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科学饮茶主讲:王月杉科学饮茶第二节科学饮茶常识第一节茶叶主要成分科学饮茶第一节茶叶主要成分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600多中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对茶叶的色、香、味以及营养、保健起着重要的作用。茶鲜叶中含有75%—78%的水分,干物质含量约为22%—25%,因此,从茶园中下4千克芽梢只能加工成1千克左右的成茶。在这些干物质中,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其中以有机化合物为主,约占干物质的93%—96.5%。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脂质、色素、维生素、香气成分等。科学饮茶碳水化合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无机成分第一节茶叶主要成分科学饮茶碳水化合物在茶叶中的含量约为25%——30%,包括各种单糖、双糖和多糖等,这些糖能被沸水冲泡浸出的比例很小,大部分是水不溶性糖类,因此茶叶是一种低热量的饮料。茶叶中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含量只有0.3%——1.0%,双糖如蔗糖、乳糖等含量也只有0.5%——3%,这些单糖和双糖大部分能溶于水,是茶汤中甜味的主要物质。茶叶中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脂多糖等,含量达20%左右。茶叶中的多糖大部分不溶于水,其中有一部分能溶于水的多糖,对人体的保健作用较大。据研究表明,从茶叶中提取出的多糖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抗辐射损伤,升高血液白细胞数方面都有明显作用,同时还有降低血糖的功效,因而认为,茶叶多糖可望成为糖尿病的防治药物。目前,已经将茶叶多糖制品加工成“降糖茶”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第一节茶叶主要成分1、碳水化合物科学饮茶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含量约为20%左右,主要包括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类等。现代医药学对儿茶素、黄酮类研究最多,已经发现和证实的功效主要有抗氧化、防龋齿、防癌抗突变、杀菌抗病毒、消臭、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抑制口腔溃疡、抑制脂肪吸收、防治肾炎等。目前,利用茶多酚为原料,已制成“心脑健胶囊”等药物和保健食品。这种“心脑健胶囊”,由于对心血管伴高纤维蛋白原症及动脉粥样硬化、肿瘤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有防治作用,已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第一节茶叶主要成分2、茶多酚科学饮茶咖啡碱是茶叶中生物碱的一种,含量为2%——4%,它的作用主要是兴奋中枢神经。除此,咖啡碱还具有利尿、强心的功效。酒后饮茶能使酒精迅速从尿液中排出。咖啡碱还能促进脂肪分解,有利于肥胖者消解脂肪,这也就是饮茶减肥的机理之一。第一节茶叶主要成分3、咖啡碱科学饮茶茶叶中含有近20种游离氨基酸,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必需的,泡茶时能溶于茶汤中。氨基酸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茶叶中特有的茶氨酸,对人体有重要的保健功效,已引进国内外医药研究者的重视。第一节茶叶主要成分4、氨基酸科学饮茶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种类很多,有维生素A、B、C、D、E、P、U等,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丰富,100克优质绿茶中的含量可达到100毫克—300毫克。在吃牛羊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缺少新鲜蔬菜的情况下,茶叶就是补充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饮茶是生活的必须,“不可一日无茶”。第一节茶叶主要成分5、维生素科学饮茶茶叶中的无机成分已发现27种元素,包括钾、磷、镁、钙、铁、氮、硒、锌等。这些元素在茶叶中多数以有机结合态存在,饮茶后经过消化系统的分解能被人体吸收,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器官机能的正常发挥都非常重要。夏天天热,出汗较多的情况下,饮茶能补充钾元素,维持体液平衡,喝茶能生津,因此夏日饮茶是最好的解渴、消除疲劳、恢复体能的办法。第一节茶叶主要成分6、无机成分科学饮茶由于茶叶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了茶叶保健功效的物质基础。茶叶大致有以下养生保健功效: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炎解毒;消腻减肥;修身养性;延缓衰老;防治心血管病;预防癌症;抗辐射等。综上所述,茶叶不仅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饮料,且医学上已经证明,饮茶有助于防止发生一些癌症、心脏病等疾病。第一节茶叶主要成分科学饮茶第二节科学饮茶常识一、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二、根据体质选茶三、根据季节饮茶四、茶与保健科学饮茶第二节科学饮茶常识一、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要做到科学饮茶,首先要能够正确地选择茶叶。要根据季节、气候及个人体质来选择相应的茶叶,在选购时还应注意尽量选择品质优良同时又安全卫生的茶叶产品,如绿色食品或天然有机茶。什么是绿色食品茶和天然有机茶呢?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绿色食品茶中的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不得高于15mg/kg。生产绿色食品茶的生产单位,必须经申报,获得国家绿色食品管理机构批准,在生产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环境控制,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按标准进行生产和控制,保证最终的上市产品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并在产品包装上标出“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天然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茶叶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科学饮茶第二节科学饮茶常识一、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科学饮茶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用正确的冲泡方法泡茶。我们通过对冲泡技艺的学习,知道要品饮到一杯好茶,水质及其温度、器皿、泡茶程序是除茶叶外的几个基本要素。“茶性必发于水”,而水又是决定茶汤滋味最重要的条件。泡茶用水的温度不可一概而论,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老、嫩程度选择相适宜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茶汤颜色会变黄且暗,茶的芽叶被“烫熟”,维生素大量破坏,营养价值降低,咖啡碱、茶多酚浸出很多,使茶汤产生苦涩味。而水由于沸腾过久,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的鲜爽味也大为逊色。反之,如过水温过低,则渗透性较低,茶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浸出,茶味淡薄,同样会降低饮茶的功效。因此,要根据茶叶品种,尽量选择清冽的活水或卫生的净水以适宜的温度进行冲泡。除水质和水温外,还应对冲泡的时间、泡饮的器皿有所选择,以达到和茶叶相得益彰的效果。科学饮茶一、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第二节科学饮茶常识科学饮茶的第三个基础要求是正确地品饮一杯茶。一杯好茶在手,我们可以从茶汤的色、香、味,从叶底的姿和形来欣赏一杯茶的全部。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风味,或鲜醇爽口,或强烈浓厚,就连一种茶也有干茶香、热香和冷香等多种不同的香气。需要注意的是,茶虽然是对人体有益的健康饮料,但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每个人,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对茶叶有所选择。科学饮茶二、根据体质选茶第二节科学饮茶常识茶是保健饮料。喝茶有益于身体健康,但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爱好不一,习惯有别,因此,每个人更适合喝哪种茶,应因人而异。一般说来,初始饮茶者,或平日不大饮茶的人,最好品尝清香醇和的名绿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庐山云雾等。有饮茶习惯、嗜好清淡口味者,可以选择高档烘青和一些地方优质茶,如君山银针、霍山黄芽、旗枪、茉莉烘青等。喜欢茶味浓醇者,则以半发酵的乌龙茶为佳,如铁观音、武夷岩茶、台湾乌龙等。平时畏热的人,以选择绿茶为上。绿茶有清头润肺、生津利便的功效,喝了使人有清凉感。绿茶“性寒”,不适合手足易凉、体寒的人饮用。这些人以选择红茶为好,因为红茶茶性温,喝了有祛寒暖胃的功效。胃部常感不适或有胃病的,也应改喝绿茶的习惯而饮红茶,如饮用滇红、祁红等,还可以在茶汤中加些牛奶和糖等。对于身体肥胖的人,饮去腻消脂功效显著的乌龙茶及云南普洱茶更为适合。科学饮茶三、根据季节饮茶第二节科学饮茶常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一,不但寒暑有别,而且干湿各异,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理需求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从人的生理需求出发,结合茶的品性特点,最好能做到四季选择不同的茶叶饮用,使饮茶达到更高的境界。具体说来,在春季,严冬已经过去,气温回暖,大地回春,这时宜饮些清香四溢的花茶,一则可以祛寒除邪,二则有助于理郁,去除胸中浊气,促进人体阳刚之气回升;夏天,天气炎热,饮上一杯清莹碧绿的绿茶,可给人以清凉之感,还能收到降温消暑之效;秋天,天高气爽,饮上一杯属性平和的乌龙茶,不凉不热,取红、绿茶两种的功效,既能清除盛夏浊热,又能恢复津液和神气;冬天,天气寒冷,饮杯味甘性温的红茶,或者将它调制成奶茶,可以收到生热暖胃之效。如此安排四季择茶、饮茶,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科学饮茶四、茶与保健第二节科学饮茶常识1、一天喝多少茶为宜?饮茶量的多少决定于饮茶习惯、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风俗等因素。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平时又有饮茶习惯的,一日宜饮茶12克左右,分3—4次冲泡。体力劳动量大、消耗多、进食量也大的人,尤其是高温环境、接触毒害物质较多的人,一日饮茶20克左右也是适宜的。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孕妇和和儿童、神经衰弱者、心动过速者,饮茶量应适当减少。科学饮茶四、茶与保健第二节科学饮茶常识2、喝浓茶好不好?所谓浓茶是指泡茶用量超过常量(一杯茶3—4克)的茶汤。浓茶对不少人是不适宜的,如夜间饮浓茶,易引起失眠。心动过速的心脏病、胃溃疡、神经衰弱、身体虚弱胃寒者都不宜饮浓茶,否则会使病症加剧。空腹也不宜喝浓茶,否则常会引起胃部不适,有时甚至产生心悸、恶心等不适症状,发生“茶醉”现象。出现“茶醉”后,吃一二颗糖果,喝点开水就可缓解。但浓茶也并非一概不可饮,一定浓度的浓茶有清热解毒、润肺化痰、强心利尿、醒酒消食等功效。因此,遇有湿热症和吸烟、饮酒过多的人,浓茶可使其清热解毒、帮助醒酒。油腻过重的食物,浓茶有助消食去腻。对口腔发炎、咽喉肿痛的人而言,饮浓茶有消炎杀菌作用。科学饮茶四、茶与保健第二节科学饮茶常识3、那隔夜茶能喝吗?过去曾有一种说法,认为隔夜茶喝不得,喝了容易得癌症,理由是认为隔夜茶含有二级胺,可以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二级胺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尤以腌腊制品中含量最多,就拿面包来看,通常含有2毫克/千克的二级胺。以面包为例,每天从面包中食进的二级胺就有1—1.5毫克。而人们通过饮茶,从茶叶中食进的二级胺只有主食面包的1/40,可见是微不足道的。况且,二级胺本身并不是致癌物,必须有硝酸盐存在才能形成亚硝胺并达到一定数量级才有致癌作用。饮茶可以从茶叶中获得较多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它们都能有效地阻止人体内亚硝胺的合成,是亚硝胺的天然抑制剂。因此,饮茶或隔夜茶是不会致癌的。但是,从营养卫生的角度来说,茶汤暴露在空气中,放久了易滋生腐败性微生物,使茶汤发馊变质。另外茶汤放久了茶多酚、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易氧化减少。因此,隔夜茶虽无害,但一般情况下还是随泡随饮为好。市场上的罐装茶水饮料,是添加了抗氧化剂并经过严格灭菌而制成的,与其他冷饮料一样,应该说饮用是安全的。科学饮茶四、茶与保健第二节科学饮茶常识4、能用茶水服药吗?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多数情况下不宜用茶水服药,尤其是某些含铁剂、含铝剂、酶制剂等西药遇到茶汤中多酚类物质会产生沉淀,影响药效。有些中草药如麻黄、黄连、钩藤等一般也不宜与茶水混饮。另外,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具有兴奋作用,因此,服用镇静、催眠、镇咳类药物时,也不宜用茶水送服,避免药性冲突、降低药效。一般认为,服药后2小时内不宜饮茶。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兴奋剂、利尿剂、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类药物时,一般可以用茶水送服。例如服用维生素C后饮茶,茶叶中的儿茶素可以有助于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吸收和积累;茶叶本身具有兴奋、利尿、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等功效,服用这类药物时,茶水有增效作用。科学饮茶四、茶与保健第二节科学饮茶常识5、神经衰弱者如何饮茶?神经衰弱者的主要症状是夜晚不能入睡,白天无精打采没有精神。神经衰弱患者往往害怕饮茶,认为饮茶后,刺激神经,可能更加睡不着觉。实际上,从辨证施治的观点来看,要使夜晚能睡得香,必须在白天设法使其达到精神振奋。因此,神经衰弱者在白天上、下午各饮一次茶,可以上午饮花茶,下午饮绿茶,达到振作精神的目的,到了夜晚不再喝茶,稍看点书报就能安稳入睡。如能坚持数日至一周,必定会受到较好的效果。科学饮茶四、茶与保健第二节科学饮茶常识6、用茶水洗脸、洗脚、洗头、洗澡、漱口有什么好处?用茶水洗脸、洗澡,可减少皮肤病的发生,而且可以使皮肤光泽、滑润、柔软。用纱布蘸茶水敷在眼部黑圈处,每日1—2次,
本文标题:科学饮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2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