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2《国语》《国语》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是左丘明作。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全书按周、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990年--前453年)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反映了这一漫长历史时期诸侯各国的交往、争战等情况。全书以记言为主,与《左传》重记事不同。语言艺术虽不及《左传》,但说理严密,刻划人物也比较形象生动,对后代散文有很大影响,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简介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磨擦。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3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背景解释句子中重点词的意义并翻译句子:1.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2.贾人夏则资皮3.虽无四方之忧4.苟得闻子大夫之言5.无乃后乎6.遂使之行成于吴7.何后之有?8.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9.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10.又何求焉11.夫差与之成而去之。通假字练习: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2、令壮者无取老妇3、将免者以告4、三年释其政5、而摩厉之于义6、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通假字1、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率)2、令壮者无取老妇(娶)3、将免者以告(娩)4、三年释其政(征)5、而摩厉之于义(磨砺)6、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又)解释句子中重点词的意义并翻译句子:1吊有忧,贺有喜2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3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4果行,国人皆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使…受辱,使…耻辱)2、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使…干净/使…美丽/使…充足/使…切磋)3、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退兵)词类活用4、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不担心他的民众人数不够多,却担心他们的志向操行缺乏知耻的精神。我不需要单凭个人血气逞能的那种勇敢,我需要他们与众人共进共退。前进就想到奖赏,后退就想到刑罚;像这样,就会有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不听众命令,后退却不知耻辱;像这样,就会有国家规定的刑罚。1、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2、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3、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语句翻译练习勾践剑思考讨论:勾践为了存国复国,都采取了那些具体措施?结合一两处印象最深的略作评点。人物形象勾践——败而不馁,能屈能伸,胸怀大志,性格坚忍,发愤图强,知人善任,善于团结人民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学完本文,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本文标题:勾践灭吴wo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4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