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五轮山煤矿“8.1”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析报告9.5讨论修改稿3
1贵州能化公司五轮山煤矿“8.1”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调查分析报告2013年8月1日23时05分,贵州能化公司五轮山煤矿南翼回风大巷岩石掘进工作面爆破作业时,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612t、瓦斯量74259m3,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贵州能化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于8月21日向集团公司书面报告调查分析情况。集团公司按照规定,成立由副总经理、安全监察局局长李伟任组长,以安全监察局、总调度室、通防部、地质测量部有关人员和瓦斯治理专家为成员的事故调查组,于8月23日至25日对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现场补充探测,询问有关人员,查阅核实有关技术、管理资料,基本查明了事故经过、原因及性质,提出了防范措施和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建议。一、矿井概况五轮山煤矿为在建矿井,2004年7月18日开工建设,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40万吨,服务年限为114年。矿井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煤矿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等证照齐全。经贵州省能源局批准,于2013年3月22日联合试运转,计划投产时间为2013年9月。目前已完成基建工程量17650m,剩余工程量2383m。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划分为二个水平共七个盘区开采。可2采及局部可采煤层11层,均为突出危险煤层,煤种为无烟煤,首采8号煤层。目前开采水平为+1330m,现有1个采煤工作面、7个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为1801首采面,掘进工作面分别为胶带大巷、轨道大巷、南翼回风大巷、8煤集中巷、北翼回风大巷、1802瓦斯抽采进风巷、1802瓦斯抽采回风巷。矿井配备两台同等能力的轴流对旋式主要通风机,总回风量10978m3/min,总回风流甲烷浓度稳定在0.17%左右。装备了KJ90NB型安全监控系统,并与贵州能化公司实现联网,建立了地面永久高低压瓦斯抽采系统,配备高、低负压抽采泵各两台(一用、一备)。2013年1~8月份共抽采瓦斯1800万m3,矿井瓦斯抽采率60%。具体情况见附件1:五轮山矿井基本概况。二、事故发生地点基本情况1.巷道设计概况南翼回风大巷设计长度568m,半圆拱巷道,净宽4.6m、净高3.9m,净断面积15.7m2、掘进断面积16.7m2,炮掘、锚网喷支护,设计炮眼65个、炸药量40.8kg,锚杆间排距0.8m×0.8m、锚杆长度2.0m,锚索间排距1.2m×1.6m、锚索长度6.3m。采用爆破作业、耙装机装载、刮板机运输。2.局部通风系统采用2×45kW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风机安设在+1330m运输大巷防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实现“双风机、双电源”和“三专两闭锁”,主备扇自动切换,使用Φ800mm3风筒,风筒经南回措施巷敷设至南翼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供风长度260m,吸入风量438m3/min,出口风量419m3/min,工作面回风经南回风大巷进入总回(见下图)。3.监测监控在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回风巷分别安设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T1安设在距工作面迎头不大于5m的位置,T2安设在南翼回风大巷距南回措施巷岔口12m的位置,设置≥0.8%时报警、≥1.0%断电和<0.8%复电。回风流瓦斯浓度稳定在0.1%左右。4.抽采系统未敷设抽放管路。5.掘进施工截止8月1日中班,南翼回风大巷掘进里程488m,剩余80m工程量到达矿建设计停掘位置。7月30日,中宇公司二队与综掘一区互换掘进工作面,7月31日中宇公司进场施工。采用远距离爆破作业,放炮前南翼回风大巷及运输大巷所有人员全部撤到+1335m运输大巷防突风门外。南翼回风大巷南回措施巷Fe261344.98.1瓦斯突出事故地点H4进风方向回风方向南翼回风大巷局部通风系统示意图运输大巷(+1335)总回风巷46.煤层探测巷道施工过程中,地测部门先后进行3次长探、2次物探,6月23日根据当日施工的2个锚索短探钻孔探测资料成果下发了揭煤通知单(3煤距巷道距顶板3.5m、厚度0.8m,距突出点40m),月度地质预报和地质周报对该巷道预计揭露的3煤的间距、厚度进行了较详细的预测预报。施工单位先后进行7次短探(具体探测情况下表)。集团公司事故调查组在距突出点32.5m、22.5m处分别施工2个验证钻孔,揭露煤厚分别为0.8m、0.4m,巷道与3煤法距分别为2.94m、2.42m,依此推算突出时巷道与3煤法距1.45m。南翼回风大巷探测情况一览表探测项目次数时间距突出点距离(m)钻孔个数探测结果长探钻孔第一次3月5日166.8m53煤距巷顶11.8m(法线距离为11.56m),3煤厚1.5m。第二次4月18日118m33煤距巷顶8.38m(法线距离为8.21m),3煤厚1.57m。第三次5月31日67m53煤距巷顶5.1m(法线距离为4.87m),3煤厚1.1m。构造物探第一次3月17日156.8m解释范围62m,有两处异常,经调查为细砂岩层位第二次6月18日94.6m解释范围58m,无异常短探钻孔第一次6月23日40m23煤距巷顶3.5m(法线距离为3.43m),煤厚0.8m。第二次7月6日34.6m13煤距巷顶3m(法线距离为2.94m),煤厚0.8m。第三次7月15日27.2m13煤距巷顶2.5m(法线距离为2.42m),(未查到煤厚数据)第四次7月21日25.5m13煤距巷顶2.1m(法线距离为2.05m),(未查到煤厚数据)第五次7月25日18.6m13煤距巷顶1.9m(法线距离为1.86m),(未查到煤厚数据)第六次7月30日6m13煤距巷顶1.8m(法线距离为1.75m),煤厚0.8m。第七次7月31日3.7m13煤距巷顶1.5m(法线距离为1.45m),煤厚0.8m。57.当班生产组织8月1日中班,南翼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出勤12人,其中:带班班长、跟班区长和安监员、瓦检员各1人。当班安排正常掘进作业。三、事故发生经过8月1日中班,中宇公司施工74个炮眼,炮眼深度2.0m、装药量60kg,装药前、放炮前测定瓦斯浓度小于0.1%,在工作面停电、所有人员均撤至防突风门外并经矿调度室同意后爆破。23时05分,爆破诱发煤与瓦斯突出;23时07分09秒,迎头甲烷传感器T1被突出煤岩掩埋,回风流甲烷传感器T2故障,总回风流甲烷传感器T显示值39.9%;突出煤粉连续堆积长度110m、最大厚度2.8m,突出煤量612t、瓦斯量74259m3,迎头后30m处耙装机被掩埋(见突出后堆集物素描图)。突出点成口小腔大的梨形空洞,距顶板1.5m左右,空洞尺寸为:左帮外1.5m,右帮外0.5m,巷道前方约8m,巷道左侧及左前方大于8m,巷道后方约2~3m(见迎头平面投影示意图、断面素描示意图)。突出点埋深430m,揭露煤厚0.8m、巷道顶板距3煤法距约1.5m。6南翼回风大巷迎头突出断面素描示意图煤层倾角10~15°0.8m1.55m2m-3m8m2.8m1.50m1.0m南翼回风大巷迎头突出平面投影示意图南翼回风大巷迎头0.5m2-3m8m1.5m7南翼回风大巷突出后堆集物素描图扒装机位置实际矸石量1.5mH4点前:158.7m2m3.3m共计突出煤(岩)量:约612t,巷道堆积长度约110mH4点前:108.7mH4点前:78.7mH4点前:68.7m45°14mH4点2.8m2.4m1.95m0.6m南翼回风大巷素描剖面图南回措施巷3煤层8月1日迎头位置H4点岩石1.50m0.8m6月23日揭煤通知单位置,距3煤3.5m厚约0.8m1号验证孔,2.5m见煤,煤厚0.8米第1次长探起始位置10m7m5m45°Fe26点2号验证孔,3.0m见煤,煤厚0.4米第1次物探探测位置第2次长探起始位置第3次长探起始位置第2次物探探测位置煤线,厚0.05m煤线,厚0.05m8四、事故应急响应及处置8月1日23时05分09秒,五轮山矿井调度室安全监控系统监测到,南翼回风大巷放炮后总回风流瓦斯浓度达39.9%,矿调度员判定为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立即汇报矿值班领导代理总工程师邰志清、在外出差的总经理马新华和在矿副总以上领导,并启动突出事故应急响应,将井下所有人员全部撤至1#联络巷并清点后上井待命,代理总工程师邰志清带领救护队立即到井下进行搜救。当班下井146人、事故处理下井9人,共计155人;升井126人,29人留井下应急观察处理。矿调度室于23时12分汇报贵州能化公司调度室。23时06分19秒,贵州能化公司安全监控平台显示五轮山矿井南翼回风大巷甲烷传感器T1显示值39.8%;09分27秒,总回风流甲烷传感器T显示值39.9%,调度员判断南翼回风大巷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立即通知能化公司领导和相关人员到调度室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并启动突出事故应急响应,要求五轮山矿井全矿井停电撤人(保留局部风机电源),救护队立即到井下进行搜救。同时,下达紧急通知,要求各矿立即进行隐患排查,确保隐患排除并经主要领导签字确认后方可施工。五、事故性质经调查分析,认定这是一起煤与瓦斯突出重大侥幸责任事故。六、事故原因91.直接原因南翼回风大巷揭露突出煤层3煤,未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采取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爆破诱导煤与瓦斯突出。2.主要原因(1)掘进至距煤层法线小于5m时,既未采取防突措施也未停止掘进。6月23日,地测部门探测巷道顶板距煤层3.5m并于24日下发揭煤通知单。在巷道与煤层法距小于5m,已进入揭煤程序,既未采取防突措施,也未停止掘进。7月6日至31日,先后进行6次短探,探测巷道距煤层由3m逐渐接近至1.5m、煤厚0.8m,已达到爆破揭开煤层最小距离,仍未采取防突措施,冒险爆破作业。(2)业务部门履责不到位,安全监督检查职能缺失。南翼回风大巷为掘进巷道石门揭煤作业,矿通防部门未编制区域、局部防突专项设计,安监部门也未予把关。6月24日接到地测部门下发的揭煤通知单后,通防部门未采取任何防突措施,安监部门未责令停止掘进作业。地测部门未按石门揭煤规定,在巷道与煤层法距5m时进行探测及下发通知单,安监部门在接到揭煤通知单,发现巷道距煤层仅有3.5m时,仍未对其进行责任追究。贵州能化公司分别于7月3日、13日、24日3次到矿安全检查,均未发现此处属石门揭煤,对违规揭煤作业未能及时制止。(3)隐患排查不严不细,隐患治理措施不落实。在6月1023日揭煤通知单中,已经发现巷道距煤层3.5m,已进入石门揭煤程序,矿未及时按隐患管理,甚至在7月21日隐患排查会议仍未将此巷道揭煤作业列为A级隐患。7月30日、31日,先后2次短探探测巷道距煤层分别为1.8m、1.5m,煤厚均为0.8m,但矿仍未及时补充为A级隐患并治理。贵州能化公司分别于7月3日、13日、24日3次到矿安全检查,均未发现此处属石门揭煤,未列入A级隐患进行治理。3.重要原因(1)图省事怕麻烦,省略防突工程冒险作业。该巷道与3煤夹角小(11°),揭煤区段长(累计260m),防突工程量大,揭煤作业时间长,工序复杂,管理难度大,图省事怕麻烦,省略防突工程,在既未采取任何防突措施,也未测定任何突出相关参数的情况下,主观判断该煤层无突出危险性,按非突出煤层揭煤冒险作业。(2)安全管理混乱,安全责任不落实。6月24日接到揭煤通知单后,矿领导未组织研究,专业部门也未提出意见。总经理马新华在7月25日、26日、28日早会和27日专题会议上,针对南翼回风大巷揭煤,要求要高度重视,判明煤层,有异常要立即停头再采取措施,但会后无人落实。(3)关健岗位长期空缺,安全技术保障能力不足。矿未配备掘进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分别由掘进副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代理。2013年4月,贵州能化公司对矿井分管通风、掘进、地测、安全等4名代理副总工程师进行了考察,11但一直未予明确。矿井关健技术岗位人员专业不对口、学历及技术职称偏低,如代理总工程师系1993年中等煤炭专科学校采煤专业毕业、中专学历、助理工程师职称,代理通风副总工程师系1996煤矿技校机电专业毕业、无技术职称,缺乏复杂条件下安全生产掌控能力。七、防范措施1.健全矿井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贵州能化公司和五轮山矿井要加快健全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安全技术管理
本文标题:五轮山煤矿“8.1”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析报告9.5讨论修改稿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86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