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二、人格的四大特性:1.整体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精神的内部分裂是此病的本质。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2.稳定性: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3.社会性与生物性:①社会性吧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成员,人格是社会化的人所特有的;②社会化:个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过程。4.独特性与共同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多样性,使每个人格都具有自己特点。三、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目的:1.理解人性,了解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与共同性;2.预测人的行为;3.改变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四、人格心理学流派:①渗透着各时代主流科学的认识方式;②面对各个时代临床问题(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时需解决的问题);③渗透着各个时代与人本质的认识(性善与性恶);④因此,揭示人格不同层次的规律;⑤现代人格研究的六大流派。⑴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格发展的动力特征和无意识特征;⑵特质流派:对人格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⑶生物学流派:注意生理、进化、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决定作用;⑷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人类由低级人格向高级人格的发展,向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责任感等高级人格发展潜力;⑸行为/社会学习流派:注意环境(行为强化、社会学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内外控,自我效能,习得性无助,性别角色);⑹认知流派:强调同样的外在条件下,不同的人格发展方向。五、人格心理学的建立(心理测量运动:高尔顿、卡特尔、比纳)六、科学人格心理学得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人格心理学中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专题化、小型化、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七、人格心理学研究工具:1.面试、观察2.量表问卷3.投射测验八、主体统觉测验(看图片讲故事)九、人格研究方法:1.量的研究(实验研究、相关研究等)2.质的研究(个案研究):①少女杜拉的故事(弗洛伊德)②小阿尔伯特学会害怕老鼠(华生)③猫鼠共存(郭任远)④大量的心理治疗效果个案报告3.内省、观察与思辨:①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研究②荣格对荣格维度研究③马斯洛对人的需求层次的研究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一、人格结构1.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意识: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的心理部分,由个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心理内容组成,其特点是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前意识:主要作用是检查作用,即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绪,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而把它们压抑在无意识之中,使两者完全隔离。无意识:个人不可能觉察到的心理现象,但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极大,其特点为无矛盾性,无时间性,无是非性,非现实性和最具活力和能量。三者关系:①三者保持一种动态平衡②前意识与意识之间有界限却无逾越,因为前意识之心理是不能轻易就回忆起并到达意识领域的,但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如强迫性洗手的患者。2.本我、自我、超我本我:①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它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②遵循“快乐原则”,原始历程。组成;自我:①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以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②“现实原则”,次级思考历程→同时顾及本我、现实、良心。超我:①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父母传达的文化价值观和禁忌的内化;包括两种内容:a.良心—使人自觉无价值或罪恶感;b.自我理想—使人有荣誉感和自我价值;②遵循“道德原则”。三者关系:①存在交互作用。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现实可能的情况下,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限的表达出来;②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中,三种结构必是均衡协调的。3.人格结构内部的动力过程导致外显行为二、人格动力1.本能:①机械论观点,受赫尔姆霍兹的影响②对人的一个基本看法:人是一个能量系统,且能量有限③人受本能驱动a.生的本能(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本能)—力比多或欲力;b.死的本能(驱使人回到生命之前无机物状态)--攻击2.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⑴焦虑的定义: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混在一起的情感体验。焦虑的来源:由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不能适当的控制心理能量的一种冲突结果。焦虑的分类:①现实性焦虑:感知到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恐惧(现、自)②神经性焦虑:本能冲动的强度威胁到自我的控制能力(本、自)③道德性焦虑:害怕主体可能做违背超我的事,从而体验内疚(本、超)⑵自我防御机制:通过在某些方面歪曲现实以保护一个人免除焦虑的潜意识过程。特征:①或多或少有歪曲现实或否定现实的倾向;②经由潜意识历程运作主要的自我防御机制:①压抑:把超我不允许的欲望和动机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无意识中,使自己意识不到其存在,也就感觉不到焦虑和痛苦(最基本的防御机制);②升华:把为社会不能接受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最为积极的形式);③替代:把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不自觉地转移到另一事物上;④否认:为减轻痛苦,通过这种机制,人不相信不承认对自己不利的痛苦的现实情况;⑤反向形成:通过认同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类型,把它们作为屏障以防止危险欲望的表达;⑥理智化;⑦投射;⑧合理化: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为减少或消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而对自己不合理行为给予一种合理解释,使自己接受现实。⑶防御机制的合作:①多种可能同时使用;②防御机制有积极作用,但不能使之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③随年龄增长,人们主要使用的防御机制会发生变化。4.健康人格的指标:心性发展成熟的个体特征。具有爱与各种功能能适度发挥(工作)的能力。健康人格:三我间的平衡:①本、自、超三者之间维持着相对平衡状态;②自我能有效合理调控本我和超我;③本我的冲动能得到合理表达,而不致又羞愧和罪恶感;④超我能超越父母的认同和控制而无对立或乱伦的内疚;⑤自我理想表达是实际的饿,与自我一致,自我与超我之间界限几乎没感觉。5.人格/行为改变的涵义:①提升自我的力量;②能觉察潜意识的冲突;③减少不适应心理防卫方式的运用。三、人格发展与人格适应(一)、人格发展(非常重视个体在五六岁以前的人格发展情况)(二)、人格适应精神分析理论评鉴技术的特点:1、尽量排除外界的影响,使无意识动机的运作在不受情景刺激的干扰下自然地显示出来;2、利用象征:通过解释其意义来解释无意识的内容;3、致力于探究患者行为的整体性。治疗层面常用的疗法:1.自由联想:1895年创造,为了抑制自我检查的作用,使无意识的内容流露。2.梦的解析(1)梦的内容:①显性梦境或显性内容:梦者意识到的感觉开端(视觉);②潜性梦境或潜性内容:梦者没意识到,被压抑的愿望和动机。(2)释梦:以显性梦境探寻其隐义,也就是剥掉显性梦境的伪装去了解潜性内容的含义。3移情:①现象:在长时间的心理分析和治疗中,病人逐渐变得不太注意自己的症状,也不太多谈自己的病情,不关心自己心理冲突的解决,症状也似乎减轻或者消失了,但与此同时,他们对医生本人发生了特殊兴趣。②定义:又称情感转移,是指当事人将早年生活里与他人关系中产生过的情感、态度等主观体验转移到了治疗者身上。③分类:Ⅰ.正移情;Ⅱ.负移情;Ⅲ.反移情4催眠二、日常生活层面1、日常生活中的过失分析:(1)、过失不是偶然的,而是深层无意识愿望的流露;(2)、类别:①舌误和笔误;②遗忘;③误放和动作失误2、幽默:幽默可以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达被压抑的思想(1)对不友善幽默的偏好;(2)用不友善的幽默减少攻击性;(3)紧张和好笑的水平三、古典精神分析的优缺点:缺点:1个案研究,在无控制条件下获得资料,个案不能重复验证;2搜集资料不完整、不准确;3研究对象太少,取样缺乏代表性;4治疗效果与他发表个案报告有明显差异。优点:治疗效果问题:精神分析对治疗心理疾病有显著临床实用价值。第三章新精神分析一、个体心理学(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阿尔弗莱德·阿德勒)二、重要建构概念(一)、自卑与超越——人类所有行为背后的主要动力;自卑感普遍存在,与优越感共存;自卑感—驱动力—争取优越;∴促进个体及人类的发展神经症:存在自卑情结,不设法克服障碍,不努力改进情境,用优越感自我麻痹,遮掩或避开真正的问题。自卑情结:当个体遇到无法恰当应对的问题时,表现得根本无法解决问题。自我保护倾向:1、借口2、攻击3、撤退/退缩(二)、社会兴趣——与全人类合为一体的感受,与生俱来的潜能人生存在三个重要关系:①地球人类②与他人联系③两性联系1、只有在社会环境中,社会兴趣才得以发展;2、社会兴趣必要性;3、社会兴趣是人类价值的唯一标准(心理疾病和罪犯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克服自己障碍也需社会兴趣;真正的生活意义是共同意义:分享,为群体、社会贡献)(三)、社会风格——人们追求优越的方式1、生活风格是遗传、环境、成功的目标、社会兴趣及创造性的权力互动下产物,在四、五岁形成2、健康:行为具有弹性,具有改善的能力(健康生活风格特性)3、缺陷:骄纵、被忽视易形成错误的风格,虚假优越,赋予生活错误意义生活风格定义:基于个人对完美的追求的独特人格结构,或个人行为或本质的组型以社会兴趣分;四种基本组型:①统驭型②依赖型③回避型(错误);④社会利益型(正确)(四)、创造性的权力——1种具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创造性自我)个人的生活风格最后由创造性权力所塑造;遗传与环境对人心理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和客观条件;人能创造性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三、异常的人格发展1.异常的人格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兴趣发展不足无益的生活风格特征:(1)、设立太高的标准(2)、缺乏弹性的生活风格(3)、仅生活于他们私人的世界里2.不适应发展的外在因素:(1)、过度夸张身体缺陷(2)、主观夸大自卑感(3)、放纵的生活风格(4)、被忽略生活风格适应的生活风格培养:个体自小就能经验到胜任、成就、创造、可爱以及愉悦的关系等经验。理解评价生活风格的途径:1、出生顺序2、早期记忆3、梦的解析四、精神分析理论的实证效度:1、无意识实证研究—阈下知觉2、恋母情结五、精神分析理论的贡献1、开辟了无意识心理学的新研究领域2、创立了心理治疗的新理论和方法3、开创了西方的人格心理学霍妮——关于神经病人格理论霍妮关于神经症的理论发展:(前期:交往方式与神经症后期:理想化自我与神经症)前期:神经症的核心在人际关系:(1)健康者:灵活恰当使用各种交往策略(2)神经症:僵化于一种交往方式神经症始于儿童期不正常的人际关系。基本敌意与基本焦虑:①所有的孩童都需要有安全感,但是安全感只能透过父母的爱获得;②如果父母经常忽视、支配、拒绝或过度纵容他们的孩子,儿童对他们的父母就会产生基本敌意;③但孩童经常压抑他们对父母的基本敌意——基本焦虑深深地不安全感和恐惧控制基本焦虑的策略:代价—成为人格特征:接近人,反对人,脱离人①趋就屈从人:需要得到认可和赏识;需要得到保护和依赖;需要安全,害怕失败,喜欢生活在窄小的范围②反对控制人:需要和崇拜权利轻视弱者;利用他人;需要社会认可;需要赞美;野心和成就③避开人:自我满足和独立;需要完美无缺归纳:神经症通过理想化解决人际关系。后期:理想化形象成为研究中心理想化的自我形象:①人们若在儿童时期未接收到爱与情感,自我实现的本质倾向就会受到阻碍,并无法形成稳定的统合感,他们会与自我疏离并产生理想化的自我;②个体成长的内在核心力量:真实自我(真实自我的活力使自己朝着实现自己的方向发展)③神经症不曾有发展真正自我的机会,内在力量被消耗自我憎恨:神一般的存在注定憎恨真实存在关系病态:神经病态是个人与自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一种病态治疗目标:帮助病人的自我实现,放弃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减低神经症寻求荣耀,并改变自我接受的自我憎恨。(成功治疗建立在自我分析与自我了解上)霍妮的女
本文标题: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1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