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构建小学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构建小学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实践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名称:《构建小学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实践和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是世代积淀的民族瑰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同时书法艺术有着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的特性,特别是随着钢笔等新型书写工具的发明和使用,硬笔书法以其便洁的实用性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逐渐了取代了绝对艺术性的毛笔书法而被广泛地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硬笔书法教育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的今天,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洁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各方面素质形成的启蒙期,而对小学生进行硬笔书法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智力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随着电脑的普及运用硬笔书法的实用性正在逐渐减弱,社会和家庭也逐渐淡化了对它的热情,硬笔书法慢慢变成一种可学可不学的摆设,甚至在现行的小学课程中都没有一套规范的硬笔书法教材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和家长也在极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的支配下,更多地去选择英语、奥数、写作……同时许多学校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仍按应试教育的模式教学,而淡化了硬笔书法教学,促使硬笔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瑰宝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从而导致硬笔的教学改革举步维艰。尤其是教学实践过程中,带有浓重的古典式、私塾式的结构散漫、师徒相授的经验教育色彩;在教学内容上过于强调纯技法的教学,而忽视了硬笔书法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目标上过于追求“整齐划一、规范方正、干净清楚”的写字要求,而忽视书法体现个性及风格的艺术要求。于是硬笔书法这一被打上中华民族文化烙印的“文化的艺术”,这一以独特的艺术情趣来展现其文化内涵的“艺术性的文化”,使逐渐失去了“艺术的灵魂”,积甸了千年的艺术性和传承着丰厚的人文内涵的育人价值便悄然逝去。显然,现实需要我们构建一个既能规范硬笔书法教育又能有助于教学实践的课程体系。我校从2002年9月就开设了硬笔书法训练课程,2004年将其列为学校的特色项目。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涌现了一大批能够写一手漂亮硬笔书法的教师和学生,而且也积累了一定的硬笔书法教学经验。随着研究地深入,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自发、分散、浅表性的硬笔书法研究状态,是无法实现硬笔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开拓,无法实现硬笔书法育人价值的肯定和宏扬。在深入的反思中,我们深深地意识到硬笔书法这种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不管是书写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不管是书写过程,还是最终的艺术鉴赏,无不融合着育德、启智、健体和审美的强大育人功能。因此,我们试图从育德、启智、健体和审美等育人功能的角度,去构建一套适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特点的硬笔书法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在硬笔书法艺术的实践中充分理解、领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达成“规范、端正、整洁”书写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学生艺术个性的形成和张扬;在注重硬笔书法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同时,使学生初步具备书写、欣赏硬笔书法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继承、弘扬祖国文化的责任感。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根据1998年教育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及深圳市教育部门“每个公办学校必须开设书法课”的规定。四、研究的目标1.从育德、启智、健体、审美四个维度努力构建一套符合学生认识特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丰厚校园人文内涵的硬笔书法的校本课程体系。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活跃学生校园生活,精心培育学校的人文精神,使硬笔书法艺术和校园人文内涵紧密交融,强化其育人功能。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学生硬笔书法表现力,培养众多的硬笔书法爱好者,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赋予硬笔书法的经典性和现代感。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挖掘硬笔书法和育人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硬笔书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创造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书法创作、鉴赏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五、研究的内容书法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是文化兴旺发达的要求,是时代的需要,书法教育能发挥育德、启智、健体、审美等诸多功能。写好汉字是我们中国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各方面素质形成的启蒙期,而对小学生进行书法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智力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书写能力的形成过程和培养人的思想、意志、毅力等诸多非智力因素也有着密切联系。十分显然,硬笔书法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因此,我们将以育德、启智、健体和审美四个维度,努力构建一个把硬笔书法技能和育人功能相结合、硬笔书法训练和学生主体的发展规律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体系。(一)育德功能的开发硬笔书法是以汉字书写为艺术表现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着汉字的形体美。况且,不管是硬笔书法本身,还是其书写的内容载体,都承载着几千年积淀的民族人文精神。因而,硬笔书法所肩负的极大的育德功能是硬笔书法课程体系构建最核心的内容,也是硬笔书法教育组织实施的出发点。1.育德——硬笔书法校本课程构建的核心所谓“笔正须心正,心正则笔正。”书法和德育,书艺和人品,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必须追求高度的和谐和完美的统一。书法,这一中华文明的精粹,是历经五千年文明才得于锻造出的境美绝伦的“龙的文化”,必然承担着育德的职责。(1)把爱国情感的培育融入书法课程体系。汉字以其线条曲直适宜、纵横有度,结构间架疏密自如、整散天然。而书法正是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艺术,他把汉字的形体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舞而有舞的飘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扬。我们应把硬笔书法的巨大思想价值的分析和熏陶编入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书法艺术实践中升腾起对中华文明的无比崇拜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无比自豪。(2)把品德情操的哲理精髓的领悟融入书法课程体系。所谓“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在课程体系中,我们应收编历代书法名家的典故,增强书法艺术对品德情操的导引功能。(3)把良好行为习惯和意志力的养成融入课程体系。书法艺术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其双姿的养成及运笔的灵动变化都需在反复的训练之中得于形成。应而,我们试图把硬笔书法和写字结合,不仅做到提笔便是练时,更增强其实用价值。(4)把“真、善、美”的体验融入课程体系。作为书法作业,作品内容大多是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也大多言简意赅地体现了真、善、美的丰富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滋润。因而,硬笔书法的教材内容必须精心选择:关于歌颂祖国、歌颂人民、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向上的经典诗词;名人名言、智人睿语;有教人求真求实、有深厚文化内涵、能正心养品等具有育人价值的文本。这样,学生在练书法的同时,既丰富文化知识,又升华了精神境界,培养高尚情操。2.育德——硬笔书法教育组织实施的出发点。(1)以硬笔书法的形式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具体策略:开辟全方位的硬笔书法宣传阵地(形成教室、楼道、宣传橱窗和校牌、校报题字等多种文化板块,构成生生不息的文化长廊。这种育人环境,不但提高了校园文化的艺术品位,而且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2)练笔和养性相结合。硬笔书法教学不应只把艺术涵养作为终极目标,更应关注学生其平淡、荣辱不惊等品性的养成。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沉浸于书法训练之中,在培养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的同时,推动其心平气和、敏锐思维、善解人意等性情的养成。(3)练笔和书法名家的典故交流相结合。在书法教学时,有意识用生动的语言叙述、介绍中国历史上顶天立地、坚贞不屈、英勇顽强、勇于抗争外辱,敢于为民请命、解困,且书法上有一定造诣的英雄人物、著名政治家、知名学者,如颜真卿、岳飞等的故事,激发培养学生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4)练笔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相结合。书法艺术是高雅的超越表象模而直指心性的艺术,在练习和欣赏的同时引导学生和书法艺术产生一种心灵的交流,情感的共鸣,精神得以升华,情感得到愉悦,性灵得以陶冶,情操得以培养。而那一笔一画的书写也让学生获得了韧劲和耐力,形成了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二)启智功能的开发研究发现,书写操作可以提高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协调活动性,从而促使右脑反应能力提高,进而影响智力水平的发展。而且,书写水平越高,其大脑右半球的反应灵敏则更为明显。因为书法是线条艺术,是千变万化的线条组合艺术。书法教育通过临摹、创作等实际活动,对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创造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1.临贴流程的构建:书法离不开模仿。通过对范本的结体、章法的观察和揣摩、想象,可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思维能力,促进大脑思维的敏锐。天长日久,使之能体会出每一点画用笔的精到之处,感悟到框架的精巧之法,领悟出通篇书法的气韵。长期心摹手追,便函能掌握运笔结体的规律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悟性,激发学生灵感。况且汉字笔画长短、精细、曲直,用笔的涩疾、提按,结构的高低、大小、整齐和错落、匀称和布白等等,无不是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体。在临贴的过程中,其思维的训练价值不可低估。因而,我们试图根据硬笔书法的特性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材的编排中构建一个临贴流程。(1)观察:贴中字的形态、书写方法、笔画的位置、结构的搭配等;(2)对临:边观察边写,从记一笔写一笔过渡到一个偏旁或字的局部;(3)背临:从记住一个字写过渡到一行或一段;(4)意临:根据所学临字贴的风格、特点自己创作新的作品。2.把创造力的培养引入课程体系。学书法不能因循守旧,一味承袭而不思创新,即便临摹得形神毕肖,也无多少价值。因而我们要让学生在师承范本,包括对临、背临、意临时,在于领悟、掌握、记忆运笔、结构、章法的基本内涵和规律的特征,最终实现在书法中流露出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创意。在教材中,我们试图采取:鉴赏名家名作,寻取精典运笔技能;多留空白点,让学生发挥创造才能;设置争议点,让学生交流争辩;开放章法结构处理,拓展学生的创意空间等策略。3.教学组织策略。硬笔书法教育的启智功能的开发,需要学生主体的不断实践。因而,教师必须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交流环境,而不能以指导者的身分主宰课堂。临贴要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运笔要符合学生的肌肉发育特点,书法个性要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章法的构建和创造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书法个性的养成。(1)书法实践的分类:目标分类(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及同年级的学生,结合奥苏伯尔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分类制定。);施教分类(硬笔书法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培养几个书法高手。因而硬笔书法教学更需要施教。具体操作:①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构建培养兴趣——初步领悟运笔——学会合理处理结构——学会运笔——掌握章法创作——形成风格的指导流程;②对同年级学生,则针对其结构的把握、运笔的方式技巧等优势特点引领。);书法个性分类(抓住学生的优势特点激励性评价;抓住关键字进行指导性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评价;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运笔方式和技法等特点,形成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张扬其艺术个性。(2)到了中高段的硬笔书法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爱好,按“楷、行、草”三档确定临贴的基本范围,让学生自主选择,专攻一体,同时也要用一定的时间
本文标题:《构建小学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2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