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3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教材基本体系】采用”板块+关键词”的模式:1、生活与消费——经济生活的交换、消费。关键词:商品及其基本属性、货币、价格、消费。2、生产、劳动与经营——经济生活中的生产领域。关键词:投资、公司、劳动。3、收入与分配——经济生活中的分配领域。关键词: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财政、税收。4、面对市场经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处的内外大背景。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复习提示1、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注意围绕价格这一核心知识展开,并最终落脚于消费。所以在复习中应该从宏观上立足于消费,认识消费的工具:货币是什么,从何而来,有什么作用。具体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价格: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又有何影响。更要从微观上把握基本概念: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纸币、外汇、信用工具、价值、价格、价值量、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2.对本单元知识与其他知识的串联,要明确本单元是经济生活的起点,因为只有明确认识了货币、价格、消费,才能更好地认识社会再生产、认识国家的宏观调控等。所以在掌握好本单元知识的同时,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消费与生产的关系;价格变动与生产的关系;消费与社会公平的维护;价格与宏观调控;消费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对与本单元知识相关的时政热点,主要密切关注与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热点、焦点问题。如:①结合居民的日常经济交往活动,认识商品的属性、货币的职能、信用工具等。②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态势,认识纸币的发行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等。③结合群众十分关心的某些物价变动,特别是食品价格等的上涨,认识价格上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④结合我国一系列惠民措施和政策导向,认识提高消费水平的具体措施、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要求等。(二)考点呈现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考点解析:考点一:货币的本质(一)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_______________。2、基本属性:______和__________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_____是和_____的统一体。劳动产品价值使用价值价值使用价值【思维拓展】1、物美价廉是人们购买商品的标准,物美是从使用价值角度讲的,价廉是从价值角度讲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把商品当作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对待的,人们重视商品的质量就是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人们重视商品的价格就是重视商品的价值。2、商品交换的本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3、凡属涉及商品质量问题的,应联系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进行思考;凡属涉及商品价格问题的可联系商品的价值、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等思考。(二)货币的产生于本质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____________的商品。2、货币的产生:货币是__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_。一般等价物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三)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______的体现。__________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2、其他职能: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之外,还有支付手段、__________、世界货币职能。本质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把握流通手段职能要注意:一是区分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不同。商品流通是谈商品如何交换,即通过货币媒介进行交换,而流通手段则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二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后,使买与卖时空分离,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三是执行此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非观念的货币。判断货币职能是考查的重点。(1)从是否需要现实的货币来看: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而其他均需要现实的货币。(2)从是否能用纸币替代来看:纸币可以代替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但不能代替价值尺度、贮藏手段。(3)从关键词来看: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等词汇。(四)金属货币与纸币1、金属货币:具有一定形状、、成色和面额价值的______。2、纸币的产生:随着__________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3、纸币的优点: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4、纸币的本质: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________。5、纸币的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________为限度,否则,可能会出现________或通货紧缩,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量铸币商品交换价值符号货币量通货膨胀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思维拓展】纸币发行必须遵循货币流通规律。如果违反这一规律发行纸币,就会影响到纸币的购买力,甚至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对于纸币购买力、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要注意以下问题:1、关于纸币的购买力。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不是由国家决定,而是由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的,换言之,纸币购买力的大小取决于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购买力。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甚至可以决定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实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其中,通货膨胀的实质为: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的实质为: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考点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一)货币与财富1、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3、态度:对待金钱应该“________,用之有益,____________”。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反对________。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拜金主义(二)结算与信用工具1、结算方式和结算工具。(1)结算方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_。前者是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后者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结算工具:________和支票等,是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现金结算转账结算信用卡2、信用卡(1)含义:是具有消费、__________、存取现金、________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____________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2)作用: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为一体,能减少______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__________,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转账结算信用贷款银行信用卡现金购物消费3、支票(1)含义:是活期存款的__________,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2)种类: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______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支付凭证转账(三)外汇和汇率1、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______________。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_________。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______;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即对内保持____________稳定,对外保持__________稳定。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支付手段兑换比率升高物价总水平人民币汇率汇率(或币值)的变动及影响汇率(或币值)变动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利:有利于进口商品、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有利于外出旅游、对外投资;有利于偿还外债;弊: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引进外资,导致资本外流,长期升值有可能导致贸易逆差,就业压力增大。易错易混知识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的易错观点(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注意: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2)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注意: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注意: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注意:不同商品能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具有价值(5)商品生产者同时占有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注意:商品交换中,商品生产者只有将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才能实现价值2.”货币”的易错观点(1)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注意: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注意:应该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3)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注意:金银天然不是货币(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能用观念的货币。注意:“只能用”应为“只需用”(5)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价格。注意: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价值才表现为价格(6)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注意:通货膨胀是指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7)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注意:国家只能规定纸币的面值(面额),不能规定纸币的购买力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考点呈现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一、关于价格的决定与变动1、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决定价格的因素是价值,其它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必须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实现,即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2、供求影响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包括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被称为间接因素)。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来实现。(2)供求影响价格有三种情形①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价格上升(卖方市场,卖方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对卖方有利)②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价格下降(买方市场,买方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对买方有利)③供求平衡——均衡价格(对买卖双方都有利)3、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产生后价值就表现为价格。(2)不同的商品之所以价格有高有低,首先是由于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有大有小。在正常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就越高,反之则价格越低。(3)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决定因素(重点)①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非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略)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对商品生产者的影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每个生产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时间生产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商品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增多(正比)增多(正比)减少(反比)不变不变增多(正比)5.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原因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供求关系变动会影响价格一方面: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供求系价格上升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生产缩小供不应求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
本文标题:2013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5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