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欧洲宗教改革ppt(59张)
使用方法:让罪犯坐在铁椅上,执刑者逐渐收紧铁横条,铁钉就会深深嵌入受刑者的皮肉之内。宗教法庭之索命刑具使用方法:用锯子将人从身体正中活活劈成两半,或横或纵,任君选择。宗教法庭之索命刑具宗教法庭之索命刑具犹大尖凳:常用于男性异教徒。受刑人被悬挂上述金字塔尖状物的上部慢慢降低,塔尖插进裆部。【学习目标】: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基督教发展简史产生: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发展:4世纪逐渐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中世纪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两次大分裂:第一次是在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第二次是在16世纪宗教改革后。〖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地位如何?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各有何具体表现?2、14、15世纪欧洲世俗社会的重大变化?3、这一时期天主教会与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矛盾?4、归纳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材料一:当时欧洲人的生活习俗,生活方式,都是教会规定的。教会通过教规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规以《圣经》为基础,但它并不仅仅对教士有约束力,凡异端、抛弃宗教信仰和买卖圣职、婚姻、嫁妆、遗嘱……都属于教会法庭的管辖范围。【思考】: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地位如何?其地位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各有何具体表现?材料二:天主教占有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它和世俗封建主一样,在其领地上组建庄园,剥削农民,征收赋税。在英格兰,国王大笔一挥,就将王室土地的十分之一赐给教会。在德意志,寺院与主教区都领有大片赐予地产。材料三:当时的封建国家基本上都是政教合一的,罗马教皇是欧洲最有号召力的人物。教皇不仅掌握了西欧的宗教统治权,还竭力插手西欧各国政务,裁决各种纠纷,任意废止各国的世俗法律,甚至决定各国皇帝和国王的废立。【思考】: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地位如何?其地位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各有何具体表现?材料四:“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欧洲的文化知识和教育基本上都控制在教会手里。从小学到大学都是教会办的。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人人都是天主教徒,受教会控制和影响。广占田地,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享有超国家的权力,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实行专制,宗教神学理论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地位如何?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一:根据VictoriaTin-borHui(许田波)的估计,“中原”从秦始皇至今的2000多年里有42%的时间是统一的;而“西方”从奥古斯都(27BCE)开始至今的2000余年中仅有19%的时间是统一的。材料三:“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仲舒探究:为何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凌驾于政权之上的神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材料二:天主教占有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查理曼大帝加冕图1、从政治上看,中国自秦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皇权至高无上;而欧洲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罗马教会借助政治力量的扶助,在西欧得到迅速发展。2、从思想上看,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神权归于君权,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罗马教会鼓吹君权神授,神权掌握在教皇手中,教皇权力高于帝王,反对世俗政权对教会的控制。3、从经济上看,中国的佛庙寺观,只有少量的庙产道产,经济上是根本无法与国家政权相抗衡的;而罗马教会占有西欧1/3的土地,是欧洲最富有的大封建主。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地的开拓,使销售市场扩大了许多倍,加速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转化,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思考:14、15世纪欧洲有哪些发展?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西班牙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发展统一的民族国家思考:14、15世纪欧洲有哪些发展?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唤起了沉睡的人们,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思考:14、15世纪欧洲有哪些发展?思考:14、15世纪欧洲有哪些发展?经济:资本主义产生,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政治:西欧各国希望强化王权,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潮出现,思想解放;思考:天主教会如何阻碍其发展的?神学家所提倡的是禁欲主义,认为追求财富必然陷入贪婪的罪恶。他们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的。卡诺莎之辱思考:天主教会如何阻碍其发展的?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一位西班牙官员迫害“异端”兜售“赎罪券”思考:天主教会如何阻碍其发展的?“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这一时期天主教会与社会发展产生了矛盾:轻商思想-----资本主义产生教权统治-----强化王权封建神学思想-----人文主义宗教裁判所迫害进步人士一、宗教改革的背景:资本主义产生,而教会却倡导轻商思想统一民族国家形成,各国强化王权,而教会成为障碍文艺复兴宣传人文主义,而教会却实行专制;异端运动起到改革先驱的作用。内部腐败、迫害各阶层1517年教皇出售“赎罪券”。1、经济:2、政治:3、思想:4、天主教会:5、导火线: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材料集中体现了A.天主教会政治势力强大B.天主教会凭借权力搜刮钱财C.天主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D.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这句话反映了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C.罗马教会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每一个方面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的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古代地图的功用。(4分)说两种地图所反映的社会思想背景。(4分)欧洲中世纪地图主要用于宗教宣传;中国古代地图主要用于世俗事务。欧洲中世纪地图反映出当时基督教神权思想居于社会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地图反映出中国中心论的思想。1517年马丁·路德张贴《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九十五条论纲》)。在《论纲》中痛斥出卖“赎罪券”的作法,并且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反对用金钱赎罪的谬论。二、宗教改革的内容:1、马丁·路德改革: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主要原因:德国受教会压榨最严重(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直接原因:教皇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宗教改革的推动者,亦是基督教路德宗(又称信义宗,LutheranChurch)的创立人。他提出最有力的论点是“基督教的最终权威是《圣经》而非教皇”。他是第一位将圣经翻译成德语的人。加上活版印刷的推波助澜,各地开始将《圣经》翻译成当地语言,将《圣经》平民化和普及化。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二、宗教改革的内容:1、马丁·路德改革:结合教材知识(必修三和选修一),概括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有哪些?思考其主要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的?①主张“因信称义”②核心是如何救赎灵魂的问题:否定教皇和教会的权威③简化宗教仪式:④人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⑤反对天主教会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号召德意志民族的教会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提高自身地位,追求平等。激发民族意识,得到封建诸侯支持。(1)主张: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资产阶级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通过宗教的形式表达出来。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社会政治运动(2)路德新教的确立:①过程:宗教改革开始后,逐渐产生了新教教会,统称“抗议宗”或“抗罗宗”;新教诸侯与旧教诸侯展开斗争,1552年,新教诸侯在法国的援助下打败德国皇帝。②确立:1555年《奥格斯堡合约》③范围:德国北部和东北部(3)影响:路德烧毁教皇令①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②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的斗争;③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解除精神枷锁;④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关于加尔文加尔文出身于法国一个律师家庭,由于宣传路德的新教而被迫流亡。1536年在瑞士的巴塞尔,他出版了《基督教原理》一书。约翰·加尔文二、宗教改革的内容:1、马丁·路德改革:结合教材知识(必修三和选修一),概括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有哪些?思考其主要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的?2、加尔文改革:主要内容:(1)信奉因信称义,认为《圣经》至高无上;(2)思想核心:“预定论”。(先定论)否定了封建贵族的特权,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了辩护,他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加尔文材料中可以看出加尔文核心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怎么就有利于资产阶级发财致富呢?“预定论”因此,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更加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马丁·路德、加尔文的主要思想有何异同?同:异:都主张信仰得救,否定教皇权威、体现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加尔文教比路德教更为激进,在“信仰得救”的基础上提出“预定论”,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二、宗教改革的内容:1、马丁·路德改革:2、加尔文改革:3、英国宗教改革: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阅读教材思考:改革原因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会起到怎样的作用?英国宗教改革的方式与前两次改革相比有什么不同?3、英国宗教改革:(1)原因:①英国较早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⑤亨利八世离婚案导致国王与教皇决裂(导火线);③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②罗马教廷的压榨和迫害,教会腐化;④英国民众要求改革的热忱。亨利八世的改革英王亨利八世利用国内各阶层反对天主教会的情绪,借欧洲大陆发生宗教改革之机,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宗教改革,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英王为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利,教皇无权干涉英国的教会事务。结果英王获得教会的大量财富,削弱了教会实力,加强了王权。至尊法案(1534年):首脑: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会议:教会召开宗教会议,事先必须经过国王的同意。教规:现行教规须经国王指定人员审查。法庭:教会法庭的职权移交国王法庭。保留: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财产:没收修道院的房屋、土地、贵重物品及其他一切财产,转归王室所有。伊丽莎白一世的改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重申《至尊法案》,要求所有神职人员都必须宣誓效忠国王。并通过了《三十九条信纲》,标榜信仰得救,把《圣经》定为信仰的唯一标准,标志着英国国教会的最终确立。改革后的英国民族教会称英国国教会。英国宗教改革是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的,改革后还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3、英国宗教改革:(1)原因:(2)内容:①通过《至尊法案》,英王为教会首脑,教皇无权干涉;保留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②解散修道院,没收其土地财产,修士还俗亨利八世①重申《至尊法案》,神职人员效忠英王②颁布《三
本文标题:欧洲宗教改革ppt(59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86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