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如何理解周公的政治思想是重在调节?周公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节为特色。表现在①对传统天命观修正;周公根据周初形势修正了传统的天命观;1、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即上天所赐予的“大命”不是恒定的,而是不变的。2,、周公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民主即民之主,就是君主,周公认为,君主是由天选定的,选择的标准是德行。3、周公主张以民情见天命。即上天的意志可以通过民情表达出来,通过体察民情可以变的传统观念,认为天命的存废取决于统治者是否有德,从而成功地为西周政权的政治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周公的思想代表了早期政治家对于政治兴废,社会变革的规律性认识。②施政指导思想:“惟命不于常”意味着任何已经得到了天之大命的人都可能失去天命的眷顾,因而当政者要有一定的政治危机。这实际上提出了推行治国的积极政策,以及改善政治状况的必要性。周公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主要有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等等。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保民:就是处理好统治者与民的关系。慎刑罚:意为要刑罚适当。慎刑罚要点有三:要根据成法成典用刑,不能随心所欲;用刑时要考虑犯罪者态度。施用刑罚根本目的是惩恶扬善,维护正常统治秩序。所以用刑要出于善心,判决罪犯要慎重。周公根据周初的形势修正了传统的天命观,提出了德的思想。主张按照德的要求,敬天、敬祖、明德、保民、慎罚,调节处理好统治者与民、与天的关系,以上得天助,下得民和,最终确保周朝统治的长期延续。儒家学派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特征?1、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以重道德、讲礼仁为特色,注重的是政治秩序,着眼于从整体上调节社会关系。总之,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有三个方面:第一,尊崇先王之道。第二、崇尚礼仪。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治。第三,尊崇孔子。2、儒家学派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体现为:①礼治与正名。礼治是儒家学派的主要政治主张之一。礼治儒家政治思想所倡导的礼,其在本质上强调尊卑上下有序的等级原则,礼治的核心就是用等级规范来调整社会政治关系,约束人的行为。②仁、仁政。儒家学派极为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他们在理论上阐述忠孝仁义的政治意义和政治功能。③德治教化。儒家学派主张以德治国和教化百姓。德治的要求首先是针对统治者。如何评价道家社会政治批判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对现实社会政治持批判态度,老子开启其端,庄子继之。态度尤为激进。1老子从道的本体认识出发,认为道是完美无缺的,对照之下,人类社会政治弊端重重。2庄子社会批判思想是以其人性自然说为理论依据的。庄子对社会政治政治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批判,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对政治批判;对心计、知识、智慧批判;对名利欲望批判;对忠孝仁义等道德规范批判。礼治理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礼治使儒家学派的主要政治主张之一。孔子首倡其说,其后荀子对礼治的论述最有特色,作为儒家政治思想所倡导的礼,其在本质上强调尊卑上下有序的等级原则,礼治等核心就是用等级规范来调整社会政治关系,约束人的行为。1、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的传统思想,认为礼是治国的根本手段。他所说的礼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遍布于社会政治各个层面的尊卑等级,这是一种政治原则,被孔子视为最重要的治国方针。孔子也肯定政、刑的统治作用,但是与礼相比较,暴力和刑罚只能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礼治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能使民有廉耻之心,能够自觉而诚心地服从统治。所以依照孔子的设想.在治国方针上,礼治是首选。对个人而言,礼是必须遵行的行为规范。孔于要求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礼的要求,不能超出礼的规定。礼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准则。礼成为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政治规范,也是孔子建构理想社会的基础。礼体现在政治体制上就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就是君主拥有和执掌最高政治权力。孔子向往的“天下有道”正是这样的政治局面。然而如何进行礼治呢?孔子认为要从“正名”开始。全社会尊卑上下等级名分适宜得当,名实相符,则名正言顺,政事有成效,礼乐振兴,刑罚适中,人们的行为有章可循,实现井然有序的政治局面。从正名开始,到统治秩序的形成,孔子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施政思路。2、荀子认为,礼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由于人生来就有欲望,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世上的物质等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如果不能节制人的欲望,就会导致人与人的争斗,最终引发混乱。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就是由圣人制定礼,依照等级原则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身份地位与行为,协调利益关系,达成社会政治秩序的平衡与稳定。然后荀子分析了礼的作用。荀子认为,礼的根本性功能就是分。礼具体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分物以养体,即通过礼义调节人和物质资源的关系,在物质与人的需要之间取得平衡。其二,等级之分。分物并非平均分配,而是按等级分配。物质资源的分配就是按照严明的等级进行的。其三,社会职业分工。荀子要求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遵守等级规范,各守其业,各尽其职,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最后荀子论述了礼的政治意义。荀子极为重视礼的政治作用,认为礼是治国、治民的基本手段。他举例说,礼在治理国家的竟义上,就好像秤砣对于称量东西的轻重、墨斗对于裁量木材曲直的意义一样。他甚至说:“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没有礼,则人类社会难以存在,礼成为个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什么是无为政治?老子和庄子提出无为政治依据和实质是什么?1、无为政治是道家学派基本政治主张,老子和庄子都持这种观点。他们说的无为不是统治者放弃统治,什么都不做,而是通过某种“无为”方式以达到治理,这就叫“为无为而无不为”其他主要内容有:⑴君子无为,即统治者要小心翼翼治理国家,减少政治干预和政治活动,“治大国若烹小鲜”。⑵使民无为,就是要使民不想为了、不能为、不敢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采取适当的办法,消除能使民有为的种种条件。2、无为政治提出的依据是基于道家学派对“道”的考察。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是“道”而是“道”是“无为”而“自然”的,人效法“道”也应以“无为”为主。老子关于道的表述。主要有三层含义: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不是人们的常识可以认识的,也不是一般语言可以说清楚;⑵道先于天地而存在,是有规律运行着的,却是不能完全准确把握的。⑶道派生出天地万物,本质曰一,曰无。特征是运动与“用弱”。老子关于道的认识论证了两个事实。一是道是天地万物的母体和本源,因而人类社会要受到道的制约。二是道的本质是无,而人类社会特点是有。老子期待着使民不能有为,民风就会复归于善良,淳补,社会也就好治理了。这实际上是一种愚民政策,体现了老子政治思想本质。墨子是如何论述尚同政体的起源及其运作方式的?尚同主张是墨子关于政治体制的认识。墨子提出尚同主张的理论基础是关于国家、政治起源和社会基本矛盾认识。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历史上曾有一个“未有刑政”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人都是平等的。但这却是一个混乱和无序的时代。墨子认为当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义”。这个“义”既包括思想观点,也概括物质利益。一个人有一“义”,则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义”。他还认为,要想使人类摆脱混乱状态,就要将义统一起来,为此就要建立“刑政”,设立“政长”,政长之首是天子。他没有明确说天子是由谁选择的,但从他的整体思想看,选择天子的只能是天。只天子一人难以治理天下,还要有臣僚辅佐,于是设立三公,分封诸候,任命卿大夫,乡长,里长。这就是墨子设计的“政长”系统。认为建立政长系统就能够将社会上分散混乱的“义”统一起来,叫做“尚同”义只能由高贵具有智慧者即天子、诸候、大夫等人提出,“愚且贱”的民只能无条件服从。政长系统运作基本原则是下服从土,下级层层尚同、服从于上级,最终做到“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所有臣民都同天子保持一致,以天子是非为是非,实现思想和行为上的高度统一。这种层级尚同,高度统一政治体制,其性质显然是专制主义。在法令制定和执行方面,卿大夫,国君、天子掌握着“总义”“选义”权力,经过层级尚同,最终将法令集中到天子手里。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尚贤是墨子的一个基本政治主张。在他设计的政治体系中,圣王、贤臣是同一天下之义,是建立统治秩序的必要条件之一。1)主张在用人上要效法古代的圣王,要把那些真正有才能和德行高尚者挑选出来,给他们适当的职位和相应的物质待遇。2)提出,选用贤才不拘出身,即使出身低微,只要是贤才,也要选用。所谓的贤能就是既忠于君主,能为君主效命,又能治理人民,以满足君主政治需要的人才。3)要为贤才“置三本”。使用贤才就要给予必要的爵位、俸禄和权力。墨子尚贤主张的提出是有其特定背景的。当时,世卿世禄制虽已动摇,但政权仍为贵族所掌握,国家用人大多延续任人唯亲的旧传统。这种现象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时,下层封建主特别是士的阶层正在崛起,他们渴望建功立业,他们要求进行改革,确立尚贤的用人体制,在思想上也出现了一股要求尚贤的潮流。墨子的尚贤主张反映的就是士阶层的政治期盼。法家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政治实质是什么?一、法家法治思想主要内容有:1、变法主张。先秦诸子之中,法家党派政治思想最具有现实性。他们兴起于战国时代,面临是怎样才能富国强兵,以统一天下时代课题。为此他们大多主张变法,为变法建构理论依据就是历史观。2、法、法治意义及对人治的批判。崇尚法治、以法为治国不二法门是法家政治思想显著特点。3、法的作用。定分尚公、这是商鞅和慎到都坚持的观点。4、立法、执法原则。立法要因道、因人情。法要公开、明确、具体。法与势、术不同,势、术只能为君主所独操,法应由君臣共同掌握。法家思想家一般都主张严格执法。二、法家思想家们大讲法之公而不私,但是,在君主政治条件下,君主作为最高政治权力的所有者是高于法律之外的。立法、变法权力既然掌握在君主手中,君主又是全部政治权力拥有者,在这样条件下,法律只能成为君主统治天下、牟取私利工具。也是真实体现了法家法治思想政治实质。法家权势思想主要内容及其政治实质是什么?法家权势思想主要内容有:1势的内容。势指权势。2势的重要性,法家普遍重视权势在政治生活中重要性,前期法家慎到认识最有代表性。3势的保持和运用。法家在这方面认识主要有:权势须集中;要善于借助外力;要发挥君主主观能动性。权势理论反映了法家对现实政治中,权力地位,作用。特别是权力对君主专制的意义认识。法家术治思想主要内容及其政治实质是什么一、法家术治思想主要内容:1、术与形名之术。术就是权术,又称“南面之术”,大体上指是统治者争权夺权、勾心斗角以及控制与反控制手段。术对君主的意义。2、术是用来处理君臣关系。君臣关系是统治集团内容一种基本关系。3、术的主要内容。术治内容很多。主要有关于官员管理认识,君主决策的思想以及一些所谓阴谋之术。其一,关于群臣百官的管理。其二,关于君主决策。法家主张兼听独断。其三,关于君臣权责分配问题。法家主张“君无主,臣有为”。其四,阴谋之术。法家的术治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阴谋诡计范围。二、总的来看,术治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度,保障君主利益。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术的使用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利、权相争,使君主政治显得更加残酷和无情。商代王权至上思想第一、强调先王与臣民的祖先之间的关系,其用意是为了说明现商王对于民众的统治来自先王对臣民祖先的统治,先王对臣民的统治是合法的,今王对于臣民的统治也是合法的;第二、认为上天主宰民众的命运,而商王能够与上天沟通,商王实际上也就成了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天的意志,也就必须服从君主的意志;第三、强调实行赏罚的权力掌握在商王手中,实际上是说只有商王才对国家负有责任。周公民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一、天命不常天命:上天授命之意。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是不固定的,并不是永远的保佑某一个人或一个王朝。周公以天命不常的思想强化周王朝的的政治统治,一方面从天命的角度论证了周灭商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如何顺应天命,巩固周王朝统治的问题。二、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周公强调天命与人事的统一,主张从民情中体察天命,实际上是虚与天命,重在人事。三、由于天命不常,上
本文标题: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6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