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精神分析学(09-1)
精神分析学选讲阮宜正2009年9月我们希望拥有健康的心灵但对心灵本身,却知之甚少我明明不喜欢他,可见到他却异常热情,我觉得自己很虚伪,老师,我真的是很虚伪吗?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另一个我们不认识的“他”——他在梦中向我们说话,他告诉我们,他看我们的方式是怎样迥然不同于我们看自己的方式,当我们处在无法解决的困境中,他有时就能闪现出光亮,而这光亮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态度——那使我们走入困境的态度。——荣格导论---心理现象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人类的心理现象并非完全由自己的主观意志所控制,有很多心理现象是我们主观意志无能为力的。苛求自己对头脑中的东西完全负责任,这种倾向往往会外化为苛求他人对自己头脑中的想法、情绪和欲望完全负责,以及苛求社会没有弊端,完全的公正与平等。我们人类痛苦的根源就在于不清楚客观外部世界及内部心理世界中哪些是主观意志可以把握的,是主观有为的,哪些是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是主观无能为力的。以为“凡是从自己心里头冒出来的东西都是主观的,是自己应该负责的”这实在是一大误解导致人际关系产生障碍的根源A不清楚自我心理现象中的主客观性B不清楚他人心理现象中的主客观性对自我心理现象的主客观性的不理解可外化为对他人心理现象的误解,认为别人应该对自我情绪、欲望、行为完全负责任,并由此产生许许多多的人际烦恼我们对社会的看法,是否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C不清楚社会心理现象中的主客观性,认为社会不该有弊端,公众心理与行为应完全与社会规范、行为标准相一致。三、主客观的新解释心理现象有主观心理现象与客观心理现象之分,精神世界同样有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之分。有一部分主观的东西要归纳到客观中来。生物医学的发展显示,许多心理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活动的过程。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我控制不了的的心理现象称为客观心理现象。主观意志能完全控制的,自我应该负责任的部分则称为主观心理现象。法律上,将这些病人的行为责任能力定为限定或没有责任能力,也就是说他们犯罪后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这本身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有些心理活动的客观性、非主观性。“主观”,不再全部包括人的全部意识与精神(心理),只有那些能由主观意志所控制的、个体应该负责任的心理现象称为“主观”。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发现,是对许多精神现象所具有的客观性的最有力的证明.错位的“成功”——一个心理咨询的案例菁是个文静而端丽的女孩。我给菁的班级上心理课,她的一帮好友很喜欢我的课,常来我的心理工作室诉说她们的烦恼、欢乐与秘密。菁有时随着她们一起来,但多半只是坐在一边微笑而不开口。一天,菁满脸愁云地找到我:“老师,我想和您单独谈谈。”我随即关上门。菁双手绞了一会儿,终于开口说:“老师,我做了一些很不好的事,却无法控制自己不做。”我静静地看着她。停了一会儿,菁开始断断续续地讲述。菁放学后常去书店、礼品店、超市闲逛。有一次,不知怎么回事,她突然产生了一种想偷东西的念头,于是趁人不备将一件文具藏到口袋中,伴着一阵心的狂跳很快走出商店。回到家中,看着偷来的文具,她产生了一种从来没有的兴奋感。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只要一到商店,菁就顺手牵羊“带”走些东西。如能得手便感到很刺激,无法得手心里就觉得憋得难受。菁告诉我,其实自己并不需要那些东西,她常将偷来的东西送给同学。只是每次得手后,都会有种莫名的快感!然而,事后又会很紧张,常常自责,想不干又控制不了自己,常处于极端矛盾之中。最近,菁和同学一起逛超市时忍不住又偷了一件文具,恰被同学发现。在她的再三恳求下,这位同学答应不张扬出去,但再也不愿也不敢和她同行。于是,菁来向我求助。思考——导致菁的行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A﹑道德品质问题B﹑心理问题C﹑说不准从她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菁从小聪明活泼,父母对她的期望值很高,从小就让她学很多她不感兴趣的东西,如舞蹈、乐器、英语等。上了小学后,父母对她的学习一直抓得很紧。为了让她的成绩保持在班级前三名,每天除了学校作业外,还有大量的家庭作业,每逢双休日还得外出补课。于是,菁开始用拖拉作业的方法逃避家庭作业,而后连学校的作业也少做或不做,成绩每况愈下,引起父母和老师的不满。菁觉得自己很失败,越来越沉默寡言。自从她第一次在超市得手后,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刺激和兴奋,从此便欲罢不能。菁第一次在超市得手后,为什么会“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刺激和兴奋”这应该从哪个方面找原因?A﹑道德品质方面B﹑心理方面C﹑说不准咨询师的看法在和菁的谈话中,我发现她的行为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思想道德问题,其中隐藏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需要的错位(成功心理获得满足的需要)及潜意识中自我防卫的逆反心理(报复的快感)。精神分析首先,菁从小被父母强迫学习许多她不感兴趣的东西,小小年龄的她除了顺从之外别无他法。上学后过高的家庭期望值反使菁产生厌学心理,而学习成绩下降又使她越来越自卑,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心理需要——渴望自己取得好成绩,受到师长和同学的认同)。—由于反复失败,这种愿望会被压抑到心灵深处,甚至在不能顺利实现时,成功的愿望就以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菁就在这种失败与不成熟的渴望成功的心态中,追求错位的“成功”,以此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其次,菁在谈话中承认自己有一种报复的快感。过高的期望值使她在被束缚、被压抑与自由发展中痛苦不堪。无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更无力反抗,但在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影响下,潜意识中的不满、报复心理便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菁难以自拔是因为她虽然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被容许的,但这种行为却能给她带来“成功”的快感。通过交谈我了解到,菁的“拿”与“不拿”有着激烈的内心冲突,她最担心的是被人揭发的难堪和难以预料的后果,而不被人发现恰恰是她“成功”的基点,这是她欲罢不能的根本矛盾所在。针对此原因,我给菁进行了心理治疗。问题1:菁的担心,是在精神世界中哪个层面上发生的?问题2:菁的快感,又是在精神世界中哪个层面上发生的?把潜意识中的东西引导到表层和菁一起分析这种不良行为的潜意识根源,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快就领悟到自己错位的成功和报复心理对自己成长的不利。勇敢面对自己,痛下决心,坚决不给自己重犯的机会。在我的鼓励下,菁作出了选择:把一切告诉家人,在他们的陪同下,把所偷的物品和钱款送回商店,争取谅解。厌恶疗法。在我的指导下,菁进行了“想拿”和“被抓后”的情景想象,她感到害怕极了。帮助菁认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让她发现与开拓自己真正的兴趣,鼓励她多与同学交谈,积极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去。不久,我高兴地看到,菁不仅学习成绩有了进步,而且和同学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我想,她一定会拥有真正的成功。原载《青年心理》2009年第7期?第3页作者黄利慧编辑增强
本文标题:精神分析学(09-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49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