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儿童发展与教育的案例分析案例:小满最近总是把小朋友扑倒,妈妈告诉小满不要去扑小朋友,可是小满好像听不懂,看见小朋友还是会奔过去,以致小朋友的家长一看见他就赶紧把孩子带走。妈妈觉得很难为情,有时看到其他小朋友家长在一起聊天,很想加入进去,又怕小满惹人厌,只好带小满在远处玩,不好意思过去。妈妈感到很孤单,同时感到小满也很孤单。分析:建议妈妈把小满扑倒小朋友的过程录下来,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建议家长要看到孩子发展和交往的需要,不要因为会碰倒小朋友而限制小满的交往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他家长的心理感受,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尽管妈妈不限制小满,其他家长也会躲着小满,小满的交往需求同样不能得到满足,还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己不受欢迎的印象,可能以后会让孩子形成自卑等心理。建议家长支持鼓励小满去抱小朋友,同时家长要站在小朋友的身后用身体支撑小朋友,以免被小满扑倒,并用语言对小朋友说“小满喜欢你,想抱抱你,可以吗?”一方面可以教小满学会用语言表达,另一方面是向小朋友和家长表达友好的信息,让大家知道小满没有恶意,只是喜欢小朋友想和小朋友们亲近。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要关注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二、本学期的收获要知道,忽视3岁之前的教育是一大憾事。早期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但是早期教育不是超前教育。当然,随着人们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0-3岁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不仅社会上各种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级政府教育部门也越来越重视0-3岁儿童的教育,并逐渐将0-3岁儿童的教育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北京市教委2003年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对幼儿园提出0-3岁早期教育的任务,进行了幼儿园早教基地的评选活动,促使幼儿园将0-3岁儿童纳入教育范畴。这使0-3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建立起了直接的联系。近年来,幼儿园也主动将0-3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问题以及0-3岁家园合作纳入教育研究范畴,使双方合作更加可能,更有意义。婴幼儿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经验来自与那些有接触价值的成人、同伴和年龄较大的儿童之间的交互作用,在0一3岁早期教育中,家庭对婴幼儿的发展有着更加直接、深厚的影响: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主要交往对象是家庭成员,许多外在影响要通过主要抚养人才能发挥教育价值。而且,婴幼儿通过与主要抚养人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获得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家庭、幼儿园的合作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0-3岁儿童由于发展水平、发育特点的不同以及施教主体的不同,在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和合作内容是有所不同的。家长一方面通过亲自参与0一3岁亲子教育安排的亲子游戏活动,观摩老师的教学指导,来学习促进孩子发展的具体技能;另一方面通过问题咨询解答来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亲子游戏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它不仅对孩子有益,而且对家长也有好处。通过与孩子游戏,家长可以直接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采取适宜的教育方法,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家长在家庭教育知识、教育手段及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素质。同时,家长与孩子游戏的过程充满了欢乐,这种氛围有利于家长保持愉快的心情,促进家长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同时,0-3岁亲子教育还可以有效地挖掘家长群体身上的教育资源。与教师一样,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而且是0一3岁孩子最可接受的老师。与教师教育相比,家长教育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方面,那就是教师掌握的是一般规律,而家长都是针对孩子发展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带着问题学习的,迫切需要拿来即用的知识技能,是非一般规律所能奏效的。于是,受家长欢迎的教育者往往是家长群体本身。家长们经常会针对自己孩子的各种问题,或者自己在教养上的一些困惑求教于其他家长,因为这些家长的孩子月龄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相同月龄孩子的家长常常会互相比较孩子的发展情况,并互相取经。在3岁前,孩子们需要的是我们的爱,而不是过多的物质。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孩子内在的爱得到的越充分越自然,他对外在物品的需求也就越少。妈妈送的礼物能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却无法代替缺失的陪伴和母爱。恰恰相反的是,在物质上能够控制住,用心生活用心关爱孩子的家庭教育,最能滋养孩子的内在。减少物质的给予,增加精神的交流。心理学上,将爱的语言归结为五类:语言、服务、礼物、肢体接触、精心的时刻。对孩子而言,11岁之前平衡的提供这5类爱的方式,将使得他更能接受到对方的爱意也更能给人以爱。在早教实务中,我学到了0-3岁儿童发展指标与教养策略框架。还有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事实还有观察要点。我们的教养理念是我们要关爱儿童,满足需求、以养为主而教养融合。宁静勿燥、宁简勿繁。有人以为「寓教于乐」才是适合儿童旳,其实未必,儿童也。我们也应该关注发育并顺应发展。这里就一定要提到亲子园。亲子园是由父母或家人带宝宝一起参加的活动,是提供亲子群体之间进行交流、活动的场所。它既是孩子成长学习的乐园,又是家长的课堂,在早期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给予父母以具体、专业、系统的指导。一方面增进父母和孩子的情感,一方面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亲子园便于宝宝探索、交往的环境。会馆除拥有宽敞的学习场所外,还应为宝宝提供足够的游戏区域,让宝宝在自由的空间里探索发现,并且有更多的机会与同龄的众多伙伴交往,培养宝宝的探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幼儿园是针对3-6岁儿童,保教结合,保育为主,教育为辅,提供给孩子一个集体生活学习的环境。教学形式是封闭的,家长不直接参与。亲子园与幼儿园有质的不同,亲子园的教育覆盖0-3岁全过程,是以教育活动为主,教的是家长,育的是宝宝,是一种亲子互动。智慧熊亲子园在为孩子设置开发多元智力的一个完美场所的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如何正确开发幼儿全能的科学、系统的培训。父母与宝宝一起来亲子园,在专职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教学活动,通过活动达到开发0-3岁婴幼儿潜能的作用及增进家长与宝宝的亲情。爸爸妈妈可以直观地看到孩子的表现,从而更直接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实时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措施,这是与幼儿园不同的。而早期指导教养是由接受过专业培训,同时又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面向教养者(家长)开展的如何进行早期教养的指导活动,为教养者传播育儿知识,同时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及一些实践指导。但是当我们不再亲子园的时候,作为婴儿的老师什么呢?母亲与婴儿教师有差异,母亲天生偏爱自己的孩子,母亲的行为有更大的自发性和随意性,教师喜欢孩子但是更理性。教师必须深思熟虑,明确而有计划地处理儿童的生活。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婴儿角色的特殊性,我们应该是有非凡的、慈母般的爱心。我们也应该是敏感的观察者,同时也应该成为婴儿成长的专业性的指导者。但是我们也应该避免婴儿依恋某一位老师。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老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是敬仰和崇拜的对象,老师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喜欢举止大方,亲切活泼,穿着得体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如果孩子生下来智力一点都不开发,不去教育的话,要说回到类人猿时代也不夸张,狼孩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现在很多家长开始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注育方法欠妥,但却不知道应该怎么改进,也找不到更好的帮手。有的家长为此购买了很多早期教育的书籍和光盘,不但花费高而且费时费力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家长多了解育儿的知识,以便找到合适的资料和方法因材施教。
本文标题:0-3岁儿童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4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