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信息资源管理法规李浩(MSCinComputerScience)(U.K.)2相关背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引起一系列的问题信息网络和资源安全问题、网络犯罪等一系列问题。常见的信息侵权行为”馒头血案“侵权了吗?其与《无极》和《法制报道》为模板改编为一个比较好看的短片3主要内容•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概述•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结构•知识产权43.1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概述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问题,只有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才能指导我们进行有利于自身的工作。《馒头血案》以及《梦断奥斯卡》之类的短片所引发的诉讼纠纷问题。53.1.1基本概念•定义和作用是用来调整信息在生产、搜索、处理、累积、存储、检索、传递和消费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规则的总和,它以信息领域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63.1.1基本概念-定义和作用(续)•信息政策法规包括信息政策、信息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信息政策是国家用于调控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涉及信息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以及信息行业的发展规划、组织与管理等问题。•信息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批准制定,并由其强制执行,调节信息领域经济和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73.1.1基本概念-政策与法规的区别•政策与法规的区别1)运用手段和调节方向不同。信息政策运用行政手段,制定一定的政策,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而法规则采样法律手段,对具体行为起制约作用2)制定过程、可操作性不同。政策制定较简单,执行时解释空间大,可操作性和强制执行性很差;而法规则依严格程序由专门机构制定,可操作性很好,具有强制执行性。3)变化频率不同。政策随社会发展和现实的变化而变化,而法规在制定后相对稳定,有较长的时效性。4)调整对象不同。政策调整范围较大,而法规较小。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一个宏观调控,一个具体实现,缺一不可。83.1.2信息政策法规的发展历史我国信息政策法规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以前主要局限于科技信息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主要解决科技信息系统建立和体制改革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这时的信息政策和法规层次很低,解决的是科技信息领域内的具体问题第二阶段1980年—1992年科技信息政策法规的全面研究和制定阶段主要是不断参考、引进和吸收国外的经验,研究我国信息政策法规的理论体系和内容框架,层次较高。其主要标志是,1991年2月,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6号”的形式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国家信息政策,即《国家科学技术情报发展政策》第三阶段1992年到现在信息政策法规研究的全面展开阶段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信息工作转换为契机,信息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突破了科技信息政策的约束,更加广泛的围绕信息的生产、流通、分配和管理活动而展开,包括研究和制定信息产业政策及信息政策与信息系统安全、协调政策等。其主要标志是,1993年9月,主题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信息政策与战略”的国际信息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众多的中外专家建议将信息产业的各个服务部门及信息产品逐步纳入政策、法制管理的轨道上来93.1.3政策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其主要由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和计算机终端组成。1993年9月,美国政府启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GII)计划1994年4月,克林顿签署”建立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总统令。1998年1月,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短期利益不明显。制约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通信网络。103.1.3政策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续)•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现象严重缺乏统筹规划的信息化的推进和建设,将导致信息传输网络不能互连互通,资源无法共享,形成一个“信息孤岛”。我国目前面临三大“数字鸿沟”:中国与世界、中国各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达20-30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差异也比较大,城乡差别显著。113.1.3政策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续)•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制定自己的技术标准我国信息业总体来说大而不强,创新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只有30%;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能力薄弱,形成“引进-落后-再引进”恶性循环造成原因:1)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明确,创新机制未形成2)资源的配置还没有市场化3)企业技术研究和开发投入不足4)发展的重点没能更多地投向科学技术5)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紧密结合的机制还没能完全建立起来。我国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标准。DVD、OS、网络标准etc123.1.3政策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续)•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不够我们不仅要创建自己的知识产权,还要把国际规则贯穿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政策法制意识。我国信息政策法规的体系结构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研究:在纵向,形成适应国家信息化需要的能促进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法规框架,初步形成地方性、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三个层次的规范体系;在每个层次上,从横向按照内容将信息政策法规体系划分为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和市场等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政策法规。133.2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结构3.2.1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的设计•分类按照莫斯科法学院B.A.科佩洛甫博士的方法,可分为:实现信息检索、获取、传递和应有的领域;原生和派生信息的生产与传递领域;信息资源形成、产品制造、服务提供的领域;信息系统及其他相关技术建立和应用领域;信息安全手段和软件制造与应用的领域。143.2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结构(续)信息政策法规应尽可能地覆盖其理应涉及的信息领域,单一化且标准统一的信息政策或法规是不可取的。图3.1信息化要素及相互关系153.2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结构(续)•信息政策法规的制定原则系统性、科学性在制定政策法规时,从系统性原则出发,综合地考虑问题,制定出尽可能全面的信息政策法规;其次,还要求其具有导向力和约束力,能够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既要体现国家和政党意志,又要符合实际情况。163.2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结构(续)-信息政策法规的制定原则•经济性经济性有两层含义,它既针对国家信息信息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也针对国家政策法规的具体内容。在制定国家信息政策法规时要使得整个制定成本小于社会从它所获得的收益,否则,该政策法规需不需要制定就很值得慎重考虑了。另一方面,国家信息法规本身也应该具有像经济法律一样的经济功能。173.2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结构(续)-信息政策法规的制定原则•协调性原则在设计信息政策法规体系时,应当立足于全社会,从信息、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出发,和经济建设、科学建设、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同步。一方面,在信息政策法规体系内部,各具体的政策法规之间要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另一方面,国家信息政策与法规是国家对信息活动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政策与法规各有不同的类型.183.2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结构(续)-信息政策法规的制定原则•稳定性原则信息政策法规一旦制定,就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否则,随意更改就会损害政策法规的严肃性,产生不良的影响。•导向性原则政策法规要在导向上有所侧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利于某些领域的政策规划。193.2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结构(续)-信息政策法规的制定原则•周期性、弹性原则每以项政策法规都有其生命周期,一般一项政策法规要经历需求、分析、制定、公布和实施、评价五个阶段。周期性原则要求我们认清信息政策法规的发展规律,在分析、制定、公布和实施、评价的时候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脱离实际想问题,办事情。弹性原则要求制定政策法规时能够克服其滞后性通病,对未来有前瞻性与容纳性,对新情况留有余地,做到适度超前。制定政策法规时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则外,还需要考虑各相关权利主体的利益和地位。203.2.2信息政策体系结构-信息政策的分析模型•信息政策的分析模型莫尔的信息政策矩阵要素层次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工程人力资源立法条例产业层次信息部门的发展问题,如何规范信息服务部门的发展组织层次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处理来确保组织机构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社会层次考虑与个人和社会团体相关联的信息需求与信息供给213.2.2信息政策体系结构-信息政策的分析模型(续)•莫尔的信息政策矩阵产业政策层面主要考虑本国经济中信息部门的发展问题,研究信息政策如何规范信息服务部门的发展,使信息产业、产品和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组织政策层面目标是让组织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处理来确保组织机构能够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生产力、效力和竞争地位。社会政策层面考虑与个人和团体相关联的信息需求与供给,研究人们利用信息的方式,确保公民能够有效地利用社会、政治和经济信息。三个层次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相辅相成。223.2.2信息政策体系结构-信息政策的分析模型(续一)制定政策法规过程中,还应发展一些更具体的目标。•信息技术因素3R1L-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确保信息再正确的时间,以最低的成本,通过正确的渠道传递给正确的用户。•信息市场因素应面向所有的信息交换,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刺激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信息工程因素鼓励信息产业领域的工程开发与应用233.2.2信息政策体系结构-信息政策的分析模型(续二)•人力资源因素促进人们拥有信息处理和利用的技能•立法条例因素在权利与责任之间达成一种平衡243.2.2信息政策体系结构-信息政策的体系结构•信息政策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是国家信息政策法规的“躯干”和“骨架”。253.2.3信息法规体系结构•信息法规的相关概念信息法调整的是信息化进程中各组织和个人的信息行为以及相互之间形成的信息法律关系。主体是在信息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组织和个人.信息法律关系是各权利主体在参与信息活动过程中相互形成的一种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其所涉及的主体相当广泛,包括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能够和有资格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全部主体形式,包括政府部门、经济组织、非盈利性组织等。263.2.3信息法规体系结构-相关概念•法律规范的客体客体是一定的行为以及在特定环境中的物化的和非物化的财。其包括3个部分:信息资源信息是一种资产,其本身具有资源性以及价值性等信息技术是传播、处理、应用和收集等环节的手段,推动力各相关主体的信息行为主体行为是构成信息活动多样性的基础273.2.3信息法规体系结构-相关概念•信息法调整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其目的在于发挥法律的政策导向功能,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在生产、传播、处理、存储应用、交换等环节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其目的在于规范主体资格和主体行为,确定权利义务关系。283.2.3信息法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及内容•体系结构及内容293.2.3信息法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及内容•信息安全法律制度范围包括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需要保密的信息进行加密、信息保密,包含通信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等。•信息标准法律制度对信息活动各方面进行标准化的调控、规范,促进信息发展。•信息环境法律制度是指与信息制作、加工、传递等环节相关的活动环境。303.2.3信息法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及内容•信息资源法律制度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调控信息资源的政策法规以及对其行为的规定。•信息产业法律制度是对属于信息产业的各个行业的生存及发展进行调控,调整信息产品、服务的生产活动,范围包括电信业、邮政业、广播电影电视业、出版业等。313.2.3信息法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及内容•信息技术法律制度是对涉及信息产品、服务生产和利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状况进行调控,包括信息技术的引进与改造、配置应用等。调整范围有计算机、通信系统、软件等。•信息人才法律制度是对生产和提供产品、服务的人才进行的培训、考核、认证进行调控,以保证强大的人力资源储备。•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著作权、专利、商标等。323.2.3信息法规体系结构-体系
本文标题:信息资源管理法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