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胃癌胃肠甲乳外科吴慧慧2017.2.26小飞守角制作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死亡率为25.21/10万,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胃癌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早期诊断较困难。胃癌病因和发病机制1.环境和饮食因素不同国家与地区发病率的明显差别说明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摄入过多的食盐、高盐食品、熏制鱼类、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是诱发胃癌的相关因素等。2.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所分泌的毒素能使胃粘膜病变,从而发生癌变。胃癌概述3.遗传因素某些家庭中胃癌发病率较高。胃癌患者亲属的胃癌发病率高出于正常人四倍。一些资料表明胃癌发生于A血型的人较O血型者为多。4.免疫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较高。5.癌前期变化所谓癌前期变化是指某些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的病变,这种病变如不予以处理,有可能发展为胃癌。癌前期变化包括癌前期状态与癌前期病变。胃癌概述1.暴饮暴食,进餐快,三餐不定时,生气时进食;2.常食不新鲜食品;3.常食腌渍食品和熏烤食品;4.摄入过多高盐食品;5.低蛋白膳食;6.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少。胃癌诱因病理•组织学分型上皮型肿瘤腺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不能分类的癌类癌病理•转移途径直接侵入——主要扩散方式淋巴转移——主要转移途径血行转移——发生在晚期种植转移症状:早期: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少数病人有类似溃疡或慢性胃炎的消化道症状,因此早期胃癌诊断率较低。进展期:随病情加重,症状加重。病人常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不适、进食后饱胀。随后出现上腹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晚期:极度消瘦、贫血,最后表现为恶病质。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体征:早期无明显体征,可仅有上腹部深压痛,晚期上腹部可扪及肿块。出现转移灶的相应体征。*粪便隐血试验多持续阳性*胃液检查胃液可混有血液或呈咖啡色样沉渣胃酸缺乏乳酸浓度多增高*X线钡餐检查为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血液检查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沉增快辅助检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一、手术治疗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根治早期胃癌的唯一方案,对早期胃体、窦部癌施行远端根治性胃次全切除,对胃底部癌则施行近端胃次全切除或全胃切除。二、化学治疗最常用的胃癌辅助治疗方法。三、其他治疗包括放疗、免疫治疗、中医治疗。治疗原则护理措施术前一般准备1.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增加对手术的信心。2.饮食指导:术前1日流质,术前12小时禁食、禁饮。3.营养状况较差者,应予以补充血浆或血,以提高手术的耐受力。4.合并幽门梗阻时,洗胃,减轻水肿,利于吻合口的愈合。5.术晨置胃管,防止呕吐、误吸,便于术中操作。6.术前功能锻炼。护理措施术后一般护理1.生命体症的观察。2.体位安置:予以半卧位,减轻疼痛,利于呼吸与循环。3.指导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排痰,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4.做好胃肠减压护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5.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合理输液,避免水、电解质的失衡。护理措施术后一般护理6.饮食宣教:肠蠕动恢复后可拔除胃管,逐渐恢复饮食。少量多餐,开始时每日5-6餐,以后逐渐减少进餐次数,开始全流质饮食时宜少量,清淡,每次饮食后需观察病人有无腹部不适。7.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预防肠粘连,减少并发症。8.胃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做好化疗宣教,发生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同时应注意血象的变化。健康宣教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当活动,不悲观、不忧郁,加强自我情绪调整。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不贪睡、不熬夜,行为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3.饮食指导:术后一年内少量多餐进食,以后量逐渐增加,间隔时间拉长,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宜咸不宜甜宜干不宜湿,并逐渐过度至正常人饮食。健康宣教4.术后化疗者应注意饮食,多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化疗期间检查血象、肝功能等指标,若有异常立即停止化疗。5.术后定期随访,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不适及时就诊。
本文标题:胃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3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