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
关于“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的归纳总结•关于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的试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这类试题本不是很难,但学生经常出错,如果能够把常见情况熟悉并理解,做这类题应该轻而易举。现把主要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总结归纳如下:读图,首先应弄清横纵坐标具体表示什么:t(地方时)h(太阳高度)06122418H162418120t(地方时)h(太阳高度)H1•其次、从图中找出三个特殊点:日出点A、正午C、日落点B;并且能够读出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根据日落时间和日出时间推算出昼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根据昼长大于或者小于12小时,从而可以判断当地正处于夏半年或者冬半年。从而判断出季节。t(地方时)h(太阳高度)06122418H1ABC•主要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当地处于冬半年,昼短夜长:06122418t(地方时)h(太阳高度)H1•⑵当地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t(地方时)h(太阳高度)06122418H1•⑶刚出现极昼处,昼长=24小时,最小太阳高度等于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如右图:直射点纬度=H1/206122418t(地方时)h(太阳高度)H1•午夜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相反的.•设午夜太阳高度角是h,•则h=(当地纬度+太阳直线点纬度)-90°.•⑷已经出现极昼地方,昼长=24小时,最小太阳高度大于零。•当地最小太阳高度与最大太阳高度之和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如右图:直射点纬度=(H1+H2)/206122418t(地方时)h(太阳高度)H1H2•⑸出现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为一条直线,极点处一天太阳高度不变。•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如图:直射点纬度=H106122418t(地方时)h(太阳高度)H1•四、图中时间可能采用非地方时,比如:世界时、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等等。⑴如图,为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试分析其地理坐标:•根据直射北回归线,而正午太阳高度60°来计算纬度。•正午地方时应为12点,而正午时北京时间从图上可知为15点来计算当地经度。•答案:53°26’N,75°E06122418t(北京时间)h(太阳高度)600•⑵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0°,60°WB、0°,60°E•C、90°S,120°ED、90°N,180°•②Q点的数值为:()•A、55°23’B、70°58’•C、66°34’D、63°46’06122418t(北京时间)h(太阳高度)QAC•例题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h为一已知量)。•(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④表示的地点是。•(2)②表示的地点是。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值h的变化范围是。•(3)四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是地。③地正午太阳高度H=。•(4)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答案:(1)h°N赤道(2)北极点0≤h≤23°26′(3)②③2h(4)D•1、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幅度等于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无极昼极夜地区)•2、在有极昼地区,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幅度等于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子夜太阳高度•例题2: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图判断1~3题。•1.该地的纬度位置是()•A.65°NB.75°NC.65°SD.75°S•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A.20°NB.25°NC.20°5D.25°S•3.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A.65°WB.经度0°•C.60°ED.经度180°•4.这一天该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幅度是30°BAC•下图为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不考虑负值)日变化幅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一年中,a值的变动范围是•A.19.5°~66.5°B.23.5°~70.5°•C.19.5°~90°D.0°~70.5°•由横坐标可知这是某半球某日各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甲地变化幅度最大,应为太阳直射纬度;•乙地的日变化幅度与甲地的差等于甲地与赤道的差,所以乙地纬度与甲地的纬度差应等于甲地与赤道的差;丙地的日变化幅度到极地幅度变化增大,所以丙为出现极昼的纬度位置。一年之中春秋分时,甲、乙重合并位于赤道,丙、丁重合位于极点,a值最大达到90°;该半球夏至日时,a值最小,太阳直射回归线,所以甲点纬度为23.5°,乙点纬度为47°,丙点为66.5°,又因两地的日变化幅度差等于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所以也等于这两地的纬度差,则a值为乙丙两地的纬度差,所以应为19.5°。故选C最大太阳高度加最小太阳高度的和除以二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H+h=2∠δ•例题1: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图判断1~3题。•1.该地的纬度位置是()•A.65°NB.75°NC.65°SD.75°S•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A.20°NB.25°NC.20°5D.25°S•3.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A.65°WB.经度0°•C.60°ED.经度180°•4.这一天该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幅度是30°BAC最大太阳高度加最小太阳高度的和除以二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图,P1P2所在纬线产生极昼,P1为该地午夜太阳高度(最小太阳高度)即∠hmin;P2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太阳高度)即∠hmax,由图中几何关系易得:Hmax=90°-(∠Ψ-∠δ)=90°-∠Ψ+∠δ…………………………………………………①Hmin=90°-[2∠α+(Ψ-δ)]=90°-[2(90°-∠Ψ)+∠Ψ-∠δ]=∠Ψ+∠δ-90°……………②由以上两式可得:δ=(hmax+hmin)∕2(②式是一般的计算午夜太阳高度的公式!)至于负太阳高度同理可分析!•午夜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相反的.•设午夜太阳高度角是h,•则h=(当地纬度+太阳直线点纬度)-90°.出现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为一条直线,极点处一天太阳高度不变。•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如图:直射点纬度=H106122418t(地方时)h(太阳高度)H1
本文标题: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5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