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柱钢筋位移处理方案一、原因分析:由于墙体竖筋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没有在墙体钢筋下部放水平梯子筋,钢筋在浇筑过程中控制不到位,导致在浇筑振捣时发生了钢筋位移。出现该情况的主要管理原因是,我项目部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未尽到相应的管理职责。二、处理方案根据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中关于钢筋位移的相应要求,具体处理措施如下:1)钢筋位移不大于20mm:如果钢筋位移在20mm范围内,可剔凿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深度约6~8厘米,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即可。这样的处理,符合钢筋≥1:6改变位置的要求。按照≥1:6的比例调整钢筋意思:如果钢筋位移了20mm,在顶板以上不小于20×6=120mm的高度范围内调整到位。禁止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将钢筋煨弯。2)钢筋位移>20mm≤40mm:如果钢筋位移在20mm到40mm之间,同样将钢筋根部的混凝土剔凿约8厘米深度,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同时采取钢筋根部绑扎钢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加筋的直径同原结构钢筋,加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或者焊接)搭接在一起。3)钢筋位移≥40mm:如果钢筋位移大于40mm以上,同样将钢筋根部的混凝土剔凿,深度约8厘米,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同时采取根部结构植筋的方法加固,规定植筋深度h≥15d,规格同原钢筋。所植钢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化学植筋所用锚固胶的锚固性能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对获准使用的锚固胶,除说明书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填料)外,现场施工中不宜随意增添掺料。化学植筋置入锚孔后,在固化完成前,应按照厂家所提供的养生条件进行固化养生,固化期间禁止扰动。具体见下图:三、预防措施1)每次浇筑混凝土前由施工队挑选有经验的工人进行钢筋纠正,并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在施工现场挂牌明确看筋责任人。2)浇筑完混凝土后,竖向钢筋位移预防措施:应在墙体钢筋上口设置水平梯子筋,在柱钢筋上口放置定位套卡。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位移。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要由看筋人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及时校正,尽量不碰撞钢筋,严禁砸压、踩踏钢筋和直接顶撬钢筋。砼浇注后,应立即检查、校正、固定,防止偏位,特别对暗柱及门窗洞口暗柱钢筋,更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水平筋位置,间距不符合要求预防措施:墙体绑扎钢筋时要有竖向梯子筋,绑扎过程中应搭设高凳或简易脚手架,以免水平筋发生位移。钢筋绑扎必须牢固,固定钢筋措施可靠有效。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垫块要沿主筋方向摆放,位置、数量准确。对暗柱外伸主筋部分要加一道临时箍筋。4)门窗洞口加强筋位置尺寸不符合要求:应在绑扎前根据洞口边线将加强筋位置调整,绑扎加强筋时应吊线找正。5)要求各施工队应加强班组的管理,组织好交接检工作,以防类似问题的发生,对于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执行的,项目部质检人员可按要求不准许混凝土浇筑,并开据《钢筋混凝土工程不合格品处罚通知单》进行相应处罚。编制单位: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三公司干休所项目部编制人:李田超编制时间:2010年10月14日北京军区司令部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住房改造工程
本文标题:柱钢筋偏位处理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40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