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高考历史二轮中国古代史时代特征和专题练习
先秦(-前221年)•一.朝代更替•原始社会(-前2070)•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商(发展)前1600-前1046•都城:殷(今河南安阳)•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1•三.特征表现•1.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a.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目的:核心:内容:作用:•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侯伯-分封制-郡县制)•C.分封制:目的:含义:对象:义务:诸侯国:作用:瓦解:•d.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政治:经济:阶级:思想:直接原因:内容: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奖励耕织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作用: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中央集权的雏形。22.经济: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⑴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生产工具:水利工程: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条件:特点(自给自足: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作用:•土地制度:公有-井田-私有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主导)(背景评价)•⑵手工业:•原始:丝织陶器;•夏商周:青铜丝织漆器官营手工业:官府垄断,工匠身份世袭。•春秋战国:冶炼生铁和钢官营手工业:特点:作用:私营手工业:发展原因:特点:作用:家庭手工业:特点(自给自足、分散经营、技术落后)影响:3⑶商业:•原始:商周:春秋:私商•战国:重农抑商原因:A生产力水平低B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C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D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通性大的特点与统治者强调中央集权思想矛盾。过程:战国汉唐宋明清(见必修二)评价:前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大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后期: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3.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基本形成•(科技、汉字、文学、艺术、史书、思想)思想:A对自然的认识——神秘•代表:《周易》《礼记》(反应等级观念)•B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背景:代表:4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是会过渡。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5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大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冶铸业有了划时代的发展,纺织业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战国时的制漆工艺先进。民间手工业(以家庭纺织业为代表)也得到了发展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的地位提高,富商众多,中原市场繁华,并且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重农抑商政策)生产工具的改进(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水利的兴修(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耕作技术的进步(垄作法)、小农经济形成6天文历法:春秋时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战国时期已测定二十四节气,《石氏星表》;医学:名医扁鹊总结出“四诊法”发明:战国时发明最早的指南仪“司南”文学:春秋末年,中国出现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战国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绘画: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戏剧: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编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优伶。科技文学艺术7学术思想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教育春秋时的孔子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8大变革耕作方式变化:(根本原因——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奴隶制集体劳作方式逐渐瓦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阶级关系的变化:奴隶主阶级没落,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政治制度的变化:分封制和宗法制遭破坏,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被剥夺,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士大夫开始夺权,并且掌握了政权,掀起变法运动。社会制度变化:春秋时期——奴隶制度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开始确立9大动荡春秋争霸:齐桓公首霸,BC7世纪,晋文公称霸中原战国争雄:兼并战争,加速了国家统一的步伐102.谈古论今,话小农经济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墨子》(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活动探究:知识点的运用答: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11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答: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12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3)据材料三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怎样?答:赋税过重、徭役频繁、水旱灾害、高利贷盘剥等。13材料四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⑷有人说当今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倒退到了封建的小农经济状态,你如何看?14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观点描述),仅看到了表面现象,没看到根本差异(观点阐释:错在哪儿了)。(结合史实论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的不改变土地国有制,把土地生产经营权赋予农民个人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与封建性私有制的小农经济有明显差异。153.主题:孔子的光辉孔子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那些关于做人、处事和立国的名言早已深入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传布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活动探究:知识点的运用16(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他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答案:①“仁”是孔于思想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之“礼”,主张贵贱有序;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②孔子的“仁”、“礼”思想适应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观,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但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其主张距离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17(3)康熙帝为什么尊称孔子为“万世师表”?答: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自汉代取得正统地位以后的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在中国整个思想界占有统治地位,也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儒家学派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18(4)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答:孔于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出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19点击高考•(28分)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到了近现代,城市化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城市已不仅是一张线形图或平面图,而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立体的社会,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和创造基地。给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简要说明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原因。(6分)•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业得到发展,带动了城市发展;小农经济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城市发展;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发展;战争不断,促使统治者加强城市建设。(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0•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的统一和初步发展的时期•阶段特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开创,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是先秦文化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11、政治上:秦朝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确立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汉朝:汉初采用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设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实行“推恩令”;实行察举制,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222、经济上:农业:西汉发明犁壁、二牛一人犁耕法、播种工具耧车。漕渠、白渠、龙首渠和东汉王景治理黄河推动了农业发展。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手工业:两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东汉晚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丝织业发达(提花机)。商业:秦汉统一了货币,西汉铸造五铢钱;西汉实行盐铁官营,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大城市有专门的商业区(市)。丝绸远销欧洲,开通陆地、海上两条“丝路”。233、文化上:思想:秦朝“焚书坑儒”;汉初“无为而治”。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以“大一统”、“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并确立正统地位,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医学:名医华佗(“麻沸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数学:《九章算术》世界最早的应用数学著作发明:西汉前期造纸术的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农学:西汉《氾胜之书》。文学:“汉赋”成为当时主要文学体裁。文字: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隶书)绘画:绘画门类丰富,《夫妇宴饮图》是杰作。24史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宗教: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原;东汉时期道教创立。教育:汉武帝兴办太学,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并规定以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艺术:秦兵马俑(雕塑艺术),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5民族关系:A、秦汉与匈奴的关系:秦统一后,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又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来抵御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后,匈奴在无力对抗西汉,被迫西迁。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和亲)B、汉与西域的关系: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原与西域联系加强;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秦律规定“盗徙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割鼻).城旦舂(男子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27材料二在《田律》.《徭律》.《工律》.《工人程》.《金布律》.《关市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
本文标题:高考历史二轮中国古代史时代特征和专题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4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