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节唐君毅►唐君毅(1909~1978),四川宜宾人,17岁考入北京大学,不久转入中央大学哲学系,1932年毕业,1933-1937年任职于中央大学,1940年重返中央大学,至1947年。1949年,到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教授兼教务长。1963年新亚书院并入香港中文大学,唐君毅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1974年退休。主要著作有:《道德自我之建立》、《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哲学概论》、《中国哲学原论》、《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等。►1.生命存在►人是什么?人永远可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从外面看,人即现实物质界之存在,人就是他的身体。……然而另一方面,是从内面看,则人当下即是一精神界之存在。人闭目试想他自己是谁?人都可发现他之自己,乃是一经验之主体,活动之主体。(道德自我之建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16页)►从外面看,人是时空中的物质存在,是有限,是不自由。从内面看,则人是超时空的精神存在,不是有限,是有自由。究竟人是精神还物质?是有限还是无限?是不自由还自由?如果我们只能在此二者选择答案,我们的结论便是,人在根本上是精神、是自由、是无限,而非物质、非不自由。(道德自我之建立,117页)►今著此书,为欲明种种世间、出世间之境界(约有九),皆吾人生命存在与灵之诸方向(约有三)活动之所感通,与此感通之种种方式相应;更求如实观之,如实知之,以起真实行,以使吾人生命存在,成真实之存在,以立人极之哲学。(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1页)►言生命存在,后文多作一复词。生命即存在,存在即生命。若必分其义而说,则如以生命为主,则生命存在,即谓此生命为存在的,存在的为生命之相。如以存在为主,则言生命存在,即谓此存在为有生命的,而生命为其相。至于言心灵者,则如以生命或存在为主,则心灵其用。此心灵之用,即能知能行之用也。然心灵亦可说为生命存在之主,则有生命能存在,皆此心灵之相或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1页)►言心灵境界,不言物者,因境义广而物义狭。物在境中,而境不必在中,物实而境兼虚与实。如云浮在太虚以成境,即兼虚实。又物之“意义”亦是境,以心观心,“心”亦为境。此“意义”与“心”,皆不必说为物故。于境或言境界者,以境非必混然一境,境更可分别,而见其中有种种或纵或横或深之界域故。然以境统界,则此中之界域虽分别,而可共合为一总境。则言境界,而分合总别之义备。(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2页)►言境为心所感通,不言为心所变现。心所变现者,自是心之所通及。然此主体之心,通及客体之境时,此境即自呈现其“性相”于此心。此中,境亦可说有呈现其性相之“活动”或“用”,而后此境与其性相,方得呈现以“存在”于心;而通于境之心,亦必因此而自变为以“呈现此境之性相”,为其“性相”之心,此心又必有此自变之“活动”或“用”,乃有此所变成之心之呈现以“存在”。故此中有心境相互为用之义,不能只言心变现境。►又言心变现境,恒是就特定境,而言其为此心之所通。然心之所通,不限于特定境,乃恒超于此特定境,以别有所通,而永不滞于此所通。如飞鸿踏雪泥,飞鸿不留于其指爪之所在。故只言心变现境,纵至于言一切境,皆心所变现,仍是滞辞。(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3页)►2.心灵境界►心灵活动与其所对境之种种,有互相并立之种种,有依次序而先后生起之种种,有高下层位不同之种种。此互相并立之种种,可称为横观心灵活动之种种;依次序而先后生起之种种,可称为顺观心灵活动之种种;有高下层位不同之种种,可称纵观心灵活动之种种。凡观心灵活动之体之位,要在纵观;观其相之类,要在横观;观其呈用之序,要在顺观。(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5页)►2-1万物散殊境►人之知,初乃外照而非内照,即觉他而非自觉。人之知,始于人之生命心灵活动之由内而外,而有所接之客境,此乃始于生命心灵活动之自开其门,而似游出于外,而观个体之事物之万殊,如星鱼之放其六爪,以着物而执物。故九境之第一境为万物散殊境,于其中观个体界。于此,人之知有实体之存在,初乃缘其对一一个体事物所知之相,更观此相各有其所附属之外在之实体。此实体可名为物。►以一一个体事物之相不同,而实体之数亦多。我之为一实体,亦初如只为万物中之一物。故此境称为万物散殊境。此境之为如何,及与之相应之生命心灵之为如何,则为吾今之此书所首将论之第一境。凡世间之一切个体事物之史地知识,个人之自求生存、保其个体之欲望,皆根在此境,而一切个体主义之知识论、形上学与人生哲学,皆判归此境之哲学。(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22页)►2-2依类成化境►依类成化境,于其中观类界。此为由万物散殊境,而进以观其种类。定种类,要在观物相,而以相定物之实体之类;更观此实体之出入于类,以成变化。今名之曰依类成化境。一切关于事物之类,如无生物类、生物类、人类等之知识,人之求自延其种类之生殖之欲,以成家、成民族之事,人之依习惯而行之生活,与人类社会之职业之分化为各类,皆根在此境。一切以种类为本之类的知识论,类的形上学,与重人之自延其类、人之职业活动之成类,之人生哲学,皆当判归此境之哲学。(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23页)►2-3功能序运境►功能序运境,于其中观因果界、目的手段界,此为由观一物之依类成,进而观其对他物必有其因果。人用物为手段,以达目的,亦由因致果之事。于此,即见一功效、功能之次序运行之世界,或因果关系、目的手段关系之世界。故此境称为功能序运境。►一切世间以事物之因果关系为中心,而不以种类为中心之自然哲学、社会科学之知识,如物理学、生物学、纯粹之社会科学之理论;与人之如何达其生存于自然社会之目的之应用科学之知识,及人之备因致果、以手段达之行为,与功名事业心,皆根在此境。一切专论因果之知识论,唯依因果观念而建立之形上学,与一切功利主义之人生哲学,皆当判归此境。(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23页)►2-4感觉互摄境►感觉互摄境,于此中,观心身关系与空界。在此境中,一主体先知其所知之客体之物之相,乃内在于其感觉,而此相所在之时空,即内在于其缘感觉而起之自觉反观的心灵;进而知以理性推知一切存在之物体,皆各是一义上之能感觉之“主体”。此诸主体与主体,则可相摄又各独立,以成其散殊而互摄。故此境称为感觉互摄境。►一切人缘其主观感觉而有之记忆、想像之所知,经验的心理学中对心身关系之知识,人对时空之秩序关系之一般知识,及人对其个体与所属类之外之物之纯感性的兴趣欲望,与其身体动作之由相互感摄,自然互相模仿认同,以成社会风气之事,而以陈述经验之语言表示者,皆根在此境。而一切关于心身关系、感觉、记忆、想像与时空关系之知识论、心身二元论,或唯身论、泛心论之形上学,与一切重人与其感觉境相适应,以求生存之人生哲学,皆当判归此境。此境与万物散殊境相应,皆以体义为重,而体之层位不同。(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23~24页)►2-5观照灵虚境►观照灵虚境,于此观意义界。此境之成,由于人可于一切现实事物之相,可视之如自其所附之实体,游离脱开,以凌虚而在。人即由而发现一纯相之世界,或一纯意义之世界。然此中之一一相、一一意义,虽可无外在之体,然自有类可分。此纯相、纯意义之世界,可由语言文字符号而表示。人既有语言文字,亦必缘是而发现其所表示之一纯相、纯意义之世界。人由语言符号所成之文学、逻辑、数学之论述,即以语文符号之集结,间接表示种种纯相、纯意义。人之音乐、图画之艺术,则是以声、音、形状之集结,直接表示种类纯相、纯意义。此所表示之世界,皆唯对一凌虚而观照之心灵而显,亦不能离之而在。故此境称为观照灵虚境。►此境与前三中第二境相应,乃皆以“相”之义为重,而其为“相”之义又不同者。一切由人对纯相与纯意义之直观,而有之知,如对文字之意义自身之知,对自然及文学、艺术中之审美之知,数学几何学形数关系之知,逻辑中对命题真妄关系之知,哲学中对宇宙人生之“意义”之知,与人之纯欣赏观照之生活态度,皆根在此境。而哲学中之重此对纯相、纯意义之直观之现象学的知识论,与论此纯相之存在地位之形上学,如柏拉图哲学之核心义与审美主义之人生哲学,皆当判归此境。(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24页)►2-6道德实践境►道德实践境,于此中观德行界。此要在论之自觉其目的理想,更普遍化之,求实现其意义于所感觉之现实界,以形成道理想,自命令其行,并以语言表示其命令;而以其行为,见此理想之用,于人道德生活、道德人格之完成。故此境称为道德实践境,而与前三境中第三境相应,乃皆以“用”之义为主。唯前者是客体事物之功用,此是主体理想之德用,而“用”之义不同。►人之本道德的良心,所知之一般道德观念,与本之而有之伦理学、道德学知识,及人之道德行为生活,道德人格之形成,皆根在此境。而一切有关“此道德良心知,与其他之知之不同”之知识论,及此“良心之存在地位与命运”之形上学,一切重道德之人生哲学,皆判归此境。(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24页)►2-7归向一神境►归向一神境,于其中观神界。此要在论一神教所言之超主客而统主客之神境。此神,乃以其为居最高位之实体义主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25页)►2-8我法二空境►我法二空境,于其中观法界。此要在论佛教之观一切法界一切法相之类之义为重,而见其同以性空,为其法性,为其真如实相,亦同属一性空之类;以破人对主客我法之相之执,以超主客之分别,而言一切有情众生之实证得其执之空,即皆可彰显其佛心佛性,以得普度,而与佛成同类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25页)►2-9天德流行境►天德流行境,又名尽性立命境,于其中观性界。此要在论儒教之尽主观之性,以立客观之天命,而通主客,以成此性命之用之流行之大序,而使此性德之流行为天德之流行,而通主客、天人、物我,以超主客之分者。故此境称为尽性立命,亦称天德流行境。此为能于前所述之一般道德实践境,而亦可称为至极之道德实践境或立人极之境也。(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25页)►此最后三境,初之神教境、二之佛教境、三之儒教境,其内容大义,皆诸创教者已说。然今之所明,则要在循前此六境而次第上升,以至此三境,并言其异同,与通别,故其所说之义,不必昔人之所及。(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25页)
本文标题:18 唐君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32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