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第一章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名词解释:1、遥感2、遥感技术3、电磁波4、电磁波谱5、绝对黑体6、绝对白体7、灰体8、绝对温度9、辐射温度10、光谱辐射通量密度11、大气窗口12、发射率13、热惯量14、热容量15、光谱反射率16、光谱反射特性曲线填空题: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2、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____和____的函数。3、一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____和____成正比关系。4、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____乘____是常数2897.8。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____方向移动。5、大气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____μm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绝对黑体的①反射率等于1②反射率等于0③发射率等于1④发射率等于0。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①反射率②发射率③物体温度一次方④物体温度二次方⑤物体温度三次方⑥物体温度四次方。3、大气窗口是指①没有云的天空区域②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③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④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4、大气瑞利散射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③与波长的二次方成正比关系④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⑤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关系⑥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⑦与波长无关。5、大气米氏散射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③与波长无关。问答题:1、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组成?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共性?2、物体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少?3、叙述沙土、植物和水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4、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5、何为大气窗口?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并列出用于从空间对地面遥感的大气窗口的波长范围。6、传感器从大气层外探测地面物体时,接收到哪些电磁波能量?2第二章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名词解释:1、遥感平台2、遥感传感器3、卫星轨道参数4、升交点赤经5、轨道倾角6、近地点角距7、地心直角坐标系8、大地地心直角坐标系9、卫星姿态角10、开普勒第三定理11、重复周期12、近圆形轨道__13、与太阳同步轨道14、近极地轨道15、偏移系数__16、GPS17、ERTS_1__18、LANDSAT_119、SPOT20、IRS21、CBERS22、ZY_123、SpaceShuttle24、MODIS25、IKONOS26、QuickBird27、Radarsat28、ERS29、小卫星填空题:1、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卫星轨道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卫星姿态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遥感平台的种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5、卫星姿态角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测定。6、与太阳同步轨道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7、LANDSAT系列卫星带有TM探测器的是____________;带有TM探测器的是__________。8、SPOT系列卫星可产生异轨立体影像的是________;可产生同轨立体影像的是________。9、ZY-1卫星空间分辨率为________________。10、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小卫星主要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可构成相干雷达影像的欧空局卫星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卫星轨道的升交点和降交点是卫星轨道与地球①黄道面的交点②地球赤道面的交点③地球子午面的交点。2、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①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②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③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3、卫星重复周期是卫星①获取同一地区影像的时间间隔②经过地面同一地点上空的间隔时间③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4、以下哪种仪器可用作遥感卫星的姿态测量仪①AMS②TM③HRV④GPS⑤星相机。5、__3问答题:1、根据Landsat-1的运行周期,求该卫星的轨道高度。2、根据Landsat-4/5的运行周期、重复周期和偏移系数,通过计算排出其轨道(赤道处)的分布图。3、以Landsat-1为例,说明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作用。4、叙述地心直角坐标系与地心大地直角坐标系的差别和联系。5、获得传感器姿态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其原理。6、简述遥感平台的发展趋势。7、LANDSAT系列卫星、SPOT系列卫星、RADARSAT系列卫星传感器各有何特点?第三章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名词解释:1、遥感传感器__2、探测器__3、致冷器4、红外扫描仪5、多光谱扫描仪6、推扫式成像仪7、成像光谱仪8、瞬时视场9、MSS10、TM11、HRV12、SAR14、INSAR15、CCD16、真实孔径侧视雷达17、合成孔径侧视雷达18、全景畸变19、动态全景畸变__20、静态全景畸变__21、距离分辨率22、方位分辨率23、雷达盲区24、角隅反射25、粗加工产品26、精加工产品27、多中心投影28、多中心斜距投影填空题:1、MODIS影像含有____个波段,其中250米分辨率的包括________波段。2、RADARSAT-1卫星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________,共有____种工作模式。3、多极化的卫星为________。4、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大体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5、遥感传感器大体上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部份。6、MSS成像板上有____个探测单元;TM有______个探测单元。7、LANDSAT系列卫星具有全色波段的是________,其空间分辨率为____。8、利用合成孔径技术能堤高侧视雷达的________分辨率。9、扫描仪产生的全景畸变,使影像分辨率发生变化,x方向以______变化,y方向以______变化。10、实现扫描线衔接应满足____________。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全景畸变引起的影像比例尺变化在X方向①与COSθ成正比②在X方向与COSθ成反比③在X方向与COS2θ成正比④在X方向与COS2θ成反比。2、全景畸变引起的影像比例尺变化在Y方向①与COSθ成正比②与COSθ成反比③与COS2θ成正比④与4COS2θ成反比。3、TM专题制图仪有①4个波段②6个波段③7个波段④9个波段。4、TM专题制图仪每次同时扫描①6条扫描线②12条扫描线③16条扫描线④20条扫描线。5、HRV成像仪获得的影像①有全景畸变②没有全景畸变。6、SPOT卫星获取邻轨立体影像时,HRV中的平面镜最大可侧旋①10o②16o③27o④32o。7、真实孔径侧视雷达的距离分辨率与①天线孔径有关②脉冲宽度有关③发射的频率有关。8、径侧视雷达的方位分辨率与①天线孔径有关②天线孔径无关③斜距有关④斜距无关。问答题:1、叙述侧视雷达图像的影像特征2、MSS、TM、ETM+影像各有何特点?3、有哪几种方法可以获得多光谱摄影影像?4、对物面扫描的成像仪为什么会产生全景畸变?扫描角为θ时的影像的畸变多大?5、叙述Landsat-1上的MSS多光谱扫描仪获取全球(南北纬度81°之间)表面影像的过程。6、TM专题制图仪与MSS多光谱扫描仪有何不同?7、SPOT卫星上的HRV推扫式扫描仪与TM专题制图仪有何不同?8、侧视雷达影像的分辨力、比例尺、投影性质和投影差与中心投影航空或航天像片影像有何不同?9、侧视雷达为什么要往飞机侧方发射脉冲并接收其回波成像?如果向飞机或卫星正下方发射脉冲并接收回波成像会是什么情景?10、简述INSAR测量高程的基本原理。第四章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知识名词解释:1、光学影像2、数字影像3、空间域图像4、频率域图像5、图像采样6、灰度量化7、BSQ8、BIL9、BMP10、TIFF11、ERDAS12、PCI13、3S集成填空题:1、光学图像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函数。2、数字图像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函数。53、光学图像转换成数字影像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步骤。4、图像数字化中采样间隔取决于图像的________,应满足______(公式)。5、一般图像都由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的周期性函数构成。6、3S集成一般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集成。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数字图像的①空间坐标是离散的,灰度是连续的②灰度是离散的,空间坐标是连续的③两者都是连续的④两者都是离散的。2、采样是对图像①取地类的样本②空间坐标离散化③灰度离散化。3、量化是对图像①空间坐标离散化②灰度离散化③以上两者。4、图像数字化时最佳采样间隔的大小①任意确定②取决于图像频谱的截止频率③依据成图比例尺而定。5、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①32个②64个③128个④256个。6、BSQ是数字图像的①连续记录格式②行、波段交叉记录格式③象元、波段交叉记录格式。问答题:1、叙述光学影像与数字影像的关系和不同点。2、怎样才能将光学影像变成数字影像。3、叙述空间域图像与频率域图像的关系和不同点。4、叙述储存遥感图像有哪几种方法,列举2—3种数字图像存储格式,并说明其特点。5、叙述3S集成的形式和作用。第五章遥感图像几何处理名词解释:1、共线方程2、外方位元3、像点位移4、几何变形5、几何校正6、粗加工处理7、精加工处理8、多项式纠正9、间接法纠正10、直接法纠正11、灰度重采样12、最邻近像元重采样13、双线性内插14、双三次卷积15、图像配准16、数字镶嵌17、数字地面模型18、正射影像19、地理编码图象20、DEM填空题:1、分别写出中心投影,推扫式传感器(旁向,航向倾斜),扫描式传感器的共线方程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遥感图像的变形误差可以分为____和____,又可以分为____和____。3、外部误差是指在________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由________所引起的误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引起的变形误差。4、传感器的六个外方位元素中____________的变化对图像的综合影响使图像产生线性变化,而____________使图像产生非线性变形。5、地球自转对于多中心投影影像产生像点位移在____方向上,位移量bb’=____。6、TM卫星图像的粗纠正使用的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的变形有_______,_______。67、遥感图像几何纠正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项数N与其阶数n的关系____________。9、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一次项纠正________,二次项纠正_______,三次项纠正_______。10、项式拟合法纠正中控制点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11、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控制点的数量要求,一次项最少需要个控制点,二次项最少项需要___个控制点,三次项最少需要___个控制点。12、SPOT图像采用共线方程纠正时需要________,有________未知参数,最少需要________个控制点。13、常用的灰度采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数字图象配准的方式有_____
本文标题: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16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