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1、规划整体方案终稿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河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总体规划方案,制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使学生获得参与专题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切身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研究和探索价值的题材和方法。实践课程具有基础性,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实践经历,使他们获得更高的科学素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实践准备,满足学生的不同实践需求。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现实性、问题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形式多样化,如调查、制作、课题研究、研究报告等,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实践的必要性,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倡导勇于探索尊重个性发展综合实践课学习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课程设立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力求使学生体验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以探索为主线,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二、课程内容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科目,各部分内容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要求,又各有侧重。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实施,促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科目项目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课程进程设计注重对生活和社会的观察,学会选题、立题,开展初步研究。培养学生善于沟通、了与合作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学生关心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课程内容设计侧重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学生的亲历事件、关注社会围绕生活公共环境、关心他人课程达成目标感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科学研究方法,适应研究性学习,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能力、养成综合思考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劳动观念的形成,掌握一般技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服务社会的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培育学生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课程研究方式通过专题研究形式,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本方式。以调查研究为主,抓住焦点,关注热点。以自愿者方式,参加社区劳动,科普宣传、社区保洁等。活动课程安排完成1个课题,共90个课时,获得5学分。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不少于60小时,获得2学分。不少于1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达到6小时以上,获得2学分。三、课程组织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高中年级组成研究性学习学科评审小组(分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两个综合学科,由备课组推荐有经验的教师5—7人担任)。研究性学习开题论证和结题论证工作由学科评审小组进行评审,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和学生课题成绩由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进行考核。设置研究性学习专任教师。研究性学习专任教师首先做好一名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同时做好以下工作:(1)负责对全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参与对全校、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协调与管理。(2)完成自编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辅导讲座,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指导工作。(3)参加研究性学习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创意。完成学校指定的研究性学习指导等工作。协助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资料和成绩学分认定情况上交网上的任务。(4)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及时了解学生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课题组及时做好每次活动的记录,要求每个学生做好研究笔记,随时检查,并及时给予指导。(5)指导学生课题组成员的互评和自评;和班主任一起负责学生课题组课程开题论证、实施过程、结题论证的评价,考核,评优等工作。四、课程实施根据学校实际,对于指导教师、学生,学校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开展实践活动进行培训,鼓励学生自由结合成立活动小组。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学校征求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见;学生通过校园网站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学习;每次开展活动前进行安全、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指导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培训:学生自主选题;学生进行开题论证;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在校外调查实践、结题展示。五、学分认定指导老师根据各组学生的活动情况包括态度、责任心、活动成果、活动形式评定等级给分。根据省课改综合社会实践课的基本要求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不符合要求的要退回重做。(1)指导教师把握指导的课题组的整个过程,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研究成果、能力水平、活动效果等因素,作为评定该课题等次的主要依据,等效可分别记为A、B、C、D四等,并赋予不同的学分,其中D等为不合格,指导老师可驳回要求该组重新完成,直到合格后方可认定学分。A等上报年级组及课程指导小组。(2)年级组进行审定,确认上报课题组的成果与等级,优秀者上报学校给予全校通报表彰,并赋予相应学分。其中研究成果形式规定为电子文档、课件、制作实物等。校级表彰的课题可参加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示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然后由学校推荐参与上一级评优活动。(3)优秀课题组的指导老师由年级组与课程指导小组审定,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作为教师评定依据。六、具体安排时间人员活动内容9月-10月教导处社会实践动理论培训学习,军训活动部署班主任学生军训活动,完成活动记录活动组活动小结、资料整理11月-元月教导处研究性学习理论培训学习、活动部署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活动组完成资料收集、活动展开、交流汇报元月-2月教导处社区服务理论培训学习,假期活动部署班主任小组划定、课题选定、活动开展活动组活动小结、资料整理2月-4月指导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开展交流活动组终期成果汇报交流教导处资料汇编、活动评定4月-6月指导教师活动课题网上启动活动组活动成果上交教导处遗留问题处理、学分认定参考选题主题主题形式活动主旨睢州特产调查研究爱我家乡改善教室学习环境调查探究关爱生活校园中的浪费现象调查研究爱我校园学生优秀作文集经典诵读感受经典睢州名胜调查研究爱我家乡简化包装,低碳生活调查研究节能减排高中生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探究爱我校园中学生与网络世界调查研究生活浪花垃圾分类学问大调查探究美化家园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利用调查研究环保卫士学生优秀作文集经典诵读感受经典中学生近视情况调查科学探究生活浪花中外节日文化差异调查探究探索天地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调查研究爱我中华学生优秀作文集经典诵读感受经典英语单词记忆调查研究生活浪花六、组织建设一、领导小组:(1)组长:张广中职责:把握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方向;总协调、总保障、总验收。(2)副组长:经俊峰冯超李玉堂张虹职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协调、指导;人力、物力等支持;监督、落实课程实施。(3)课程中心组长:张瑞义职责:落实学校对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落实、监督课程的实施。(4)成员:各教研组长职责:根据学校安排,具体开发相关校本课程;监督、审查校本课程的开发。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小组组长:张虹副组长:张瑞义成员:冯志伟、马振伟、贺志高、刘广文及各备课组组长、已获得市级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及省级奖项的老师。睢县回族高级中学
本文标题:1、规划整体方案终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35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