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从湖南大学到岳麓书院(一)
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主讲人:李兵主要内容:一、中国书院史(6)二、岳麓书院史(10)三、书院改制到湖南大学(8)授课与考核形式:多媒体方式授课,以讲授为主,学生可以随时提问,参与讨论。有4次课堂小测验,每次测验写一百字左右,不再点名,其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考核是最后一次课提交小论文,论文在二千字左右,绝对不能抄袭。小论文占总成绩50%,平时成绩占50%。有言在先:1、上课手机铃声请关闭。2、上课不能聊天,更不准谈恋爱。3、上课测验3次没有成绩,课程成绩无效。概说: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文化组织形式1、书院是教育机构。2、书院是学术研究与传播机构。3、书院是藏书与刻书机构。4、书院是祭祀的重要场所。一、书院的萌芽与初创(一)唐五代书院的萌芽1、书院最初是官方藏书机构。《玉海》:“院者,取名于周垣也”,六年,乾元院更号丽正修书院,置使及检校官,改脩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八年,加文学直,又加修撰、校理、刊正、校勘官。十一年,置丽正院修书学士;光顺门外,亦置书院。十二年,东都明福门外亦置丽正书院。十三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新唐书》卷卷五十二《百官二》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刊缉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新唐书》卷五十二《百官二》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随园随笔》卷九(一)唐五代书院的萌芽2、个人藏书读书之所亦以书院命名。《全唐诗》中的书院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三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吕温闭(一作闲)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微风但觉杉香满,烈日方知竹气寒。披卷最宜生白室,吟诗好就步虚坛。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全唐诗》卷三百七十邺侯书院在湖南衡山。其前身为唐肃宗时,邺侯李泌隐居衡山烟霞峰的书屋,据说书屋藏书十分丰富,著名文学家韩愈有“邺侯家多书,架插三万轴”诗句。唐贞元间李泌之子李蘩在南岳庙的左边创建南岳书院。南宋时,改为邺侯书院。清代重修,仍名邺侯。1938年,郭沫若到南岳时,写下“犹有邺侯遗址在,寇平重上读书堂。”3、唐末五代已经出现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桂岩书院,在江西高安。唐元和九年(814)幸南容建于桂岩,是我国最早具有教学活动书院之一。据南宋幸元龙《桂岩书院记》称:唐幸南容“尝卜此山,开馆授业”。幸南容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官至国子祭酒、太子宾客。柳宗元称其“肆力文学,颇获士望”。南宋时曾重修。义门书院在(德安县)敷扬下乡,去县治西北六十里东佳山下,唐义门陈衮即左建之。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悉令就学。至宋,徐锴为之记。——《九江府志》卷十明嘉靖年间刊本3、唐末五代已经出现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毛德琦:“白鹿洞者,唐李渤读书处也,贞元中渤与兄涉隐庐山,畜一白鹿甚驯,行尝随之,人称白鹿先生。……所隐处四山回合似洞,故名”桑乔云:“唐末兵乱,郡县学校废坏,高雅之士往往读书讲艺其中。”著名隐士陈贶、史虚白、颜翊等人先后隐居白鹿洞或其附近,史载:“颜翊,真卿后,少孤,笃志道业,又善词翰,谨礼法,子弟二十余人从受经白鹿洞。”3、唐末五代已经出现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桂岩书院,在江西高安。唐元和九年(814)幸南容建于桂岩,是我国最早具有教学活动书院之一。据南宋幸元龙《桂岩书院记》称:唐幸南容“尝卜此山,开馆授业”。幸南容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官至国子祭酒、太子宾客。柳宗元称其“肆力文学,颇获士望”。南宋时曾重修。义门书院在(德安县)敷扬下乡,去县治西北六十里东佳山下,唐义门陈衮即左建之。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悉令就学。至宋,徐锴为之记。——《九江府志》卷十明嘉靖年间刊本无论是作为官方藏书机构的书院,还是作为个人读书藏书的场所的书院,实际都有后世书院的元素。4、书院产生的原因(1)继承与发展了古代私学讲学的优良传统。私学出现于春秋时期。政治经济权力的下移,直接导致学术的下移。一方面掌握知识者希望依靠知识获得生存的空间;一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崛起。私学建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书院吸收了私学受官府控制小,能较为自由地讲学的有点,但有有别于私学办学条件较差,资金没有保障的不足。4、书院产生的原因(2)印刷术的发展。隋代出现的雕版印刷,到唐代中后期,雕版印刷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使得书籍流布的范围进一步扩展。书籍的流布,不仅使得个人藏书成为可能,而且还在拓展了知识传播的空间。4、书院产生的原因(3)受官学发展与科举的影响。昭宗下诏:国学自朝廷丧乱已来,栋宇摧残之后,岁月斯久,榛芜可知。宜令诸道观察使刺史与宾幕州县文吏等,同於俸料内量力分抽,以助修葺。——《全唐文》卷九十一《修葺国学诏》李绛:顷自羯胡乱华,乘舆避狄,中夏凋耗,生人流离,儒硕解散,国学毁废,生徒无鼓箧之志,博士有倚席之讥,马厩园蔬,殆恐及此。——《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五《请崇国学疏》4、书院产生的原因(3)受官学发展与科举的影响。王定保说: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者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之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乂实集其中,由此出者,终身为闻人。……故位极人臣,常十有二三,登显列十有六七。”——《唐国史补》卷下4、书院产生的原因(3)受官学发展与科举的影响。学习诗赋也成为士人跻身于仕林的主要依靠,“开元中蛮夷来格,天下无事,搢绅闻达之路惟文学”。——独孤及:《毗陵集》卷11《唐故朝散大夫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顿丘李公墓志》李颀: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颍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全唐诗》卷133《缓歌行》4、书院产生的原因(3)受官学发展与科举的影响。柳璨:“少孤贫而好学,僻居林泉。昼则采樵,夜则燃木叶以照书。……光化中登进士第。”——《旧唐书》卷179《柳璨传》崔父:少孤贫,寓居太原,与兄能同隐山林,苦心力学。属岁兵荒,至于绝食,兄弟采梠拾橡实,饮水棲衡,而讲诵不辍,怡然终日,不出山岩,如是者十年。贞元初,进士登第。——《旧唐书》卷77《崔慎由传》
本文标题:从湖南大学到岳麓书院(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0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