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墨子一、墨子简介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名翟,鲁国(一说宋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两家号称“显学”,墨子在当时的声望与孔子差不多。由于墨子倡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基本反映了广大劳动阶层的呼声,因此,墨子又被誉为劳动人民的哲学家。《墨子》就是记载墨翟言论和墨家学派思想资料的总集。二、政治伦理思想•《尚贤》:主张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反对任人唯亲。主张从天子到下面的各级官吏,都要选择天下的贤人来充当。•《节用》:墨子对统治者过的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极为反感,主张对统治者要进行限制。•《节葬》:对死人的葬礼,墨子主张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兼爱》: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1、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墨子主张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的“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的掠夺性战争。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墨子还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三、军事思想2、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主张“深谋备御”,以积极防御制止以大攻小的侵略战争。形成了一个以城池防守为核心的防御理论体系,概言之,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倡导积极准备,力争做到有备无患。“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廓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必无备虑,不可以应卒。”二是“守城者以亟敌为上”的积极防御指导思想。三是在防御作战具体战法方面,提出了一整套防御作战战术原则。四、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非命》、《贵义》、《尚同》、《天志》、《明鬼》、《墨经》诸篇中。墨家哲学思想的最大贡献是认识论。墨子主张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类:“闻知”是传授的知识;“说知”是推理的知识;“亲知”是实践经验的知识。这就否定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五、宇宙论思想宇宙观:墨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来的,都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也就是整体包含着个体,整体又是由个体所构成,整体与个体之间有着必然的有机联系。时空观:把时间定名为“久”,把空间定名为“宇”,并给出了“久”和“宇”的定义,即“久”为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宇”为包括东西中南北的一切空间,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不间断的。时空既是有穷的,又是无穷的。对于整体来说,时空是无穷的,而对于部分来说,时空则是有穷的。运动论:在连续的统一的宇宙中,物体的运动表现为在时间中的先后差异和在空间中的位置迁移。不同于道家的物质本源和属性观六、数学思想关于“倍”的定义。墨子说:“倍,为二也。”(《墨经上》)关于“平”的定义。墨子说:“平,同高也。”(《墨经上》)关于“同长”的定义。墨子说:“同长,以正相尽也。”(《墨经上》)关于“圜”的定义。墨子说:“圜,一中同长也。”(《墨经上》)关于“中”的定义。墨子说:“中,同长也。”(《墨经上》)七、逻辑学思想墨子称逻辑学为“辩”学,把其视之为“别同异,明是非”的思维法则。他认为,人们运用思维,认识现实,作出的判断无非是“同”或“异”,“是”或“非”。为此,首先就必须建立判别同异、是非的法则,以之作为衡量、判断的标准,合者为“是”,不合者为“非”。这种判断是“不可两不可”的,人们运用思维以认识事物,对同一事物作出的判断,或为“是”,或为“非”,二者必居其一,没有第三种可能存在,不可能二者都为“是”,或二者都为“非”,也不可能既“是”又“非”,或既“非”又“是”。用现代的逻辑学名词来说,这就是排中律和毋矛盾律。
本文标题:《墨子》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3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