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2018.6.30一、高考试题中的“历史解释”二、历史解释三、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四、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历史解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高考试题中的历史解释(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4.论证和探讨问题: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摘自《2018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历史》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基础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迁移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核心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最高能力)---摘自余文森主编《新课程历史学科高考能力标准》建立联系寻找对策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实)对构成事物整体的各种因素和现象进行表述,即用全面、客观、准确、简洁的历史学科术语叙述历史事物的状态或过程。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正确解释历史事物)对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性因素进行完整的说明。是在准确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只有正确认识历史事物,才能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出历史事物的特征,或对历史事物的特征加以解释。3.认识和阐释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指认识事物产生、演变的规则和规律,并进行综合性的判断、理解、分析和阐释。能够调动已有的历史知识储备在新情境下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叙述,能够把握历史事物的特征,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摘自余文森主编《新课程历史学科高考能力标准》唯物史观---解读材料时的理论依据时空观念---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史料实证---试题一定利用情景、材料来呈现相关历史历史解释---需要对试题中的材料进行解读和分析家国情怀---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三)高考试题中的“历史解释”获取有效信息,调动所学知识,正确解释历史事件的能力(2017年全国Ⅰ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解析】该题以开平煤矿为实例,以当时中、外企业不同税收比较为切入口,探讨税收对洋务企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考查考生获取有效信息,正确解释历史事件的能力。(2017年全国Ⅱ卷)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解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进而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理解题干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2017年全国Ⅰ卷)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7年全国Ⅱ卷)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解析】本题以一则活泼清新的“艾罗补脑汁”广告,考查考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获取相关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017年全国Ⅰ卷)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2017年全国Ⅱ卷)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获取有效信息,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2017年全国Ⅰ卷)2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解析】本题以4则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历史叙述为切入点,考查考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的能力。(2017年全国Ⅱ卷)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能力。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的能力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解析】通过比较历史统计数据,考査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2017年全国Ⅱ卷)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解析】以13世纪后半期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欧洲社会变化为背景,考查考生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调动和运用知识,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本质的能力。(2017年全国Ⅰ卷)33.综合下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历史阐述题“史事—理解—描述”型:给定一个材料情境,要求考生对情境信息进行解读、提取、凝练成一个史事或史论(结论),再迁移所学知识去理解这个史事或史论,进而对所理解的结果进行正确的表征和解说。这种类型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信息,形成正确的史事(或结论),并综合迁移所学知识予以合理解说的能力。2013年:“汉唐间行政区划变迁”和“中外建筑对比”,要求考生提取图片史料中的有关信息,并进行解释说明。2014年:教材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2015年Ⅱ卷:节假日变化,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2016年Ⅲ卷: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观点—辨析—评论”型:不仅要解读材料信息、凝练史事,还要将相关的史事进行关系建构,从中发现和抽象出历史“观点”或赋有鲜明观点的历史“论题”(而非“史事”),并对该“观点”和“论题”进行基本的辨析和评判,进而做出严谨的论证(阐述)或评价;或是在深度辨析和评判作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考生自己的主张,并予以有力而富有逻辑的论证。要求考生首先从题目给定的材料中提取和整合相关信息,进而建构出自己的“论题”和“观点”,并对此进行理性辨析和深度论证。2015年Ⅰ卷:“生产力公式”。2016年Ⅰ卷:卢梭“制度构想与实践”;Ⅱ卷“唐朝文化交流”2017年Ⅰ卷: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Ⅱ卷:钟表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Ⅲ卷: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小结:多数选择题(“原因-结果型”和“现象-本质型”)的解题基础就是要求考生能解读材料,进行因果逻辑推理,并把握历史事物的本质,作出理性地判断和解释。根据课标,历史解释包括了历史叙述和解释,所以40题和选做题的“概括主张、内容,指出特点(是什么?),说明、指出原因,分析背景(为什么?)”都属于该能力的考核要求。开放题的答题第二步骤根据材料和史实进行论证解释也要求学生对历史解释这一学科能力要扎实并能灵活运用。历史解释高考考查基本要求1.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客观评判能力(1)考查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现象、概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阶段特征、历史结论认识的理解掌握。(2)考查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要求对同一历史事物的不同解释,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2.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解决历史问题能力(1)考查客观论述历史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2)考查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要求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思维创新能力(1)历史解释不仅是解决历史问题,更是凭借所形成的历史意识多视角解释,解决现实问题,考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2)考查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体现历史思维创新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不是新东西!高考早就在考了,中学历史教学早就在践行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做得更好?英文中,解释的意思是“使....变得清楚明了”、“说出....的意义”、“说明...的理由”的意思。概括说来,“解释”就是参照已知的事物来说明未知的事物,从而使未知的事物变得可以理解。---摘自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二、历史解释解释: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百度百科(一)概念的界定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摘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历史解释通常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概念、方法,以史实为依据、探明历史因果、阐释历史意义和客观评判的过程。——邓京力《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辨析》(二)内涵阐释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
本文标题: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4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