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整理过的习题总结
1公共行政:指政府特别是行政机关为公众提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或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它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指示办事,更多地关注结果。在很大群度上这是企业精神在公共领域的体现。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那些具有消赞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外部性特征的物品。可划分为纯和准,硬和软,全国性和地方性。行政国家: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体系中出现的,行政权力扩张的现象,并成为一种普遍的国家现象。主要体现在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公共组织:(广)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狭)指国家机关组织。管理层次: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划分目的在于区分工作任务和职权的轻重。一般分为高层、中层、基层三个层次。一般与管理幅度成反比例关系。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者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者单位部门的数目。它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公共组织结构的一个主要概念,一般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政府再造: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新公共管理:是新右派、新治理、管理主义、企业型政府、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的通称。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的政府改革,使政府管理的运作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官僚制的、层级制的、缺乏弹性的行政,转向市场导向的、因应变化的、深具弹性的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公共组织环境:公共组织身外所有能够直接或间接对组织存在与发展产生影响的总和。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称网络管理和网络治理。是指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诸多公共行政主体彼此台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本质上讲,它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日标的社会合作过程。全球治理:是对国际合作网络的管理,又称“国际治理”等,一般指为了维持正常的全球秩序,国际社会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安排,对全球生活中出现的生态、移民、毒品、地区冲突、贫富分化等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社区治理:是对社区合作网络的管理,它是指随着公共服务的社区化进程,随着“大政府”模式的失败和公民社会部门的兴起,社区部门不断扩展公共职能,成为公共服务供给网络中的重要力量。在很多情况下,他并非自发生成,而是政府部门主动建构的结果。政府间关系:通常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之间的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中央与地方、各级地方支付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的非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有时也指公共官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公共决/政策系统:是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它可以划分为若干子系统。政府绩效: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职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管理能力。包括政治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文化绩效。绩效评估:在微观层面是指对个人工作业绩、贡献的认定;在中观层面是指公共组织如何履2行被授权的职能,以及给民众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等;在宏观层面是指整个公共部门或狭义上是指政府的绩效的测评。绩效管理:指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组织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指公共部门为了充分、有效、科学、合理地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社会公共事物过程中,所进行的人员配置、素质提高、能力利用、开发优化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合,它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重大积极作用。市场经济:是一种由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体制或经济运行方式。现代市场经济:一种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以市场机制为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手段的经济体制或经济运行方式。纯公共物品:是指凡是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消费的排他性:一个人对一件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排斥他人对它的同时消费。层级化:指各级政府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从上到下保持一定数额,采取层级控制管理,一级管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管理范围逐渐缩小。准层级:除了正式的层级之外,还存在着一级或若干级非正式的层级,即准层级。其不存在主管地域内全部事务的地方行政长官,且没有一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容易根据实际的发展需要进行调整。委员制:又称合议制,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两个以上的委员通过委员会集体执掌的组织体制。完整制:又称集约制或一元统属制。是指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的各个机关受一个机关或一位行政首长指挥,监督的组织体制。治道变革:西方政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来界定自己的角色,进行市场化变革,并把市场制度的基本观念引进公共领域,建设开放而有效的公共领域。民族国家的治理:特指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对政府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过程的管理。财政补助:即为了支持某些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项目及其群体,政府部门在财政上给予帮助,如对重大科研项目的拨款,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给付和对教育机构,在读学生,医疗机构等的补助。人事管理:是对人事关系的管理,目的在于调整各方面人事关系,使人与事、共事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达到最佳状态,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碎片化”:与“一体化”相对应。西方国家的高度城市化使地方政府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而且地方政府也日益多样化,这些地方政府都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关管辖单位,并不依赖传统的等级制的组织原则,一体化程度很低,呈现碎片化的特征。网络:一般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内容称为网络1)网络是由各种各样的行动者构成的,每个行动者都有自己的目标,且在地位上是平等的2)网络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行动者的相互依赖3)网络行动者采取合作的策略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模拟市场:指在市场不能通过有效起作用的场合中,制服模拟市场过程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及服务,尤其是通过拍卖、出售提供公共物品的权利。租金:是支付给资源所有者款项中超过那些资源在任何可替代的用途中所的的款项的一部分,是超过机会成本的收入。内部性: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去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外部性:个人的效应函数或企业的成本汉书不仅存在于其自身所能控制的变量,而且依赖于其他人所能控制的变量,这种依存关系又不受市场交易的影响。政府替代:政府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法律手段,替代一部分尚不发育、残疾或运行‘失效’3的市场机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干预企业所有权、决策和经营运行等手段自觉地组织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行,迅速推动经济增长。政府失败:指由于政府本身的行为具有内在的局限性,在纠正市场失败的同时,政府也同样失败,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好,而且甚至会带来更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寻租:当政府干预市场时,就会经常形成集中的经济利益和扩散的经济费用,政府干预带来了以‘租金’形式出现的经济利益,为这样的干预而进行的游说活动就是寻租。公共政策:国家、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的总称。公共政策系统:是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三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它可以划分为若干子系统。政策科学:是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揭示其本质或规律的新科学领域。基本政策:基本政策是次于总政策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部门或方面起主导作用的实质性政策。政治政策:政治政策就是政府处理政治问题或调整政治关系方面所采取的行动或规定的行为规范。财政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货币政策:也就是通过对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政治工具和手段直接控制:简单的说,就是一国家和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和立法方式对经济社会生活实行直接干预度变迁:市场经济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法制经济,市场主体的行为和各种经济关系都必须用制度或规则来约束决策民主化:决策民主化是指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在政策中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在决策系统机器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及气氛。回应性:指的是效益、效率和平等标准是否真实反映了特定群体的需要、偏好和价值观。社会指标:衡量总体各部分社会状况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统计量,这里的社会状况指在一个既定社会里人类存在的外在以及内在的环境。绩效预算:是将绩效测量与标杆相结合的一种改进组织绩效的工具,它把长远结果目标转换为项目结果目标和政府各部门及机构的具体产品目标。全面绩效衡量:将以工作为导向的单位成本衡量、质量衡量、雇员态度衡量等多方面的信息综和起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部门就业人员特别是政府公务员从招聘、录用、培训、晋升、调动、考核、评价、工资福利分配、离退休以及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规划和开发的一系列活动所实施的管理,其目标是调动公共部门就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能力,改善服务质量。公务员制度:又称文官制度,是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人事制度。回避:是指为了防止公务员因某种亲情关系而不能秉公执行公务甚至徇私枉法,而对其任职和执行公务加以限制的制度。包括职务回避、地区回避和公务回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预测:指对未来一定时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需求量、需求质、需求结构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可能出现的数量、质量、结构进行推测,并制定规划使公共部4门人力资源的供求相适应的过程。公共支出管理:是高度具体化的公共财政管理,是对支出资金进行安排、拨付的具体管理活动。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机构出于履行职责需要,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活动。政府收费:是政府提供特殊服务或规制某些经济行为而向相关主体收取的费用。社会保障支出:是政府向由于各种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支出。公共财政管理:是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公共预算管理:侧重于行政概念的公共预算管理可定义为政府依据法律对预算计划进行编制、执行和决策的管理活动。第三部门:指介于政府部和营利性部门之间,依靠会员会费、民间捐助、政府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的社会公共部门。主要特征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平和自愿性。公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这一领域由同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并由社会成员自愿的结合而形成以保护或增进他们的利益或价值。外部管理机制:是指国家对第三部门的管理机制。这部分内容包括政府在处理与第三部门关系时的定位问题、政府在引导第三部门发展的战略战术问题、政府对第三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等。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文献分析法:是通过对各种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间接的方式获取研究对象信息的方法。志愿主义的神话:是指真正的第三部门主要甚至排他性的依赖于对私人行动和慈善资助的信念。分类法:是指通过提炼事物之间存在的某种共性和具体特征作为
本文标题:陈振明-公共管理学-整理过的习题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7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