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小学生情绪障碍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例
小学生短程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例(情绪障碍)2017年3月14日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一名小学生厌学的短程心理咨询,深刻分析了求助者厌学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这位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同时也说明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自身具备良好素质的重要性,建立起尊重、关爱、平等这种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才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一、案例报告:S,男,11岁,小学六年级学生,近一个月来,情绪低落,对上学失去兴趣,在家长再三督促下,勉强去上学。但课堂上与老师有对立情绪,还常常接老师的话语,不完成作业。近一周来,课堂上焦虑不安,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2015年11月4日,我接到家长的求助电话,立即赶到心理卫生中心,以上是我与求助者的家长在谈话中了解到的情况,当谈话正在进行的时候,接到求助者的电话,说自己心里很烦,不想上课了,让家长立即来校接自己回家。于是我们停止了谈话,即刻赶到现场,对求助者的厌学情绪进行干预。我观察到求助者的情绪低落,眼里噙着泪花,独自在教室外的的一个角落。追问病史,了解到2015年新的学期开始的时候,班级换了新的班主任,由于同学们对他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快适应,有的学生就表现出不满情绪,求助这就是其中的一个,S思维活跃,好表现自己,有时会抢答老师讲课时正在表述的内容,这样会打断老师的思路,引起老师的不满。他也好动,有的时候恶作剧,以此引起同学和老师的主意。老师当众批评了他,并以差生名义给她安排在“独坐”,老师以破坏课堂秩序为名,把他驱逐教室,并打了他二个耳光,求助者感到心里委屈,迫于学生守则,他不敢反抗老师,结果就以行为失调的形式表现出来。他觉得自己被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开始自暴自弃,上课故意不听老师的讲课,接老师的话语,老师恶语相向,挖苦道:不听课的学生是“畜生”,有时也想表现得好一点,上课举手回答问题,老师视而不见,他觉得自己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于是产生了逆反心理,跟老师作对,课堂上恶作剧,结果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把正常的课堂秩序打乱了。班级二次调换座位,没有人愿意跟他调坐位,他没有玩伴,他受到孤立,他觉得自己的的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他要跟老师同归于尽。二、分析:这是一起由于体罚学生造成的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这在小学生当中比较常见,其实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表现欲,好动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的,老师应当把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把他课堂表现中的积极成分加以肯定,正面引导,并给以强化,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使惩罚,也应当讲清楚哪些是不好的行为,采取负强化,使之不良的行为消退。但是这位老师的做法,违背了青少年心理发育的规律,也触犯了未成年保护法,因此必须加以干预。否则求助者的会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三、诊断:情绪障碍四、咨询及治疗过程1、宣泄疗法:本着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和无条件接受的态度,我们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让求助者尽情的讲述自己的这段经历,不加批评和指责,使求助者的不良的情绪得到了释放,他感到自己得到从未有过的尊重,他的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2、分析性心理治疗:(1)、教师的原因: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对求助者的课堂表现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对待,没有对行为中的积极因素加以肯定,结果挫伤了求助者的积极性。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他又以恶作剧形式,分散同学的注意力,这本来是同一事件引起的不同的行为表现,是一个连续的心理变化过程,老师又没有及时发现并给以行为矫正,而是以扰乱课堂秩序为理由,把求助者驱逐教室,并进行体罚,学生在学校读书,作为独立的个体,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2)、家庭原因:求助者的父亲是位技师,母亲是位公务员,双亲都受过高等教育,他的家庭教育严格,父母不允许他在学校有半点差错,他的父亲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错误,就以粗暴的手段,进行干涉,把所有的责任让孩子承担,求助者对父亲怀有恐惧心理,不敢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跟父亲说,怕受到更为严重的惩罚。求助者的母亲,非常重视他的学习成绩,这段时间他的学习成绩已降至60分,他不敢跟母亲说自己的状况,怕批评指责。这种不良的亲子关系,妨碍了父母与子女的正常沟通,因此家长无法得到孩子近期的厌学信息,使问题延误了解决。(3)、童年的创伤:由于求助者的家长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我让家长协助,对家长进行了心理辅导并且交给她一些对孩子表达爱的方法,让母亲与孩子目光接触、拥抱、积极地倾听,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热诚的接纳,使孩子对母亲产生信任,让孩子能与母亲畅所欲言,在母爱的感召下,孩子闭锁的心灵之门终于打开,他的童年创伤经历,总是在一个恶梦中反复出现。求助者说:他近几年总是在做同一个梦,梦中的情景至今记忆犹:一个凶神恶煞的老女人,恶狠狠对他吼道:你是坏孩子,接着自己就尿裤子了。。。。。。。醒来之后,已经泪水涟涟。(4)、释梦:求助者对梦的内容作自由的联想,他回忆道: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在快要下课的时候,他想要去卫生间解手,,虽然再三请求,仍被未当时的班主任准假,他终于在课堂上尿失禁,他很尴尬,受到了很多同伴的同情,却被当时的那位年长的班主任嘲讽。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挫伤,他很压抑,觉得很丢人,也没敢跟家长说。从那件事情开始,孩子就对老师不再信任,潜意识里,对学校已经不那么感兴趣了。这才是孩子厌学的深层原因。(5)、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策略,当自己有问题的时候,不会跟老师正面表达自己的想法。(6)、面对学习成绩下降,不知所措。(7)、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无法证实挫折。(8)、求助者刚步入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对挫折敏感。3、对班主任的辅导:由于班主任刚刚参加工作,还缺乏教学经验,也还没结婚,不懂得怎样去给孩子的爱,也是可以理解的。老教师传授教学经验未成年保护法,家长介绍孩子的特点,让它能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教育孩子。与孩子一起学习卡耐基《人性的弱点》,指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你的老师也不例外。师生之间进行了交流,并且老师坦诚地向孩子道了歉,并取得了孩子的谅解。二天后,孩子的心情逐渐好转。4、自信心训练:S曾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数学竞赛,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让她重拾自信,学校还专门留出一个名额,让他代表学校参加科技制作比赛,以此来调动他的积极性。5、正强化:每当S课堂举手发言,都要给机会,让他自由表达,并给以鼓励,以此保护他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后能用平和的语言与老师交流,或与老师有对立情绪,而做不到这一点时,就到学校的书记室找书记聊天,以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经过三天的干预,求助者能正确的方法与老师交流,第四天,被随机安排在正常座位。五、结果:S补上了以前的作业,学习成绩提高到90分,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制作,被学校的篮球队吸收为篮球队员,上周日,我正准备给他做咨询时,他急着要跟同学去郊游,我看他已经跟同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就决定让他在生活中体验做个好孩子的感觉。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一、基本情况:姓名:王刚性格:寡言少语,自我评价过低,人际关系的障碍。性别:男年龄:10岁父母工作:在家待岗成绩:中下独生子二、背景资料:王刚在小学二年级时出于好奇偷了一块电子手表,受到父母的打骂,他认识到了错误并进行改正。在此事件后,王同学的父母仍揪住此事不放,一旦王同学稍有不对,就拿这件事来讽刺他,还在左邻右舍前令他难堪。因此,王同学害怕父母,在心里有些恨妈妈,但从不顶撞,因为王同学不想妈妈伤心。在家的言行举止都很小心翼翼,稍有不对就会遭到白眼和辱骂。于是,他很害怕回家。他还觉得在家里,父母并不爱他,他对这个家充满了厌倦,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中多余的一员。因此,他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家。王同学对家庭的害怕影响了他在学校的正常生活,尽管换了环境,可他内心还是有不可跨越的一道心理障碍。三、案例分析王刚由于被父母打骂而讨厌回家,这是从一般的眼光来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王同学所表现出来的厌家,害怕同学的谈论,必然是有其心理原因的。自卑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自卑心理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个人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父母的责骂与毒打、同学的嘲笑、社会舆论的评头品足、说长论短,都增加了王同学的心理压力,诱发自卑心理。王同学总以为处处矮人一截、是千古罪人。王同学父母不懂得如何尊重他的自尊,几年来,王同学的自尊屡受挫折,因羞耻感和屈辱感地不断加强,导致自我否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随着消极的自我暗示不断出现,智能水平逐渐下降,逐渐形成逃避现实、离群索居的孤僻性格,谨小慎微、容忍退让的懦弱性格。四、干预措施与辅导过程为了帮助王刚面对现实,改变对自己所犯错误的看法,使他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同学们的尊重和理解,打消他的自卑心理、重建自信心,拓展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深度,重树健康、科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与王同学进行了长期的交流,取得了王同学的信任,并实施了以下辅导方案: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共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解决的是王同学对“偷窃事件”的认知,建立他对我的信任感。这一步花了一个星期。在与王同学的交谈过程中,王同学大多数面带微笑的,但这个笑不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在说到家时,他就显得很失落、很无助,笑的也很牵强。我没有因为他曾偷过手表而瞧不起,贬低他。我给予了他赞赏的目光,感谢他对我的信任。于是,他哭了,因为他在我这里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在此后的日子里,我都主动和他打招呼,鼓励他与父母多沟通,减少误会。第二阶段是处理王刚与父母的关系,这一问题在六星期后得到解决。为帮助王同学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提高他的自信心,使他走出“千古罪人”的阴影,我到俞同学的外婆家进行家访,了解到王同学在她们眼中是个活泼、开朗、懂事的孩子,而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了。外婆是王同学心中最可亲可敬的长辈。他爱外婆一家,很想去玩,而且只有在外婆家里,她才会感到自己是个快乐的孩子。可又怕妈妈会阻止他会骂他,内心非常痛苦和矛盾。为此,我找了王同学的外婆,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王同学的想法,并适当地给他以鼓励和支持。亲情的呼唤是无法替代的。在这几次家访中我也了解到王同学的父母确实如王同学所述,在王同学面前老是揭他的伤疤。事情都过去好几年了,作为王同学的父母却仍将此事时刻挂在嘴边。我想要解决王同学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让他感到在父母的眼中他还是受父母疼爱的孩子。于是,我又去了王同学的家,这是一个非常淳朴的家。王同学的父母说他不爱玩,较深沉,老喜欢独自一人。言谈之中流露出一点失意。我与他们谈了王同学在家的感受,也谈了他的自卑心理以及他们平时责骂对他的伤害,还与他们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渴望受到尊重,极要面子。因此,对小孩的批评要有理有据,否则极容易自暴自弃或造成不健康的心理。王同学父母说他们不知道王同学有这些想法,有时在邻居面前也骂他,可能是因为是男孩不要紧,太不顾及他的感受。他们保证以后不再拿旧事来伤害王同学的自尊心。他们说他们是爱王同学的。这样,通过家访,得到了王同学父母的积极配合,使王同学又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第三阶段是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班级氛围,减轻王同学的心理压力,并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一步与前者同时进行。为了尽量排除王同学的自卑心理,我给他安排了一项工作,即每星期一、三的读报写字课由他来带领大家学习。王同学的学习成绩属于中上水平,关键是王同学的自我评价过低,因而在班中我开展了多次心理导向课,目的是让他能正视自己,接纳自己,六星期后我安排了“自我解剖——优缺点投向我”一课。当然这一课的设置必须考虑到王同学的性格以及实际承受能力。当我要求“谁愿意说说自己最烦恼的事?”时,王同学第一个举手,当着30位同学的面说出了曾犯的错。此时,整个教室沉默了,沉默之后同学们给王同学的勇气与坦诚以热烈的掌声。课后,他说:“老师,现在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原来是我想的太多了。”经过这次活动,王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科学,他已认识到自己是受同学们欢迎的。第四阶段是对王同学的耐挫力培养,花时五个
本文标题:小学生情绪障碍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4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