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保险消费与储蓄理论3.1保险消费决策3.1.1保险商品性质●商品的特征物质属性地理位置时间状态●保险的性质或有商品:所谓或有商品是指商品不是我们可以使用或消费的真实物体,而是一种承诺,承诺在某种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日期所交割的特定的商品或服务。根据上述定义,保险商品类似于或有商品。我们通常所说的保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的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后,由保险公司向投保人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3.1.2状态--偏好3.1.2状态-偏好法提出者:阿罗徳布鲁、赫什利弗、拉德纳等原理:通过恰当地改变商品空间结构,从而将不确定性下的决策问题转化为常规的选择问题。函数:c=f(s,a).a∈A(可行行为集合),s∈S(可能现实状态的集合),c∈C(结果集合)。当经济行为人在可行行为之间进行选择时,他们往往以备选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为基础进行选择。各种行为并不一定导致一个必然的结果,结果往往是不确定的,其他因素的作用会影响结果。这些超越了经济行为人控制的其他因素,称为现实状态。大量现实状态的存在使得目前所采取的任何行为的将来结果都是不确定的。在决定行为的过程中,行为人对现实状态是不确定的,这些状态将共同确定被选行为的结果。3.1.3保险消费决策●个人财富水平对保险的影响(1)绝对风险厌恶个人普遍厌恶风险,如果当事人在所有的财富水平上都不喜欢任何零均值风险。绝对风险厌恶为:(2)递减的绝对风险厌恶人们普遍认为,越是富有,我们为规避某一给定的额外风险而付出的最大值就越小,即偏好表现为递减的绝对风险厌恶。如果一个决策者显示出递减的绝对风险偏好,那么随着财富的增加及其对风险承受能力的增强,他也越愿意持有风险资产。(3)相对风险厌恶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当相对厌恶系数为常数时,这说明,当相对风险厌恶系数与决策者的财富水平不相关时,为规避某一风险而准备支付的相对风险溢价与财富水平无关。此时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成为常相对风险厌恶系数。(4)递减的相对风险厌恶财富较少的居民资产组合中所包含的无风险资产的份额远远大于财富较多的居民。●保险消费决策(1)全部资产保险的情况:Y=W-L(其中,W为全部财富资产,L为危险资产的可能损失值,Y为期末财富)。假设该风险厌恶者购买保险后的期望收益为E(L),若在未保险的情况下的期望财富价值为k,在产生相同的最终期望财富水平下,风险厌恶者将偏好购买足额保险。因此有E(L)=W-k,其中E(L)=W-k也称作精算公平价格。在实际生活中,风险厌恶者支付超过足额保险的保费,超过精算公平保险价格的最大值成为风险溢价。一个人的风险厌恶程度越高,他就越愿意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2)部分资产保险的情况全部财富的期望为:Y=W-(1-a)L-aE(X)。(3)最优保险决策当财富水平W与危险损失L无关时,如果保险以精算公平价格出售,那么对危险损失进行足额保险是最优的,如果保费中包含一定比例的附加费用,则不完全保险是最优的。当财富水平W与危险损失L相关时,分两种情况:如果财富水平与危险损失正相关,即财富水平W越高,风险损失L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保险的吸引力就会降低,最优的保险水平取决于财富水平的分配状况。对于一个风险厌恶者而言,最优的保险水平是自我保险。如果财富水平与危险损失负相关,那么当财富水平W较低时,财富的损失额反而较高,这将会刺激个人的保险需求。如果以精算公平价格购买保险,个人仍将购买足额保险。3.2预算约束与无差异曲线3.2.1确定条件下的预算约束预算约束:是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以下图为例:预算线的变动(1)收入的变化(2)商品价格的变化(3)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同时变化3.2.2保险消费的预算约束●举例量。●保险预算线保险消费存在两种状态:①未发生意外事故的状态②发生意外事故的状态。下图为保险的状态-空间图,图中状态0表示发生意外损失的状态,状态1表示未发生意外损失的状态。●保险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无差异曲线的三个特征3.3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3.3.1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3.3.2保险的替代效应(1)保险价格的上升对的影响。在状态0的条件下,保险价格的上升将导致相关成本增加,并会使该状态下的需求下降,所购保险数量减少。(2)保险价格的上升对的影响。保险价格的上升对的影响是不确定的。3.3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3.3.1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3.3.2保险的替代效应(1)保险价格的上升对的影响。在状态0的条件下,保险价格的上升将导致相关成本增加,并会使该状态下的需求下降,所购保险数量减少。(2)保险价格的上升对的影响。保险价格的上升对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尽管保险价格的增加使所购保险的数量减少,但购买每单位保险的价格却更加贵了,因此,只有当保险需求弹性大于1时,用于购买保险的总金额才会减少。(3)替代效应的纯粹性分析当预算线从AB移动到CD时,均衡点将从P点移动到Q点。如果是优等品,Q点位于P′的左边。但即使是劣等品,交易条件的“纯粹”增加也会使得需求减少,而伴随着得需求增加,均衡点会从P点向左移动,比如到达S点。
本文标题:保险经济学第三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6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