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正在接种其它疫苗,是否可以注射狂犬病疫苗?正在接种其它疫苗,仍可注射狂犬病疫苗,但接种部位应远离前一种疫苗的接种部位。为什么人用纯化狂犬病疫苗禁止臂部肌肉注射?因为臂部脂肪较多,疫苗注射后不易扩散,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因此,要求成人在上臂三角肌注射,儿童最好选择大腿前外侧区肌肉注射。国家儿童免疫接种程序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1.1疫苗种类: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包括皮内注射用卡介苗(以下称卡介苗,BC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称乙肝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以下称脊灰疫苗,OPV)、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以下称百白破疫苗,DPT)及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以下称白破疫苗,DT)、麻疹减毒活疫苗(以下称麻疹疫苗,MV)。1.2使用规定1.2.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为:卡介苗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百白破疫苗接种5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第5剂次使用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剂次;麻疹疫苗接种2剂次,第2剂次为复种。1.2.2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1.2.3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1.2.4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1.2.5乙肝疫苗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5~8月龄)接种。第1剂和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和第3剂的间隔应≥60天。1.2.6麻疹疫苗复种可使用含麻疹疫苗成份的其它联合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等。1.2.7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1支注射器内接种。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1.2.8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内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3)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6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7~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12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4)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以上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5)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达到2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2剂次。2省级增加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根据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可以增加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种类。2.1疫苗种类:目前部分省增加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为:乙型脑炎疫苗(分为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以下称乙脑灭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以下称A群流脑疫苗)。2.2免疫程序:目前部分省增加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分为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2.3使用规定2.3.1乙脑灭活疫苗注射4剂,第1、2剂为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7~10天;第3、4剂为加强免疫。2.3.2乙脑减毒活疫苗注射3剂,第1剂为基础免疫;第2、3剂为加强免疫。2.3.3A群流脑疫苗注射4剂,第1、2剂为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第3、4剂次为加强免疫,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2.3.4如使用A+C群流脑疫苗时,应按照以下原则实施:(1)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2)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3)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4)按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哪些儿童不宜打预防针1.在接种的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治愈这些病后再接种。2.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C的儿童,应查明发烧原因,治愈后接种。3.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2周、正在恢复期的儿童应缓期接种。4.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也不宜接种。因为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体质往往较差,对接种疫苗引起的轻度反应承受不住。5.神经系统疾病,如癔病、脚病、大脑发育不全等及血脑屏障作用差,也不宜接种疫苗。6.重度营养不良、严重彻俘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这些儿童由于制造免疫力的原料缺乏或形成免疫力的铭官功能不好,不能产生免疫力或反应严重,故不宜接种。7.有过敏体质及哮喘、荨麻疹、接种疫苗曾发生过敏的儿童不宜接种。因为疫苗中含有极其微量的过敏原,对一般儿童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对体质过敏的儿童来讲,由于其敏感性极高,也会发生过敏反应,给儿童带来危害。8.腹泻的几童,大便每天超过4次者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活疫苗。因为腹泻可以把糖九疫苗很快排泄掉。另外,腹泻如为病毒感染所致,会干扰疫苗产生免疫力。9.在传染病流行时,密切接触了传染病人的儿童,不宜,马上接种疫苗,必须经过该外传染病最长潜伏期后未有发病再接种。10.不宜接种疫苗的儿童而必须接种时,如被狂犬咬伤者必须接种狂犬疫苗,这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和密切观察下方可接种。预防接种禁忌症定义:由于某些机体的反应性不正常或处于某种病理生理状态,接种疫苗后,可能对机体带来某些损害,甚至引起严重的异常反应,为避免这类副反应的发生,规定了有某种疾患或处在某种特殊生理状态的人不能接种,这就是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一般禁忌症一般禁忌症是指对各种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包括某些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两种。生理状态是指最近曾进行被动免疫者:最近6周内曾注射过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或其它被动免疫制剂者、接受输血,为防止被动抗体干扰,应推迟活疫苗免疫接种。病理状态包括:发热:除一般的呼吸道感染外,发热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接种疫苗后可使发热,加剧,且有可能错把发热性疾病的症状当作接种反应,并延误了对原有疾病的治疗。因此,正在发热,特别是高热的病人应暂停接种疫苗。急性传染病: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除可以进行应急接种的疫苗外,其它传染病在潜伏期,前驱期及发病期接种疫苗,可能诱发、加重原有病情。过敏性体质:有过敏性体质的人接种疫苗,常可引起过敏反应。在接种疫苗前医生应详细了解其过敏原,如疫苗含有该过敏原就不能接种,不含该过敏原的疫苗可以接种。重症慢性疾患:以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急慢性肾脏病变、慢性心脏病、肝病、血液系统疾患等病人,接种疫苗后可能加重原有病情或使反应加重,应暂缓接种。如果目前病情已长期稳定或已痊愈,可以接种反应较小的疫苗,如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不能打预防针,但如病情不重或手术后一般情况良好可以按要求进行预防接种。神经系统疾患和精神病:对患有癫痫、癔病、脑炎后遗症、惊厥史等疾患或已痊愈者,接种疫苗时应持慎重态度,尤其是接种乙型脑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流脑疫苗。严重营养不良:尤其是指在1周岁以下的婴儿,患有严重的营养不良及消化功能紊乱者、佝偻病儿不宜接种。特殊禁忌症特殊禁忌症是根据各种疫苗的性质,对该疫苗所规定上的专门禁忌症。常用疫苗的特殊禁忌症有:活疫苗:凡患有免疫缺陷病、白血病和恶性肿瘤以及因放射治疗、脾切除而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者,均不能使用活疫苗,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活疫苗也不能用于孕妇,因为在妊娠早期可能引起胎儿畸形。一般情况下,接种活疫苗后需间隔2周方可使用免疫球蛋白;使用免疫球蛋白后间隔1个月才能接种活疫苗。乙肝疫苗:酵母成分过敏者禁止使用。卡介苗:患有湿疹、化脓性中耳炎或其它严重皮肤病者禁用。下列情况暂不接种卡介苗:早产及难产儿,具有明显症状的分娩创伤;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免疫缺陷者。脊髓灰质炎疫苗: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剂型疫苗。严重的腹泻病人可在疾病康复后服用。百白破三联疫苗:既往有神经系统疾患或脑病史者。接种该疫苗如出现严重的异常反应:发热虚脱、休克、抽搐、体温超过40.5℃、持续尖叫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应停止以后针次的接种(改用白破二联)。儿童剂型,成人禁用。麻疹疫苗:对鸡蛋过敏者禁用。麻腮风三联疫苗:对新霉素及鸡蛋过敏者禁用。甲肝灭活疫苗:血小板减少者或出血性疾病患者,肌内注射后可能发生出血,因此应慎用。肺炎球菌疫苗:何杰金氏病患者在治疗开始前少于10日及治疗过程中禁忌免疫接种。早产儿的接种除BCG外,早产儿不管其出生体重如何,其疫苗接种的月(年)龄、程序和注意事项与足月婴儿相同。使用每种疫苗的剂量要足够,不提倡分开或减少接种剂量。但是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早产儿不宜在出生时接种BCG,应推迟至体重大于2500克时再接种。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早产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应及时进行HBV的接种。免疫缺陷者的接种凡患白血病、淋巴瘤、全身恶性肿瘤或使用免疫抑制制剂治疗的婴幼儿,可按免疫程序接种灭活疫苗,但对活疫苗属于“绝对禁忌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及临床AIDS患者的接种除了AIDS临床患者不应接种BCG外,均可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BCG、DPT、OPV(IPV)、MV及TT(妇女)。我国对禁忌症的看法:1)既往诊断有明确过敏史的儿童,一般不予接种;2)免疫缺陷的儿童,应视为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症”;3)患有严重疾病的儿童,可暂缓接种,待痊愈后补种;4)以参考生产厂家的疫苗说明书为准。小儿在哪些情况下不能进行预防接种?有下列情况时不能进行预防接种:(1)空腹即饥饿时,血糖过低,可引起严重反应。(2)有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期风湿症、过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症的病儿,也不宜预防接种。(3)患有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时。(4)患有皮肤病时。(5)正在感冒发烧的病儿不宜接种,以免加重病情。(6)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孩子,不宜注射乙脑和百日咳预防针,以免引起抽风。(7)有免疫缺陷的孩子,也不能接种任何预防疫苗。(8)腹泻孩子不要吃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等病好后两周才能吃.儿童预防接种后有哪些正常反应?接种任何一种疫苗,对人体来说都是一种外来刺激。活疫苗、活菌苗的接种,实际上是一次轻度感染;死菌苗、死疫苗对人体是一种异物刺激。而人体生来就有“排斥异己”的本能,因此,接种后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应。这种反应的轻重,与疫苗种类、质量、使用方法以及接种对象的身体素质有关。应正确认识,并注意与疾病相区别。以局部红肿为主的反应:一般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左右局部发生红、肿、热、痛等现象,又称为局部反应。局部红肿直径在2.5厘米以下者为弱反应,2.6~5厘米为中等反应,5厘米以上者为强反应。强反应有时可引起局部淋巴结肿痛、淋巴管发炎等。局部红肿及疼痛多数在1~2天、少数在3~5天自行消退。卡介苗接种的方法不同,其反应也有所不同。采用皮内注射后,2~3周后出现反应,局部可有硬块、脓疱、溃疡、结痂的过程,一般要持续2~3月。采用划痕法接种,1~2周出现反应,局部出现红、肿、疱疹,3~4周逐渐结痂并脱落。这种局部反应一般不必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孩子搔抓后形成局部感染。以发热为主的反应:又称为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一般在接种死疫苗一天内出现,体温在37.5℃左右为弱反应,37。5~38。5℃为中等反应,38。6℃以上为强反应。除体温升高外,还可有头痛、恶心、腹泻等症状。一般在1~2天内消失,很少有持续3天以上的。接种活菌苗或活疫苗时全身反应比较晚,一般在5~7天才出现。如麻疹疫苗,一般在接种后一周左右出现。目前所用的预防接种制剂,大多数反应都是轻微、短暂的,不需做治疗处理,1~2天即可恢复正常,中度以上的反应极少。全身反应严重的需去医院就诊,对症处理。局部红肿可用热毛巾热敷。由此可见,接种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以及出现发热等是人体正常疫苗反应的结果,都是正常的,不必担心。当
本文标题:预防接种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8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