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龙岩)
知己知彼,做最好的自己——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王曙光邯郸市第三中学2016年4月17日,距离高考还有50天一、高考考什么?——2011-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分析二、了解学情(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四、狠抓文综备考三、二轮复习的策略——以学生为主体,高效备考通史复习、回扣基础,拓展提高;模拟演练,强化规范;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灌输“抢分”观念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一、高考考什么?——2011-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分析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1.新课标全国卷与福建卷文综试题的试卷结构2.《2011—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点分布统计》3.命题规律(将选择题、非选择题分开)4.考核目标与要求:基本能力、基本素养一、高考考什么?——2011-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分析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1.新课标全国卷与福建卷文综试题的试卷结构历史试题的位置由第二科变为最后的学科,并且增加了开放性试题(第41题)、选做题为“四选一”,答题时间紧张!1.新课标全国卷与福建卷文综试题的试卷结构一、高考考什么?——2011-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分析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1.新课标全国卷与福建卷文综试题的试卷结构2.《2011—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点分布统计》(1)从通史角度看,以中国史为主,略偏重于中国古代史(2)从专题史角度看,2011-2013年、2014年Ⅱ以政治史、经济史为主,2014年Ⅰ卷、2015年Ⅰ卷、2015年Ⅱ卷文化史比重大幅度增加(3)不照顾知识覆盖率;不考虑各模块间的均衡(4)重点内容反复考查2.《2011—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点分布统计》《2011—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点分布统计》(按考纲)高频考点中古①分封制、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小农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史③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演变中近中现①中国近代化过程(政治、经济、思想解放等)及其作用和影响②全民族抗战③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和改革开放;新中国的教育(建国初期)世古雅典民主和法律;罗马法世近世现①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苏联(俄)的经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③西方民主思想一、高考考什么?——2011-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分析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1.新课标全国卷与福建卷文综试题的试卷结构2.《2011—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点分布统计》3.命题规律(将选择题、非选择题分开)一、高考考什么?——2011-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分析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1.新课标全国卷与福建卷文综试题的试卷结构2.《2011—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点分布统计》3.命题规律(将选择题、非选择题分开)4.考核目标与要求:基本能力、基本素养4.考核目标与要求:基本能力、基本素养教育部考试中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历史)》(1)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2)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3)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考核目标与要求:基本能力、基本素养目标要求IIIIII获取和解读信息(48%)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信息和考试要求(1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有效获取信息(18%)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18%)调动和运用知识(30%)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13%)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12%)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5%)描述和阐释事物(6%)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解释(3%)论证和探讨问题(16%)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10%)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1%)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5%)“历史学科的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要素与提升》)4.考核目标与要求:基本能力、基本素养《新课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与描述(修改中)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集中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叶小兵《新课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与描述(修改中)一、高考考什么?——2011-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分析二、了解学情(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2013-2015年河北省高考学生答题情况1.对背书的认知差异,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储备贫乏2.历史概念的理解不准确。3.解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缺乏历史核心素养,未能形成一定的历史意识和历史价值观,对材料的理解不到位。4.思维不严谨,解答不规范,答案组织啰嗦5.书写规范有待加强,未能做到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6.未能掌握开放性试题(第41题)的解题方法,审题不清,观点不明确、史论结合不充分。7.学生日常文综训练强度不够,明显不适应文科综合试卷,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历史答题时间不够,导致部分试题零分人数较多,尤其是第41题。8.对纠错的敷衍与自满,没有对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的命题意图、考查角度、解题方法进行总结。9.个别试题耽误时间过长,影响正常水平发挥。10.涂卡不规范。(选择题忘涂、涂改不规范;选做题未能正确填图)二、了解学情(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10.涂卡不规范。(选择题忘涂、涂改不规范;选做题未能正确填图)一、高考考什么?——2011-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分析二、了解学情(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三、二轮复习的策略——以学生为主体,高效备考通史复习、回扣基础,拓展提高;模拟演练,强化规范;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三、二轮复习的策略——以学生为主体,高效备考二轮复习课教学要处理好四对关系:(1)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复习)和教师主导作用(教师的讲解)的关系(2)明确二轮通史复习的特点,正确处理好温故与知新的关系;(3)处理好看教材和看自编资料的关系(4)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三、二轮复习的策略——以学生为主体,高效备考1.制定明确的每日计划(教师、学生)并认真落实2.全力打造高效复习课堂:集体备课、通史复习、回扣基础、拓展提高3.运用多元史观分析相关考点4.高效训练5.适当关注时事热点和周年问题6.关注命题组专家7.推荐书目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三、二轮复习的策略——以学生为主体,高效备考1.制定明确的每日计划(教师、学生)并认真落实三、二轮复习的策略——以学生为主体,高效备考1.制定明确的每日计划(教师、学生)并认真落实2.全力打造高效复习课堂:集体备课、通史复习、回扣基础、拓展提高二轮不能够是对一轮的重复,不能炒冷饭。所以对基础知识不再进行过多的梳理(但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诵并及时检测),而应该更多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以及多角度解读,用灵活的、多元的材料来活化学生的思维,避免思维定式。认真加强集体备课,依托《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采用“一纲多本”,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相结合,注意运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史学观念,采用单元内小专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形式,强调学生对阶段特征(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重点概念、主干知识的掌握,并适当补充相关历史材料(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精心设计区别于新授课、一轮复习课的问题角度,关注史学前沿的最新动态,或进行高考试题的变式训练。通过备课中准备的高关联度的知识点,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图表。锻炼学生跨地域、跨时间,相似历史事件的对比、相关历史事件的关联。2.全力打造高效复习课堂:通史复习中外对比第四单元隋唐、宋元时期(581-1368)【2011—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点分布统计】【通史坐标】第四单元隋唐、宋元时期(581-1368)学生程度:学生整理、教师印发【阶段特征】(一)政治581年隋朝建立,589年统一中国。隋朝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开凿了大运河。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以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为代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唐朝后期出现藩镇割据,907年唐朝灭亡。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局面。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为了防止唐末五代以来武人割据的局面,宋太祖采取了一些分散中央和地方权力的措施,虽然武装割据不再出现,但宋朝却成为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为改变这种局面,北宋统治者先后进行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元朝重新完成统一,实行行省制度,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二)经济唐朝沿用均田制,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推向成熟;制瓷等手工业技术进一步发展;商业与城市繁荣,出现了一些大城市,都城长安尤其繁荣,出现柜坊和飞钱。宋元经济继续发展。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宋朝出现纸币交子,商业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繁荣的局面。元朝的商业有很大发展。(三)思想文化唐朝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尊道、礼佛、崇儒),对外来宗教也不排斥,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后期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雕版印刷术发明;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书法的鼎盛时期,绘画艺术也大放异彩。儒家思想在宋代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科技上,中国的三大发明发展成熟,并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客观上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到来。宋朝的文学成就是宋词,元朝是元曲。宋元的绘画艺术也引人注目,出现画学、文人画、风俗画等。第四单元隋唐、宋元时期(581-1368)【拓展提升】注意:必须限定学生思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时间选择题1分钟,非选择题2-5分钟第四单元隋唐、宋元时期(581-1368)【拓展提升】材料唐朝的“三省”是三个政府机关,是机构设置的概念。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与皇帝一起在政事堂讨论国家大事并作出决定、制定政策。三省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的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运行机制,叫“三省制”。三省机关从不同角度参与最高决策,在一般情况下,皇帝不能越过三省直接发布“最高指示”。三省在制度上对皇权加以制约,避免了君主独裁造成的失误。这是“朝议”的发展,反映了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也是官僚制度发展成熟的表现。国家政令从出台到执行的一整套程序,使政权的中心转移到政府。三省制将皇帝的最后决策权纳入政务运行的程序之中,已不单纯是皇帝的个人行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课程必修专题解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三省六部制。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用“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唐中宗软弱无能B.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C.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D.唐朝皇帝的决策具有真正的民主性第四单元隋唐、宋元时期(581-1368)【拓展提升】参众两院立法总统内阁行政联邦法院司法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思考:根据示意图,分析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三权分立三省六部制与美国的三权分立比较设置目的分权内容分权部门实质三省六部制三权分立制加强皇权防止专制维护民主决策、审议、执行立法、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龙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4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