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实事求是”,首先要搞清“实事”•对国情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2010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讲话。温总理这个讲话客观的表述了中国近30年的发展成就,坦诚的谈及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向全世界人民传达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国内生产总值位居第三,但人均水平较低•经济快速增长,但进一步发展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若干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已成为国家贸易大国,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核心技术大量依赖进口•区域差距大,还有1.5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民生有了很大改善,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很大•政治生活日趋活跃,公民基本权利得到较好维护,但民主法制不够健全,社会不公和贪污腐败问题依然存在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两个“仍然”•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中国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三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出------马克思•实践------苏联和中国•问题------超越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级共产主义的第二阶级或高级阶段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三个阶段: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在《国家与革命》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概念•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只能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共产主义在我国的的实现,已经不是遥远将来的事情”•60年代初,“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第二个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的实践,迫切需要对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作出理论的说明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一阶段:1981十一届六中全会,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二阶段: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对这一阶段的内容作了一定分析,但没有作为全局性问题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三阶段:1987年13大全面论述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完整地概括和表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推翻旧社会的任务已经完成,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民主、法治不完善,道德、科技、文化水平较低。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机械论: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右倾错误)空想论:认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达到社会主义发达阶段(左倾错误)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49年56年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00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三个深刻变化”的论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三个没有变”+“三个深刻变化”=?•尽管不是一一对应,但是结合起来可以看出•没有质变,但有量变;•没有突变,但有渐变;•没有大变,但有小变;•总体上未变,局部上有变,出现了诸多新特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联合国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developmentindex)来划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健康水平:人均寿命•教育知识水平:大、中、小学入学率,人均受教育年限(14年)•生活质量: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人均居住面积36平方米、每百公里铁路长度7公里、每百公里公路70公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机场1个、人均电脑拥有量0.8台、人均汽车拥有量0.5辆、每五人中有一人国民出境旅游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2010年联合国人文发展报告•发达国家44个•发展中国家172个•最不发达国家28个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案例:中国离发达国家有多远?•纵向比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综合经济水平相当于2002年美国的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然后再用50年,进入世界前10名。•横向比较-----2007年中国综合经济现代化指数在世界108个国家中排在第69位。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2002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相当于1858年的英国、1892年的美国、1957年的日本和1976年的韩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保持清醒头脑•动态比较-----从1980年到2000年,在世界106个国家中,大约88%的发达国家仍是发达国家,约95%的欠发达国家仍是欠发达国家。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研究认为,在21世纪头20年内,约90%的发达国家仍将是发达国家,约90%的欠发达国家仍将是欠发达国家。•中国经济现代化至少将面临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三大瓶颈,其中“重中之重”的是提升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到2050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经济发展(人均GDP>9000美元、农业产值占GDP比重<10%、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60%)•社会进步(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80%、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5%、人均收入42000元、基尼系数0.25、信息综合化指数60、)•人口素质和生活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7‰、识字人口比重>90%适龄人口大中学生比率>20%、平均预期寿命75岁、每名医护人员服务平均人数500、恩格尔系数4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0)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其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世俗化等。•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其特点是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生态化、信息化等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运河模式:•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代化模式,即“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运河战略”。所谓“运河战略”,就是中国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知识化的道路,可以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两个阶段之间开辟一条“经济运河”,使新型工业化和知识化协调发展,从而大大加快综合现代化进程。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中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1960年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55位;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为39分,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51位;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为35分,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59位。•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排名世界前10名的国家是:瑞典、美国、丹麦、芬兰、日本、瑞士、澳大利亚、德国、比利时和英国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贴牌战略并非长久之计•中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广东省的自主品牌出口额仅占全省出口额的3%•世界的8.5万种名牌商品中,90%属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体.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最大的特点是人口众多,据预测,2034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86亿。就业压力巨大。2020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将超过9亿,比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总和还多3亿。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超过2亿。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1)历史前提: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其母体是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而我们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发展而来。•(2)物质基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先进生产力基础上建立的;而我国是自然经济的农业国。•(3)我国虽能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生产关系,但生产力是不可能超越的,因而我们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须避免私有制带来的两极分化的影响。---与资本主义的区别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主要矛盾决定基本路线•1、主要矛盾------从实际出发:•“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十八大报告]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主要矛盾的八个新特征•第一,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要在总体上得到满足,但是尚未得到全面满足。•2011年中国人均GDP达5432美元,世界排名第89位,但是中国依然存在诸多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要做到全面满足必须协调发展、公平分配。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二,相对于人民的物质需要,文化需要满足的问题更加凸显。•现阶段文化产品社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诸多不足。出现了“文化逆差”、“文化安全”、“文化怀古”、“文化创新乏力”、“文化大家匮乏”等难题。•第三,除了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人民群众需要结构中的政治需要、社会需要和生态需要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这些需要的满足问题不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能完全解决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本质上说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的合理需要。目前情况下,相对于经济建设,其他四大建设比较滞后;相对于人民的经济需要,其他四大需要的满足状况比较不足。•第四,社会生产的落后主要表现为相对落后而非绝对落后。•绝对落后指的是社会生产无法满足人民最基本的需要;相对落后指的是社会生产相对于人们不断膨胀的欲望和需要而显得落后。•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在由“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方面逐渐地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个方面过渡。•第五,目前,主要矛盾依然存在的原因不仅在于生产方面而且在于分配方面。•以前的主要问题是商品短缺,就像哈佛大学教授科尔奈的名著《短缺经济学》所揭示的那样;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分配不公,就像科尔奈的另一本名著《社会主义体制》所揭示的那样。•第六,目前,主要矛盾依然存在的原因主要不在于总量性因素而在于结构性因素,在于供给与需求的非对称结构。•以前的主要问题是产能低下、供不应求,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供给不足、有效需要不足、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社会上出现了“厂家生产的商品无人买或者买不起”、“人民想买的商品无人生产或者买不起”等相反相成的奇怪现象。•第七,私人用品短缺的矛盾基本解决,但是公共用品和公共服务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例如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公共健康、公共交通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第八,群众温饱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民富裕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而人民幸福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人民群众深层次的精神需要尚未得到足够的尊重和满足。如何回应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当代新特征•一是要正视和解决目前情况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
本文标题:毛概第六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68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