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⒈从全球GDP增长与商品和劳务出口增长的速度对比中看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全球GDP增长与商品和劳务出口增长速度对比(%)年份GDP年均增速商品劳务出口年均增速1980-19903.15.21990-19972.37.0⑴在两个对比期间,商品和劳务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都高于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说明世界各国GDP的实现,有越来越大的部分依赖于对外贸易出口。⑵在两个对比期间,全球GDP的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而同期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却反而提高了。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是用全球商品和劳务出口额占全球GDP的比重来表示的。⒉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资本对利润的追求。⑵对外贸易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推进器。⑶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拥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和技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一国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必然扩展到世界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使物质资源、劳动力资源、技术和资金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才能大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不论大国或小国,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对外经贸关系,都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地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方面的需要。⑶比较优势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各国都专门生产本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出口,进口本国不具优势的商品,就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从生产的社会经济关系方面看,由于各国自然和技术条件的差别,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的同一种商品,会有不同的国别劳动耗费,有不同的国别商品价值。而在世界市场上,商品价格是由国际价值而不是由各国的国别价值决定的。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积极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开展经济、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的交流,可以享受国际分工的好处,加快经济建设速度。二、经济全球化的内容⒈贸易全球化进程继续加快⑴跨国公司数量明显增加,促进国际贸易发展.⑵科技进步带来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⑶服务贸易增速总体上仍会高于货物贸易,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后劲最足。⑷多边贸易体制协调作用增强,各国间贸易体制障碍趋于减少。⑸多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发展,推动区域内贸易自由化。⒉生产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⑴跨国公司的生产布局越来越全球化,跨国投资进一步增强。⑵跨国公司继续向有市场和成本优势的地区扩大投资,跨国并购仍是主导投资方式。⑶国际产业转移从制造环节向研发、采购、销售和服务等环节延伸,非核心业务“外包”趋势发展迅速。⑷跨国投资活动的系统化和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日益凸显,跨国公司组织集中化和注重“当地化”的经营战略调整动向明显。⑸服务业投资速度加快,跨国公司将部分具有智力性、专业性、知识性特点的高层次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引发新一轮职业全球化。⒊金融全球化趋势日渐加强⑴国际资本流动加速。⑵国际金融创新不断发展。⑶新兴国际金融市场加快形成。⑷全球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强。⑸机构投资作用逐步加强。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积极发展对外经贸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基础,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又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能力。它们是相互促进而不是对立的。四、对外开放与国民经济宏观平衡对外开放使我国经济从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这一转变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速度,而且也使国民经济宏观平衡增大了回旋余地。总需求(Ι550+П450)=总供给(Ι450+Π550)通过对外贸易,出口第二部类商品100个单位,进口第一部类商品100个单位,就可以调剂余缺,实现了宏观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平衡。总需求(Ι550+П500)总供给(Ι500+П500)通过对外贸易进口第一部类商品50个单位,就可以实现社会需求和供给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但是外贸逆差50个货币单位,是需要用世界货币去支付的。如果不能用非贸易往来的顺差来抵补,就需要动用国家的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否则就只能用举借外债的途径来弥补。这样对外开放对国民经济宏观平衡的影响,就扩大到财政和信贷领域。第二节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阶段⒈外贸依存度急剧增加一、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年份GDP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占GDP的%1952679659.511957106816515.419621149817197022531135197836243559.81980451857012.6199018548556029.982002958184465846.6200360外贸依存度是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它用于衡量该国GDP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经常用于反映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在15-20%之间,拉动经济增长平均约1.5-2个百分点。外贸对增加就业的贡献:全国平均出口1亿美元可以创造1.5万个就业岗位,平均每吸收1亿美元外资可以增加2900个就业岗位。⒉出口商品构成从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面发展年份出口商品总额初级产品出口额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制成品出口额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额19801819190408.41985274138135457.4199062115946212656199615102191291285353199919491991750233588我国出口商品构成的变化(单位:亿美元)二、我国的对外投资⒈我国对外投资涉及矿产资源开发、远洋渔业、农、林业等合作项目⑴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⑵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一可以绕过东道国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二可以直接利用东道国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大大降低产品成本。深受双方的欢迎。也可以在东道国设厂生产出商品后实行转口贸易到第三国,避开第三国的配额限制和高关税壁垒,扩大市场分额。⒉利用外资的三种类型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一可以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二可以得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利。⑴对外借款①外国政府贷款。②外国金融机构贷款。③外国民间团体商业贷款。④在境外发行世界货币债券。这类贷款构成国家的对外债务,要用外汇或出口产品偿还。⑵吸引外商直接投资。①股权式合营企业。即以认股方式对被投资国进行投资,合资各方各投入一定比例的股份,共建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②契约式合营企业。即合营各方当事人签约,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一般由外国合作者提供资金、设备、知识产权、专有技术,本国提供劳动力、原料资源、销售市场和服务对象,双方按比例分配产品或利润。③外商独资企业。投资国给外商提供土地、原材料、市场、税收等政策优惠,外商提供资金、技术专利、商誉、管理经验,按投资国相关法律进行经营,按时纳税。⑶三来一补和租赁国外先进技术装备⒊举借外债的三个风险指标⑴进口支付能力。通常一国的外汇储备要相当于支付3个月的进口用汇。2006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相当于15个月的进口额。⑵债务率。即外债余额与当年外汇总收入之比。外债还本付息需要外汇支付,债务率可以从外汇收支上直接考查举借外债的能力。目前该比率的国际警戒线是100%。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之比为580.77%,远高于国际警戒线近5倍。⑶偿债率。即外债年还本付息额与当年外汇总收入之比。一国有无偿债能力,更直接、更紧迫的是当年有无还本付息的来源,偿债率更能反映这一状况。目前该比率的国际警戒线是25%,我国2006年的偿债率仅为2.09%,远低于国际警戒线11倍。⒋借入外债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利弊⑴借入外债最大的利是国家经济命脉不受外国控制,弊是借入外资国被迫进行最有效的投资,否则投资失败会引发债务危机。⑵外商直接投资最大的利是投资不构成国家的债务负担,不需还本付息,只是一种企业行为.二是可以引进某些技术专利,商誉和经验,三是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是一种颇具引力的利用外资形式。最大的弊是国家经济命脉容易被外资控制,二是摧毁了我国的民族品牌,三是未学到外国的核心技术。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它不仅使欧美发达国家享受了从中国进口物美价廉的产品,使其产业结构得以升级换代到新技术的制高点,也使澳洲、拉美和中亚从向中国出口中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第三节中国加入WTO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把“双刃剑”,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非只有发达国家才是赢家.在经济全球化面前,一是对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要有全面足够的认识;二是对经济全球化给本国可能带来的利弊得失要有符合实际的估计;三是对本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要有充分的准备;四是要有趋利避害的切实措施。一、中国加入WTO后的正效应⒈可以增加我国在对外贸易双边及多边谈判中的主动权,减少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对我国商品出口配额的限制,使我国能够充分享受参与国际分工的好处。WTO是建立在参与者一致基础上的契约安排,是一个拥有多边规则和纪律并具有相应的规则制定能力、争端解决机制与组织机构的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民主主体。WTO的基本职能:⑴定期制定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受理贸易诉讼,仲裁贸易争端,组织新一轮贸易谈判。⑵寻求全球市场开放。WTO的宗旨是建立没有贸易壁垒的世界单一市场。入世以前我国一些有竞争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的商品仍受配额限制,面临退出国际市场的威胁。加入WTO,就可以获得参与制定贸易游戏规则的权利,并创造一个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保障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⒉有利于扩大商品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加入WTO后,一些国家对我国设置的贸易障碍会自动取消,一些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的歧视行为也会终止。我国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享受着WTO成员国的正当权益,包括享受无条件多边最惠国待遇的权利,享受WTO内发展中国家的各种优惠待遇的权利,享受普惠制待遇的权利等等。使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更大,出口市场更加广阔。⒊在进口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时有更大选择空间,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活动空间与主动权大大拓宽和提高。⒋有利于引进外资。⒌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入WTO,要求我们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以便在经济运行规则上与国际接轨。WTO遵循的市场经济运行原则,对我国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快经济发展。⒍有利于我国企业在优胜劣汰中求生存谋发展。⒎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中国加入WTO后短期内会出现的负效应⒈改变我国外贸顺差的格局,降低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从短期看,国外同类消费品在质量、包装、品牌、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可极为容易地迅速占领我国消费品市场。同时,在对等开放各自国内市场的情况下,我国企业的产品在短期内较难大规模地打入国际市场,由此发生外贸逆差,减少国家的外汇储备。⒉短期内会造成相当数量的企业倒闭,失业问题更加突出。取消贸易壁垒则是对外国商品直接开放国内市场,在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并不能吸纳国内劳动力就业,因此,失业在加入WTO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更加恶化。一国进口政策的最大目标,在于保护国内生产企业。但“温室里的鲜花,经不起风吹雨打”。国际经验也证明,如果对国内产业保护时间过长,只会养成企业因循守旧、不求上进的惰性,最终只能形成一种没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只有逐步减少进口保护,迫使企业面对国际竞争,才能促进本国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我国改革过程中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总之,我国加入WTO后,困难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道路是曲折的,而前途是光明的。本章名词概念外贸依存度偿债率负债率债务率本章思考题⒈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⒉我国加入WTO后的正负效应。⒊经济全球化的内容。⒋借入外债和外商直接投资利弊分析。在科学上决没有平坦的达到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在崎岖小道上奋勇攀登的人,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卡尔•马克思祝您学有所成!
本文标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1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