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考历史一轮巩固祖国统一大业精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1.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2.了解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比较分析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根本不同,并注意与当前台湾问题相联系。3.注意梳理历史发展脉络。着重把握中国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所做出的几次重大调整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4.从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入手,理解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因、方针及意义。5.从内涵、提出、内容、相互关系、作用及意义来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初步步入世界外交舞台。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新时期以来:外交领域的新建树;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课程标准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2.高考考点“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D3.高考真题【例1】(2012天津)“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这一事件为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国力的强大。故答案选D项。B【例2】(2012江苏)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解析】从时间看,当时港澳还未实现回归,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据此可直接排除C、D两项。从当时实际分析,台湾同胞对于“一国两制”仍存在猜疑,对其前景还需要观望,说“普遍认同”与事实不符,而且材料中只是提及了部分台湾同胞,不能说“普遍认同”,故排除A项。“想家”表达了台湾同胞急于“回家看看”的迫切愿望,B项最贴近材料所反映的问题。【重难突破】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对台方针发生明显的变化。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国力的提高、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平统一祖国的可能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形成过程:①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②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③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含义:“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国家”之下实行“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意义: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之路。顺应了历史潮流和民心。2.新中国成立后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党和政府的政策有何变化?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变化:由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2)原因:①武力解决,不仅会延缓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而且会影响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不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②和平解决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③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日益成熟。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都为我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了条件。【他山之石】岳麓版教材在“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一目中增加了1995年,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2002年,中共在“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呼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岸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对话,并郑重声明:“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D一、选择题1.1979年全国人大宣布的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表现在()①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②美国断绝与台湾外交关系,遏制了台独势力③两岸相互投资设厂④台湾当局对“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美国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不是我国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结果,两岸投资建厂不符合历史事实,大陆不能在台湾办厂。正确答案为D。2.2012年3月,胡锦涛与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举行会晤时,吴伯雄在正式场合提出“一国两区”的说法,这是长期以来台湾方面在法律层面对两岸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这一态度()A.实质上主张台湾独立B.表明台湾在统一道路越走越远C.与一国两制的底线不矛盾D.与一国两制完全相同C【解析】“一国两制”和“一国两区”的说法前提都一致即“一国”,这是一国两制的底线,由此可以排除A、B项。但二者又不完全一样,可以排除D项。3.1987年3月5日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说:“……香港人民对于英国的这块殖民地到一九九七年归中国统治之后能够保持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与日俱增。”此报道说明香港人民()A.迫切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B.不支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C.企盼获得民族独立和自由D.逐渐认可“一国两制”的方针D4.德国《法兰克福报》2007年在评价香港回归10周年时说:“十年前,中英两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香港问题,它既是邓小平的智慧,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法兰克福报》主要是在强调()A.“一国两制”促进了香港的繁荣稳定B.香港回归是中国统一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C.邓小平对香港回归做出了贡献D.香港回归给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D【解析】选D。注意材料强调的“人类的共同财富”,这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上肯定了香港回归模式给国际社会解决类似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故选D。5.2013年3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在香港立法会部分议员座谈会上发表讲话称,香港选特首一定要选出爱国爱港的人,就是不能与中央对抗,不能企图推翻中共领导的人。这种说法()A.是错误的,违背了港人治港的原则B.是正确的,因为“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C.是一家之言,没有法律依据D.是错误的,香港特首只要爱香港,维系香港的政治经济稳定即可B【解析】选B。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内涵,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一国两制”的理解,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前提,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指导,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6.《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其中,《七子之歌·澳门》被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作主题曲,由于该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常用作主题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七子之歌》反映我国被侵略的历史B.《七子之歌》体现了对祖国的真挚情感C.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D.澳门回归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7.由台湾歌手凤飞飞主演的抗日题材电影《春寒》于1988专引入大陆,在大陆热播。这一状况出现的前提是()A.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当局准许台湾与大陆进行经济文化交流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C【解析】选C。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把握两个关键点:其一,大陆引进《春寒》属于文化交流,其二,把握关键时间点1988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1979年)和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20世纪80年代初)与这一现象没有直接关系,由此排除A、B;从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两岸隔绝状态终被打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时间为1992年;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8.2013年4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博鳌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时强调,大陆方面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决心是坚定的,方针政策是明确的。我们将保持对台大政方针的连续性,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更好造福两岸同胞。习近平的谈话()A.体现了维护两岸和平与发展的愿望B.标志着中共对台政策的巨变C.直接促进了两岸统一进程D.是中国和平外交的新体现A【解析】选A。本题考查两岸关系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大陆方面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决心是坚定的,方针政策是明确的。我们将保持对台大政方针的连续性”体现了大陆地区希望维护两岸和平与发展的愿望。9.在2012年6月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说:“过去金门、厦门炮火隆隆,充满硝烟。而今根据我们保守的估计,金门每4个家庭,就有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10个金门的居民,就有1个拥有人民币账户。”这表明()A.台湾当局放弃对两岸经济交流的限制B.海峡两岸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C.两岸同胞普遍认同“一国两制”构想D.台商投资促进厦门房地产繁荣B【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两岸经济交流的限制并未完全取消,“一国两制”构想也没有得到两岸同胞的普遍认同,故有误。D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材料说明两岸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10.“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可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①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有利于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④有利于台湾地区完全自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解析】解答本题最快捷的方法便是排除法。④表述明显错误,故答案是A。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材料二: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2004年2月24日《香港商报》发表社评:“……香港回归祖国6年多以来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正是确保香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的根本性制度保障。”——新华网材料四: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大、人口多,情况复杂,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赋予地方必要权力,让地方有更多的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发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整个经济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关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和实践》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汉初分封王侯的原因。其结果如何?为解决这个问题,西汉统治者在政治、思想方面采
本文标题:高考历史一轮巩固祖国统一大业精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4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