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专题限时训练
1地壳的运动规律一、选择题(2017·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下图)。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1~2题。1.底部岩石按成因属()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A.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C.沉积——地壳抬升——火山喷发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2017·全国5月联考)海洋蓝洞表现出与周边水域不同的深蓝色,仿佛是大海的瞳孔,呈现出深邃、神秘、诡异的自然景观。它是地质历史时期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形成的四壁陡直、敞口朝天的有水洞穴,有的在海洋中,有的在陆地上。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关于海洋蓝洞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区形成B.多形成于板块交界处C.在干燥少雨的环境下形成D.由流水溶蚀和侵蚀作用而成4.海洋出现蓝洞现象反映了()A.海陆升降变迁B.全球气候变暖C.地震火山频繁D.海洋深不可测(2017·重庆市二诊)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5~7题。5.该河流的流向是()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北向东南6.下列关于图中的推断,科学合理的是()A.断裂下沉是东南岸阶地形成的主因B.图中岩层的颗粒由①~④逐渐变粗C.图中M阶地比②岩层形成的时间晚D.图中M阶地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域7.近年来,M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沉积物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2A.上游拆除水电站B.上游城市进程加快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2017·北京丰台区模拟)下图为“飞来峰”示意图。相传东晋成和初年,印度僧人慧理云游到此,看到石山很像印度灵嘴峰。说“此乃天竺国灵赞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于是在此建寺,名灵隐,将此石山称“飞来峰”。据此回答8~9题。8.“飞来峰”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为()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断裂错动→风化侵蚀B.地壳抬升→断裂错动→风化侵蚀→固结成岩C.风化侵蚀→地壳抬升→固结成岩→断裂错动D.断裂错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9.灵隐寺景区成为杭州著名旅游地主要是因其具有()①壮美的流泉飞瀑②独特的地质构造③浓厚的佛教文化④精巧的园林建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17·河南安阳一中质检)下图所示的我国甲地区以盛产玉石、地毯、丝绸“三宝”闻名中外。其中,在该地以开采玉石最早,当时古人采玉的方法以河中“捞玉”、“踏玉”为主。读图,回答10~11题。10.古人采玉的理想地,应分布在()A.①B.②C.③D.④11.据提供信息可推断,在该地采玉的最佳时期应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二、非选择题12.(2017·山东陵城一中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3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3)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13.(2017·漳州市5月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洋县北部的华阳古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属古板块结合部。全长约53公里,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东汉蔡伦在洋县首先使用树皮制造出低廉优质纸张,受到汉和帝称赞,造纸术得到推广。下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4(1)简述黄金峡的形成过程。(2)说明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水质变清的原因。(3)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兴隆岭一带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的原因。(4)①山林茂密,原料丰富;②河水清澈,水质优良;③临近古道,便于外运。
本文标题: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专题限时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6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