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南开区教育中心董景威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思想不断深入人心,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整个教育领域。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场由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教育变革,正在对教育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内涵,如何协调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的相关制约因素,如何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我们为此进行初步的探讨。教育信息化的含义•“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最初是由日本学者从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提出来的,实际上反映了一种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学说。信息社会指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信息产业处于支配地位的这样一种社会;信息化则表征向信息社会发展的这一过程。•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从其内涵来考虑,它是指信息的利用非常广泛,信息观念深入人心,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的高度发达和完善;•从其外延来考虑,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环境。信息化作为一种趋势,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含义•社会的信息化,必然要求教育的信息化。而“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就是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应用而言的。它有以下四方面的含义:•第一,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第二,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第三,信息的网络是大范围有效传递信息的基础;•第四,信息化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必将受到人们在观念、理想、意志、技能及团体利益、社会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教育信息化应有与之对应的保障机制。教育信息化的含义•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竞相出台了以教育信息化为特征的新世纪教育振新计划,希望以此抢占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场全球性的教育信息化革命,已在教育的各个领域的不同层面迅猛地展开。教育信息化的含义•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将信息通讯技术充分整合应用在教育系统之中,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及信息社会所特有的重要组织与理论管理方式在教育领域实现的一系列过程。教育信息化的含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教育信息化”不等同于“教育手段现代化”。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同时有密切的联系。教育手段现代化着重指技术变化过程本身,主要是指在教学中技术发展、手段更新的过程。由于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技术,它必然要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教育手段现代化的主体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而教育信息化则包含了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在内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思维、观念、组织和管理方式变革等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的含义•要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含义,还必须进一步明确教育信息化的特征。从技术层面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系统的设备性能可靠、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以共享,时空限制少;智能化使得教育信息系统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多媒体化使得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从教育层面看,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包括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教育信息化的要素•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有很多相关制约因素影响其发展进程。教育实践、硬件基础设施、软件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规划管理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即教育信息化的要素。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实践,即将信息通讯技术充分整合应用在教育系统之中,从而实现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教育活动,这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教育信息化的要素•硬件基础设施、软件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则是推动信息化教育实践的基本条件,而它们必须通过系统有效的规划管理来保证。当然,诸如思想观念、教育投资、教育体制以及一个国家和民族特有的文化背景等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作用于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管理而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进程。而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和教育投资的增加与合理分配则会为教育信息化提供强大动力。信息化教育实践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1996年,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的第一次咨询报告,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教育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教育的发展方向。所谓“生存能力”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是指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面对纷至沓来的信息情报,具备正确选择、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是“生存能力”的要素之一。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我国政府面对世界信息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在2000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这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举措。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起初,人们更多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看作是一种新的高级的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内容表现和传递的功能。这是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近来,人们更多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硬件基础设施•硬件基础设施是将信息通讯技术整合应用于教育系统之中、实现教育信息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它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计算机与其它相关信息通讯设备、计算机网络,以及地区性和全国性教育网等。建设硬件基础设施是为了建立能使教育者和学习者广泛受益的计算机及网络硬件环境,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机构承担着建设硬件基础设施的责任。软件信息资源•在建设硬件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必须重视软件信息资源的建设。软件信息资源包括各种备课系统、多媒体网络课件、学科资源库素材库、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各种工具系统等。软件信息资源•当然,软件信息资源也包括Internet上的各种教育信息资源,我们可以把Internet作为最大的后备资源,同时也需要借助Internet的互联优势,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而诸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服务机构如果能通过Internet为教育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资源,这也能成为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建设软件信息资源的基本目的就是为学习者、教师及教育机构提供高质量的软件工具、内容资源和相关服务。人力资源•如果将教育看作是一个“产业”,那么我们可以称之为超知识密集型产业。教育和教育信息化主要取决于教育人员的知识结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因此,实现教育信息化,人力资源是极为关键的因素。为了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等都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方式,从而能够充分利用技术提高自己的工作成效,就必须对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等进行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并针对他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即时性需求提供持续性支持。人力资源•这是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由于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类型和层次呈多样性。除了技术实施型人才、应用教学型人才之外,包括领导型人才、规划型人才、组织管理型人才在内的其他类型人才的培养,也是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管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发展过程,涉及到许多相关的制约因素。要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之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规划管理•各级政府要制定教育实践发展、硬件基础设施、软件信息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建立和修改有关的法规制度,建立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并建立开放化、协作化和市场化的机制,来解决教育信息化中的种种问题。各个学校要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整体规划以及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对实施进程进行管理。我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当今世界正处于向全球信息化过渡的跨世纪时代,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以期走在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前列,因此全球教育信息化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采取相应的教育信息化战略新举措,成为当代世界各国竞相实行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我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源自改革开放后国情的实际需要,来自经济振兴、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近几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无论在教育实践发展、硬件基础设施、软件信息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建设方面,还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管理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关注。为了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找到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对策是当务之急。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的教学环境专指信息化教学环境•1.总体要求。应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效果:(1)教学信息传播多媒体化。(2)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3)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4)方便教师的指导与调控。•2.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类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指用于中小学教学的信息化环境,即用于教育教学信息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化环境。主要包括多媒体演示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系统和用于远程教育的信息网络系统等。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己成为制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各种教育资源的应用才能得以顺利展开和调控。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而言,用“库”(指教育信息资源库)与建“库”同样重要。教学模式的重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逻辑指向是创建有利于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1.交互环境,主体参与。•2.情景创设,问题探究。•3.提供资源,自主学习。•4.检索发现,利用信息。•5.提供工具,创作作品。•6.协商活动,合作学习。•7.语文表述,意义建构。校校通•由于IT技术飞速发展的特点,任何人想要预测三五年之后的情况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校校通”的设计要避免过去我们习惯的“超前发展”的思维定势,采取“按需设计,按需投资”的思路,坚持“实用、够用”的投资原则。要充分吸取历史经验,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从单机拨号上网到与公司合作,鼓励大家创造性地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让师生能够获得网上学习资源的问题。“校校通”是包括硬件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教师培训这四大要素在内的系统工程。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项,“校校通”系统都不能够发挥好作用,因此不能算是“校校通”。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各学科课程融合,以帮助学生增强对学习内容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信息技术教育是大面积培养的信息化人才的主要途径•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保障,相应地,信息化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以往是不同的,它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创新精神以及道德情感都有更高的要求。•信息社会的四大文化基础是读、写、算和信息,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是21世纪新型人材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信息化人才这个要素有两层含义,第一,教育信息化要有为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做贡献的专门人才。第二,教育系统担负着为整个社会信息化培养信息化人才的任务,信息化人才的含义更深入一些。信息技术教育的特征•信息技术教育不只是信息技术技能的培
本文标题:解读教育信息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45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