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中语文教学案例案例名称:《归园田居(其一)》所属课程:人教版高中语文所属专业:高中语文授课课时:1课时设计人:王海侠工作单位:河北定州中学《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分析:《归园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诗,本诗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诗。可以说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辞,迎新我的颂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初中阶段已学过陶渊明的诗歌和散文,对陶渊明的性格、诗歌风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粗略了解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特点和隐士思想。但学生在准确理解诗歌中的景情关系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另外在物质富裕但精神极度缺乏的现代社会,学习陶渊明及其诗歌的现实意义也需要深入挖掘。设计思想:这节课以“研讨诗歌中的景情关系”为重点,以“挖掘陶渊明及其诗歌的现实意义”为难点,力图清晰有效地分层推进使教学重难点的解决非常到位,同时又为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搭建积极活动的平台,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条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背诵诗歌。2.激发想象和联想,再现丰富诗歌画面。二、过程与方法1.分组研讨,通过想象和联想再现丰富诗歌画面,并以此为平台来理解诗歌中的景情关系。2.借助小练笔,深入挖掘学习陶渊明及其诗歌的现实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真正体会到田园诗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美感,感受田园生活的祥和安宁。2.多方面汲取陶渊明及其诗歌给予我们的精神营养。教学重点:借助想象和联想理解诗中的景情关系。教学难点:挖掘学习陶渊明及其诗歌的现实意义。教学准备:自助餐、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启发诱导、学案导学、任务驱动《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梦田》(三毛作词)。导入语:田园是生长粮食也是生长诗意的地方,每个人心里的这一亩田,其实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过陶渊明那些犹如畦垄般整齐的诗行,去领略他的精神世界,看一看生活在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在自己的田园里种下了什么?本环节设计意图:营造诗意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一、诵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1.预习检测:结合导背词,齐背诗歌。导背词是每句的第一个字,即“少……,性……”等20个字。2.学生范读。本环节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诗人诀别官场回归田园的心路历程。二、品读诗歌,细味田园诗意1.联想和想象——解读诗歌的金钥匙本环节设计意图:理论说明,突出强调联想和想象对解读诗歌的重要性。联想与想像是审美实现的关键,没有联想与想像,便没有真正的阅读,更谈不上从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而诗歌又是很有张力的一种文体,所谓张力就是能够用有限的词汇句子,勾起读者无限的遐想,留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再创造的空白空间。所以,我们要想真正领略到诗歌的美丽和妙处,就要善于放飞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诗歌进行再创造,使自己思想如“万斛泉源”。方法指导:对诗句的联想和想像落实在语言上,大多是运用细腻的描写性语言或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再现丰富画面。2.唐诗素描欣赏本环节设计意图:用例子示范如何对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同时把学生带入景物描写的情境,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亮像个顽皮的孩子,躲进云层躺了一会儿,又迅速钻出了圆圆的头。莹莹月光涌进树巢,惊醒了一群睡熟了的小鸟。它们扇动着薄薄的羽翼,飞起又落下,落下又飞起……一只鸟叫了,又一只鸟叫了;一些鸟叫了,又一些鸟叫了。在溪边,在树上,在空旷幽远的山谷里,这群小小的精灵,又在深夜弹奏起春天充满希望的序曲。(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偶一抬头,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树枝。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是。一些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3.借助联想和想象解读《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景情关系本环节设计意图:实战演练,用联想和想象解读诗歌景情关系。(1)学生齐读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方宅十余亩虚室有余闲”。(2)分析诗歌中的景情关系分组赏析:(1)再现丰富画面(借助想象和联想)(2)概括景物特点(用一两个词语)(3)概括诗人情感(用一两个词语)要求:按日常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表述研讨成果。学生成果1:“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那十几亩地是诗人的生命之源,那里有他播撒的汗水,也满盛着他收获的喜悦;这八九间草屋整整齐齐,虽然简陋,却是属于诗人自由的天地。写出了居住地的宽敞、整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敞亮、闲适。教师适时顺势升华情感:乐守清贫、怡然自得。学生成果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可谓“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后院繁盛的榆树、柳树掩住了房檐,剪碎了阳光,投下了斑驳的光影;堂前的桃李也巾帼不让须眉,满院的花开,满园的芳香都为诗人绽放。眼前绿树成荫,诗人赏心悦目、怡然自得。教师点拨景物特点:放飞想象的翅膀,拉长时间的丝线,“桃李罗堂前”好一派花荣实繁的景象!学生成果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茂盛的榆柳含情脉脉地庇护着房子,桃李有秩序地排列在堂前,像是站岗的哨兵,守护着房子,陶老住在里面是多么安心、踏实、惬意啊!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景物的生机勃勃。教师点拨:照顾到景情关系的同时又点明了手法,非常好!学生成果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薄雾笼罩着天地,远处宁静的小村庄蒙上一层面纱,让人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青烟袅袅,缓缓地上升俯视这宁静的山村。写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安宁、祥和、清幽以及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学生成果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站在广阔的田野中,依稀可以看见远处静静矗立的一座小村庄,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村落里升起轻柔而缓慢的炊烟,浓郁的人情味扑面而来。写出了生活环境的朦胧、恬静,读来让人感到很温暖,更何况是置身其中的诗人自己呢?学生成果6:“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条小狗在幽深空寂的巷子里叫着,要把这沉寂的空巷重新激活;一只鸡飞到了桑树顶端,鸣出了浑厚的声音,鸣出了新的一天:一派鸡鸣狗吠的景象。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了环境的静谧,诗人很是乐享其中。教师补充:“鸡鸣桑树颠”,古代的鸡晚上住在桑树上,说明这里的田园生活犹如桃花源般纯朴、自然。学生成果7:“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儿的叫声在曲折幽深的小巷中曲折流传,早晨鸡的鸣声好像把桑树的叶子都要震落了,表现了一种幽静辽阔的田园景象。写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钟情、陶醉。学生成果8:“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里没有官场的应酬,也没有世俗杂事的烦扰,日子过得清静闲暇。写出了生活环境的纯粹干净以及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4.教师总结景情关系:平淡“田园”因被诗人注入了“情感”便化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诗意!田园是诗人自由的天地、自在的王国。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田园描写中处处洋溢着诗人身处陋室却心满意足的欣慰。5.再读诗歌,体会景情关系有“舍”才有“得”,请同学们放开声音,饱含感情地读,要读出陶渊明“舍”弃官场之后回归田园“得”的愉悦,读出那种此生别无他求、犹蒙大赦的心满意足、怡然自得。三.走进诗人,了解人生经历本环节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的归田后的心绪。过渡衔接语:身处陋室却有心满意足的快慰,原因只能到他的人生经历中去寻找。★时世艰难—社会动乱、政治腐败★贵族出身—曾祖父陶侃开国元勋★身世坎坷—8岁丧父、12岁丧母★时隐时宦—为官13年、三次辞官★决裂官场—五斗米★笔耕田园四.走出诗歌,关注社会现实本环节设计意图:挖掘诗人及文本的现实意义。1.纵使时光流逝,在物质富裕但精神极度缺乏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其人其诗仍在多方面给予了我们精神上的营养,请以“陶渊明给予我们的精神营养”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中心明确,语言精练精彩。学生当堂展示写作成果。学生成果1:暮色微凉,触不到,心烦躁。有时候,就这样为了生存,渐渐淡忘最初的本意。沉思默想,只有淡然了,才能无所顾忌地做那些本该做的事;只有宁静了,才能空下心来留意窗外的世界。细数,生活竟可以如此美好,只是从前看不到。学生成果2:一壶酒,一箪食,隐居田园的生活固然艰苦,但若能逃脱官场的牢笼,回归内心的宁静,对陶渊明来说,是值得的。只要心中有追求,何必拘泥于世俗,活得洒脱,就是真理。活出自己的个性与精彩,这就是陶渊明给我们的精神营养。学生成果3:“不为五斗米折腰”,放弃仕途,归隐田园,收获了南山的两畦豆苗,更有带月荷锄归的清闲。时光流转,在今朝,有舍,才有得。或许,与其为了那所谓的虚无缥缈而奋不顾身,不如放下,还自己一份淡然。学生成果4:陶渊明的诗清新自然、通俗天真,抚平人们心灵的躁动和在官场上遗留的伤痕,是人们可以去寻找人生之路或自我安慰的地方,是古今失意之人必求之物和精神食粮,使无数曾经失意的人又找回了自己,重新回到了自己心中的园田,找回了自己心灵的那份率真、正直与宁静。学生成果5:如今,一看到城市里灯红酒绿的生活,便不由自主地想起陶渊明所追求的平淡的田园生活。古往今来,人们追求愈来愈物质迂腐的生活,怎能不让我们痛心,而今天重新咀嚼着陶渊明的诗,心中的杂念全部烟消云散,有的只是清幽自然,闲适平淡。正是陶渊明给了我们精神的净化,给了我们精神的食粮,让我们的精神境界获得提升。学生成果6:陶渊明给予了我们精神养料,丰富了我们精神世界。其诗,打破黑暗,崇尚光明,抨击世俗官场,迎接了属于自己的曙光;人,高洁傲岸,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隐于世间,悠闲自得,入物我两忘之境:诗与人融于一体后自然就回归田园。2.教师总结:学陶渊明终老园田的行为是难的,但学陶渊明的诗十分有益。陶诗能抚慰我们疲惫不堪的灵魂,能净化繁杂市声里浮躁的心灵,能消散喧嚣尘世中心中积郁的块垒。穿越时间的隧道,走进陶老的那一亩田,与崇高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附:板书设计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景:祥和安宁情景关系情:怡然自得淡泊宁静现实意义:心灵绿洲精神营养《归园田居》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步骤简单,三个基本操作(景情关系—人生经历—精神营养)统领了课堂,教师和学生都在享受着一顿丰盛的精神套餐。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和乐趣,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充分体验了挑战智慧的快乐。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发现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宽阔的空间,无论是分析景情关系还是当堂写作训练,教师都十分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能积极主动进行活动的保证。因此,课堂中多向的、多种类型的信息交流产生了,对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交往中得到发挥。课堂上学生的有文采的丰富表达不断擦出思想的火花,学生沉浸在发现的喜悦、和谐的欢愉中----这是本堂课创造的最大价值。学生课前预习材料归园田居(其一)自助餐一、时代背景★时世艰难——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社会动乱,统治阶级热衷争权夺利,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很多有识之士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二、作者简介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彭泽)人。四个称呼:“田园诗人”、“隐逸诗人”、“靖节先生(私谥,品行高洁的人)”、“五柳先生(字号)”。★贵族出身——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身世坎坷——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时名士。他“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时隐时宦——青年时期,受家族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他曾有“兼济天下,普济苍生”的雄心壮志。陶渊明29岁,开始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到41岁归隐。曾三次辞职。陶渊明一共做官十三年。13年的仕途生活,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格和气节。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抱负而不断尝试、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1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