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高考历史文综第41题及其训练
文综第41题及其训练问题提出:2017年考试大纲对能力要求的修改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论证和探讨问题旧: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新: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体现能力要求体系更加完整发现问题和创设问题对能力体系的提升一、概念内涵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个体思维的起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学生的“问”“答”往往五花八门,如何“问”,怎样“答”,对学生来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一环。学生愿否提出问题,是否敢于提出问题,能否提出有质量的问题,首先取决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否强烈。刘芃:所谓发现问题,就是从材料里提出在概念上立得住、有价值的、值得探索的问题二、考试路径第41题强化问题意识。无论有无指向,只要从中找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发现一点自己能组织的问题,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观点、展开论证都可以。自开商埠是为维护国家权益、主权、商业发展……怎么答都行。鼓励第41题给高分,言之有理就应该给分。条条框框限制,就制约了试题的开放性。不再给答案示例,就是为了避免有的地方把这个示例当做了标答。路径一:史论对照(2016卷ǀ)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材料中,有关人民主权学说的基本观点有:人民依靠契约建立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人民主权不可代表,反对英国的代议制;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成为“怪物”。契约古今皆有。“契约必须严守”是古罗马的一项原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是孔子的名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际交流的频繁,完全靠人的道德诚信难以维持持久的契约关系。于是,卢梭把契约上升为一种政治学说——社会契约论。这种学说具有丰富的自由、民主、平等和法制的内涵。本题侧重考查考生对卢梭人民主权学说中的自由、民主等价值观的认识,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法制精神与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很好考查。推测命题者的设计原则:以英国史作为分析内容来源,提出“妥协是可耻的”论题;以法国大革命历史作为内容来源,提出“让人民主权的光辉照亮法国大革命前行的路”和“人民主权不可无限”;以美国史为内容来源,提出“论人民主权分立的必要性”;以苏联史为内容来源,提出“人民主权被代表的教训”。例:人民主权不可无限阐述:18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在波旁王朝统治之下,王权专制达到顶峰,封建等级森严,整个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社会矛盾尖锐激烈。路易十六说,“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卢梭的启蒙思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卢梭提出,人民可以根据契约建立国家,统治者根据公意管理国家;人民是主权拥有者,统治者不能维护人民的自由的时候,人民有权推翻他;人民主权不可代表,不可分割,也不可转让。在人民主权学说的指引下,法国革命步步推进。1789年7月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1791年颁布宪法,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瓦尔密大捷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在人民的推动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统治,激进的雅各宾派专政开始了,其恐怖政治和极权主义正是建立在极端平民主义和绝对平等原则之上,罗伯斯皮尔试图采取恐怖的手段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由于内部分裂,热月党人发动政变逮捕了罗伯斯皮尔及其同伙,并将之送上断头台。可以说,罗伯斯皮尔之死就是人民主权学说之殇。在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充分,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国王、贵族、教会等旧势力成为革命对象,但是“人民”的阵营里也是党派林立,大资产阶级、工商业资产阶级和中小资产阶级纷纷登台,热闹非凡。卢梭主张人民主权不能分割,被集体托付给了国家,而国家只是一个符号。于是,掌握了国家权力的人就成为无所不为的合法的独裁者。罗伯斯皮尔最终作了卢梭学说的祭品,宣告了彻底的人民主权学说的破产。基本步骤:阅读材料,明确观点比照史实,发现问题史论结合,规范论证(2016卷ǀǁ)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路径二:时空定位基本步骤:阅读材料,明确问题结合史实,规范论证路径三:主题整理(2016卷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基本步骤:阅读材料,发现问题结合史实,规范论证三、训练思路思路一:多途径尝试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设计问题学生围绕已学专题自行提问组织学生进行史料研习思路二:选用经典试题进行针对训练示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漫长的中国科举史上,曾经存在过南北地域之争。隋唐两代最高统治者都是从西北起家,重用关陇集团和北方士人。据统计,唐代357名宰相的地域分布,生于北方的宰相有326名,占91.3%,而属于南方的宰相仅有31名,占8.7%,南北差别十分悬殊。北宋以后,北方地区因为经历较多的战乱,环境相对不够安定,北方士人在科举中的优势逐渐丧失,科举及第的比重出现了南北易置的转折。也由此引发了朝中大臣关于科举取才举额分配的南北地域之争。代表观点一个是从陕州夏县入仕朝中的大臣司马光的分路取人说,一个是从江西庐陵应举入朝的参知政事欧阳修的凭才取人说。明朝前期,南方士人在科场中仍占压倒优势。为改变进士的地区分布过于不均衡的状况,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江西籍的大学士杨士奇向仁宗提出了南北分卷,按不同比例录取的设想。此后明朝正式形成南北卷制度。清代统治者为了统合南北差异,以均衡各地的科名数额来达到政治势力的合理分配,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对乡、会试中额的地区划分越来越细。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废去南北卷制度,代之以分省取中办法,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会试中额。从此,由科举中的南北地域之争而出现的南北卷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一般各地士人不再计较南与北大区域的配额问题,改为关注本省籍士子的会试中试数额问题,已很少南北地域之争的观念了。——选编自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结合材料及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取士中的地域之争”选取一个角度,提出一个论题,展开简要的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有据,史论结合)。问题:地域之争具体观点的评说导致地域之争的基本原因地域之争产生的历史影响评分要求:(1)所选角度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某一个局部问题,论点要明确合理。(2分)(2)论据准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分明。(8分)(3)有归纳、总结。(2分)论题示例:(1)南北地域之争促进了我国科举制的不断完善(2)地域人才优势的此消彼长是政治经济重心转移的必然结果(3)“分区定额取中”较之“凭才取中”更具有积极意义(4)“凭才取中”较之“分区定额取中”更能体现考试公平……参考答案:论题:南北地域之争促进了我国科举制的不断完善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的重心都在北方,北方科举取士的人才也占绝对优势;到了宋朝,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南方科举及第的比重出现了南北易置的转折,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明清时期,随着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明朝推行南北分卷制度,清朝实行分省取中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南北地域之争。从南北地域之争问题的产生到解决,体现出统治者从单一注重考试公平到兼顾地区公平的选拔策略,促使了我国古代科举制的不断完善与成熟。示例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我国素有重名之传统,西安事变的作用和意义,历史自有公论。兵谏亭为西安事变纪念性建筑之一,址在临潼骊山当年蒋介石“被捉”或“避走”处,历史上它几度易名。下表所列为该亭名称的变化。亭名蒙难亭复兴亭捉蒋亭兵谏亭时间1936年1946年20世纪50年代初1986年沿革变化国民党军政要员胡宗南等筑起的一座简陋纪念亭。胡宗南拆除原亭,重筑了四柱四山四水亭。解放后,该亭更名。“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再次易名。评价“蒙难”一词无疑是不赞同张、杨两将军当年的举动。宣扬“民族复兴”理念,“复兴”一词似乎稍见中性。传神地再现了当年的这段历史,带有强烈的政治印痕。以“兵谏”二字说明“事变”,实在准确之至。——摘编自兰璞《“兵谏亭”名称的由来》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问题:变化的原因对变化的思考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示例:观点:亭名由“捉蒋亭”改为“兵谏亭”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论述:最先命名为“蒙难亭”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蒙难”一词显然是不赞同张、杨两将军当年的举动,是国民党正统观念和政治立场的反映,不能准确的反映历史事实;(3分)在1949年以后几十年间海峡两岸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中国大陆出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更名为“捉蒋亭”,“捉蒋”高度赞扬张、杨两将军当年的举动,“捉蒋”一词再现了西安事变当年的这段历史,但也带有强烈的政治印痕,因此,上述亭名反映出国、共两党因所持立场的不同而对西安事变评价不同。(3分)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主政治、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兵谏亭”名称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用“兵谏”二字说明“西安事变”非常准确,它人们是对西安事变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尊重。(3分)(“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示例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决定用举借内债的办法筹款,于1898年发行“昭信股票”白银一亿两,年息五厘,承诺20年内归还。——摘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昭信股票是清政府于1898年发行的一种国内长期公债。是清政府实行的一项新的筹款措施。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财政观念和财政制度,动摇了封建的等级关系,对中国的封建财政制度给予了巨大的冲击,表明中国财政正在逐步地向近代化迈进。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尚缺乏发行公债的经济基础,也不具备发行公债的人文社会环境,加上清政府无意真正进行财政改革和地方官员对发行公债的阻挠,昭信股票最终未能达到预期
本文标题:2018高考历史文综第41题及其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6807 .html