权力的支配性和资源稀缺性的特性社会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平衡,以私权制约公权公共权力的合理分工与制约,以公权控制公权法权与行政权的均衡,以法权制约公权选举政治的制约,公民用脚控制政府政策与行为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社会性公共权力的载体各领域、行业、部门具体的制约制度与监督机制二、中国政府创新的实践维度:建设服务型政府三、中国政府创新的内容:全面系统深化政府改革根本结构变革要求(政府职能转变)体制变革要求(行政和政治)机制变革要求(创新治理方式)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和谐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政府系统内部政府间、部门间关系的和谐从利益化政府转向公共性的政府从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的政府从集权型政府转向合作化的政府从失范型政府转向受控型的政府政府治理机制的创新政府组织机制的创新政府治理工具的创新(一)切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审批、投资、事业单位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政府职能的弱化:深化专项体制改革通过宏观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实现政府职能的强化: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通过公共管理社会化、公共服务市场化,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化:创新政府职能实现机制与工具1、当代政府职能的属性:公私分开的有限政府自由市场(企业竞争的交换与效率优势)公民社会(自治和互助优势)公共政府(代议制政府的权威和资源优势,提供公共管制与公共服务)2.中国政府职能的强化: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公共服务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3.政府职能的转化:通过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实现政府由善政向善治的转变政府A;公共管制B:公共服务社会(公民)市场(企业)公共服务市场化政府公共生活民主化A;公共管制B: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社会化社会(公民)市场(企业)4.创新政府治理工具:提高政府职能实现效能把政府实质性的治理目标和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的方式手段和行动策略。政府治理工具是联系政策目标和政策执行的桥梁,政府的治理目标只有通过有效的治理工具才能达成。各级政府面对新形势必须不断创新治理工具.(二)调整政府权力配置结构实现横向政府权力合理配置:部门关系优化实现纵向政府权力合理划分:府际关系优化进行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行政区域的优化稳步推进具体行政领域改革:专项体制优化1.实现横向政府权力合理配置:部门关系优化实现大部制/大局委/大科制的系统综合管理:合并同类项(长远目标)推进重大决策权向人大转移:协调党政同人大的关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推进功能重叠的党政部门和政治社团的合署办公:解决党政机构重叠问题实现党政(政治社团)下属事业和后勤单位的整合化与社会化:理顺政社关系推进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变:实现政府民主决策与部门有力执行精简和规范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尽量不设实体办事机构合理界定部门分工与责任:实现权责一致实现部门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的适度分离:再造组织机制完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政策、授权和协同作业以及必要的会议促进工作流程一体化:有形与无形、物理与电子内设机构与岗位设置的科学化:精简,制约而高效推行大部制的条件与策略?2.实现纵向政府权力合理划分:府际关系优化(1)分级治理体系:自治优先、平衡统筹、权限法定(长远目标)(2)明确管理和服务职责重点:中央战略规划,省级统筹平衡,基层落实执行(3)财权与事权相匹配:转移支付、提高统筹层级、取消配套、分税制改革(4)改善上级对下级管理: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前提下的指导、咨询、协调、监督(5)明确同级政府的责任体制:主要对本级人大和法律负责(6)机构设置要符合层级管理的需要:解决机构上下同构和重复管理(7)尽量减少和规范垂直管理体制:解决条块分割的问题(8)完善纵向协调机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协商共治关键是解决基层和地方政府权责倒置问题3.调整行政区划,逐渐实现四级政府管理在全国,逐渐实现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县级政府/城市政府---乡镇政府的四级管理。在大中城市,探索两级政府管理模式。在小城市,实行一级政府的直接管理。逐步完善社会自治制度和自治体系,通过社区资源的整合和社会自治,实现社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关键是解决层级过多和行政区划不合理问题4.推进具体领域的行政体制改革:收缩与公益--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明确必要的审批范围: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合理开发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布局、保障公众利益、防止出现垄断和过度竞争等方面进行审核,即审核其“外部性”。发挥社会自我规制的作用:凡是能通过社会途径审批事项应交给社会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和社会自治组织,政府只是根据情况进行登记、备案或注册。改革审批方式:主要是理顺纵向和横向的审批权责关系。规范审批行为:对必批的事项,明确其审批的法律依据、审批方式、审批内容、审批时限、审批监督,要保持审批的公开性与规范性;同时简化审批环节和程序。如“一家受理、转告相关、联动审批、限时完成、责任追究”的要求,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审核、统一回复、统一发证,避免交叉审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现财政的公共化实现政府间事财权的匹配逐渐向三级财税体制过度建立国民待遇的税收体系逐渐减少和规范收费行为形成税收和服务联动机制形成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形成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推进财政预算管理民主化规范和透明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支出范围与结构以部门预算推行综合预算确定财政开支标准与程序推进国库集中收支的制度大力推进预算编制科学化大力创新财政支出的方式强化财政开支审计与监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实现政府投资的公共化合理界定政府投资主体和投资领域:原则不再直接投资国有企业或一般生产建设领域。政府投资集中“基础性”、“公益性”、“民生性”、“兜底性”领域发挥国家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的平衡与调节功能:促进地区间、城乡间公共支出的均等化以及社会的平衡发展。开放市场,公平竞争: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和限制的投资领域,都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努力激活社会投资,加快投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步伐。同时,通过打破行政性垄断、地区封锁,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通过开放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革新政府投资方式:完善投资、建设、监管、运行四分离制,推行投资项目的“代建制”、项目制、招投标、专业的市场化运作,实现政资分离,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政府投资责任。--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回归国有经济的“公益性”指导原则:国有企业、国有事业的根本目的是其公益性,如果不能实现公益目的,就应当实现私有化。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和分类管理。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形成适度竞争,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即使公益单位和国有资源,也要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建管分离、管养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和事业法人治理结构。政府对国有资本进行监管的重点是其经营领域范围、资本形态与资产价值、价格体系,以及资产流动与重组所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资产流失和职员权益保障)。
本文标题:政府创新-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4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